从单纯行走到家务能手 从人工智能到具身智能 人形机器人加速“进化”
2024-03-01 08:09
来源: 深圳商报

从单纯行走到家务能手 从人工智能到具身智能 人形机器人加速“进化”

人工智能朗读:

深圳新闻网2024年3月1日讯(深圳商报首席记者 袁静娴)年初,谷歌DeepMind连续更新并发布了两代Mobile ALOHA机器人,炒菜、做饭、浇花,家务“全能”,引起热议。自人工智能“卷”入家庭以来,“AI+机器人”一直是被认为充满发展潜力的赛道。其中,具身智能的人形机器人,更被认为是家庭服务场景的下一个风口。

除了Mobile ALOHA,近两月,特斯拉等企业也分享了人形机器人在家庭服务场景的新进展。讨论声不断的人形机器人,今年在商业化与产业上能否迎来新突破,成了机器人赛道最值得关注的问题。

具备了“保姆”级家务能力

去年,斯坦福大学团队推出了ALOHA,因可以远程操作并完成组装链条、托举乒乓球等复杂动作,而被广泛注意。今年1月初,谷歌DeepMind与斯坦福大学又联合推出了Mobile ALOHA,相较ALOHA而言,Mobile ALOHA是个更合格的“保姆”级家庭助理,备菜、炒菜、颠锅、洗衣、逗猫、浇花样样精通,展示了家庭陪伴型机器人的更多可能。

2月初,谷歌DeepMind与斯坦福团队对Mobile ALOHA进行更新,推出了Mobile ALOHA 2.0版本,在原来的基础上展示了ALOHA 2更强的抓握能力以及反应速度。比如在视频中,两台ALOHA 2面对面玩你抛我接,一台ALOHA 2抛物,另一台ALOHA 2可以精准地接到。

同时,ALOHA 2还可以给玩偶戴隐形眼镜,开牛奶,倒可乐并把可乐倒进相应的杯子里,把不同颜色的球分类等。甚至,ALOHA 2还可以变身“扒手”,在你说话的时候悄悄偷走你的钱包,还能给你放回口袋里。

为了加速大规模双手操作的研究,目前,该团队已经将ALOHA 2相关的所有硬件设计全部开源了,并提供了详细的教程,以及具有系统识别功能的ALOHA 2 MuJoCo模型。

引人注意的是,不止ALOHA 2的能力,还有其制造成本。根据团队介绍,ALOHA 2的成本还不到20万元人民币。根据美国科技网站Venture Beat报道,它比现有的双手机器人便宜得多,后者价格高达20万美元。

从人工智能到具身智能

事实上,除了最近爆火的保姆级机器人Mobile ALOHA,特斯拉人形机器人Optimus(擎天柱)的研发进展也一直备受关注。

2022年10月,擎天柱首次亮相还需要人搀扶,无法正常工作;2023年5月,擎天柱已经可以在车间灵活行走、抓取物体,电机扭矩控制技术展示了擎天柱精准的控制力——可以让手上的鸡蛋不被打碎。2月24日,特斯拉CEO马斯克再次分享了擎天柱的最新进展,行走过程中步伐更稳健,动作也更加流畅。他表示,目前机器人需要通过规定动作来完成任务,未来将能实现自主完成任务。

此外,Figure AI表示,正在研发一款名为Figure 01的由人工智能驱动的自立型机器人,它具有思考、学习和与人类安全互动的能力。

在我国,也有人形机器人研发走在前沿的企业。比如,2023年12月29日成功登陆港股的深圳企业优必选,早在2014年就成功研发并生产了首款人形机器人Alpha,2018年发布第一代Walker机器人,实现了中国双足机器人行走能力的突破。2021年,第三代的人形机器人Walker X,AI交互能力进一步提升,上下楼梯、下围棋、拿可乐、耍太极等,变得更“聪明”更“亲和”,向家庭陪伴型机器人再近一步。

今年人形机器人能否迎来产业元年?

人类真的需要人形机器人吗?人形机器人真的可以进入家庭,并成为重要的一分子吗?这个问题,与人形机器人是否能产业化直接相关。

据国际机器人协会预测,2021年至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将高达71%。中国电子学会数据显示,到2030年,我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达8700亿元。

“机器人一定会逐步成为更多场景的刚需,无论是To B还是To C。”在此前的多次采访中,优必选科技董事会主席、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周剑都向记者传达了这样一个观点。周剑所指的更多场景,首先是智能制造、商用服务、家庭服务三大场景。他表示,智能制造将成为人形机器人首个大规模应用的领域,商用服务场景是人形机器人最快应用的市场,而家庭落地场景,则是人形机器人最具潜力的应用市场。

可以明显看到的是,当前,在智能制造与商用服务场景,都一定程度上出现了人形机器人的身影。比如,近日,优必选的工业版人形机器人Walker S就已经在新能源车企“实训”,此外还在中国科技馆、迪拜世博会中国馆以及成都大运会等大型场馆充当AI“服务官”。而被寄予厚望的家庭服务场景,未来哪家人形机器人企业能够率先抢滩?

在技术研发方面,除了上述提及的Mobile ALOHA 2.0、特斯拉的擎天柱、优必选的Walker外,国内方面,小米、傅利叶、宇树、智元、开普勒、追觅等厂商都相继推出了人形机器人产品。科技企业研发进程的推进,也吸引资本市场加码。

基于人形机器人近期的突破,有产业相关人士表示,2024年有机会迎来人形机器人产业元年。其中,国海证券分析师李航发文指出,2024年人形机器人或将在工厂批量应用,这有可能带来新一轮产业发展热潮,而长期视角下,家庭服务是最具潜力的应用场景之一,2024年人形机器人或将迎来规模商业化元年。

8700亿元

年初,谷歌DeepMind连续更新并发布了两代Mobile ALOHA机器人,炒菜、做饭、浇花,家务“全能”。近日,优必选的工业版人形机器人Walker S在新能源车企“实训”,还在中国科技馆、迪拜世博会中国馆以及成都大运会等大型场馆充当AI“服务官”。

中国电子学会数据显示,到2030年,我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达8700亿元。

手机扫一扫打开当前页面
[编辑:谭悦]
推荐阅读
  • 最高奖励5000万元!广东全力打造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高地 2025-04-02 18:59

    4月1日,记者从《广东省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新闻发布会获悉,该政策从支持核心技术攻关、培育优质企业、打造应用场景、培养引进人才、推进标准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了12条“干货”政策,加快打造全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高地。

  • “深圳标准”已发布152个目录 232家企业获得认证 2024-12-19 08:43

    记者从日前召开的深圳标准认证2024年度工作总结及发展研讨会了解到,截至2024年末,深圳标准认证已发布152个产品和服务目录,232家企业的455个产品和服务通过了认证。

  • 谷歌开发乒乓球机器人 与人类选手进行29场比拼,平均胜率达到45% 2024-08-13 09:08

    根据DeepMind公布的视频,机器人与人类选手进行了29场比拼,平均胜率达到了45%,其中,与初级选手的对战全胜,与中级选手对战的胜率也有55%,但输掉了和高级选手的对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