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谢宇的弑母行为和他的扭曲心理之间到底有多大的关联?这个我不知道,但是客观存在的是,他确实来自一个命运崎岖坎坷的悲惨家庭。3月2日吴谢宇的死刑复核裁定书披露了,在裁定书中,我们也知道了最高法对于当时案件的两个焦点问题进行了回应。
第一,吴谢宇在作案时到底有没有精神问题。第二,他的母亲被害人谢天琴有没有引发案件存在过错。对于这两个焦点问题,最高法认为当时福建高院所作出的考量没有问题,首先对于辩护律师当时宣称的吴谢宇具有精神问题,不具备完全的刑事责任能力,不予采纳依据,就是当时福建高院给出的六点理由,包括精心准备并且实施作案,在作案之后还悉心骗取了亲戚和其他朋友的钱财,并在归案之后他的供述完全没有逻辑问题,头脑十分清醒。
第二对于谢天琴也存在过错,引发了案件这一点。依据当时福建高院提出来的,吴谢宇的父亲吴志坚去世之后,谢天琴是全力抚养吴谢宇,并把他送进了北大,在吴谢宇进入北大之后,谢天琴的精神状态是有回升的,她没有对生活失去希望,但随着吴谢宇这一家也全部离世,留给我们一个沉重的话题,就是这种心理扭曲到底是怎么形成的,他跟他的弑母行为之间到底有多大的关联,这个问题可能谁都不知道答案,但是客观存在的就是,组成这个小家的他父亲和母亲这两个家庭都非常地悲惨。
首先是吴谢宇的妈妈这边,谢天琴的父亲也就是吴谢宇的姥爷还是一个知识分子,当时也是意气风发,他这个双眼是被搞瞎了,回到当时的福建莆田市仙游县他们老家的时候,已经是一个双目失明的人了,然后这位知识分子经老家的人介绍认识了谢天琴的母亲,也是一位双目失明的人,就这样两个双目失明的人组成了一个家庭,他们生下了谢天琴以及谢天琴的一个弟弟,一个妹妹,谢天琴是大闺女,在这样一个家庭中,其实要把孩子抚养成人,还要给他们教育是非常难的事。
甚至在邻居眼中,这对夫妻只能扶着东西一点一点挪着走,他们家的大门常年紧闭,谢天琴作为家里的老大,继承了父母所给予的所有的沉重,对于她来说,他人即地狱,外界和他人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他父亲的一生壮志未酬,意味着他父亲的双目失明,这样的成长环境其实就养成了谢天琴极端,不愿意与人交流,极端怕麻烦人的性格。
这种性格,其实当一个人万一闯了进来,比如吴志坚,那谢天琴又会发疯似的去依赖吴志坚,吴谢宇的父亲,吴志坚又是个什么家庭?是仙游县下边度尾镇农村,特别穷,吴志坚的父亲和叔叔本来都是吃公家饭的,在20世纪70年代,一切正在欣欣向荣,经济发展的时候,他们家本来能够越来越好,但是吴志坚的父亲是在39岁因病去世,而吴志坚的家庭情况本身就不太好,他有一个姐姐两个妹妹,一个妹妹有智力障碍,另一个妹妹有精神障碍,这就导致吴志坚从小就背负着沉重的这种责任担子,他的观念里,他以后如果混出来了,他是要去反哺他家,反哺这个村子的。
等到有吴谢宇的时候,谢天琴和吴志坚已经搬到福州工作了,还住在谢天琴的家属房里,然后吴志坚是在福州的郊区一个厂子工作,所以吴谢宇的成长环境应该是他的父亲比较缺位,两人交流得比较少,每天早出晚归,而且他母亲是把他拉扯大的,直到吴谢宇16岁,他的父亲吴志坚肝炎转变成肝癌不幸去世。父亲正式缺位又导致吴谢宇从小时候就养成了一个观念,我的妈妈这么辛苦,默默付出,把我的整个家把我的父亲都扛起来了,我一定要好好学习,获得第一名才能让她开心。
最后吴谢宇于进入北大之后,在多元评价体系的大学里,他迷失了第一,他不能经常考第一,她不再是“宇神”了。第二他认为他不能考第一,她妈妈也就不再高兴了,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还能怎么证明自己是爱妈妈的人吗?据他自己供述说,就是为了更大的善做必要的恶,也就是所谓的弑母,给他妈妈以救赎。
纵观吴谢宇成长的过程,他这个扭曲的心理,确实来自之前两个大家庭所结合的这个小家庭。这两个大家庭又融合在了时代的背景下,都有各自的悲惨和各自的苦衷,所以我们在震惊、愤怒、吴谢宇弑母这种行为的同时,也该要明白怎么和我们的子女来相处,这应该是我们从这个案子中学习到的一个命题。
评论员:靳家兴
编辑:梁煖
校审:叶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