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2024年4月9日讯(记者 张玲 翁任莹)近日,深圳市人大代表大讲堂第23期活动来到龙岗坪地,邀请人大代表亲身感受深圳国际低碳城建设,走进建科院未来大厦调研,看看能够实现近零碳排放的建筑到底长什么样?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叶青以“从心开始 点绿成金——城市绿色低碳发展路径的探索与实践”为主题,为各级人大代表开展了一场精彩的大讲堂。
活动当天,人大代表还前往龙岗区松子坑森林公园种下“人大代表林”。位于深圳国际低碳城的市人大代表绿色产业联系点是全市首个经济类、产业型代表联系点,第23期人大代表大讲堂活动前,产业联系点召集人、市人大代表陈寿还向全市各级人大代表发出“发挥代表作用,共建绿色深圳”的倡议。
叶青代表在讲座上分享绿色低碳的城市发展路径探索。(张玲 摄)
未来大厦采用“光储直柔”低压直流配电技术,在保障建筑正常运行、室内舒适度不受影响的情况下
削减了近50%的建筑用电负荷。(张玲 摄)
城市发展兼顾绿色低碳 体现平衡之道
在讲座中,叶青用她多年的从业经验和全球各大城市发展的案例进一步阐明“绿水青山是人生存发展本质的需求,有绿水青山的地方才是真正的财富。”叶青认为,当前的经济发展要兼顾绿色低碳,看起来是“既要又要还要”,其实是让我们在其中找到平衡点,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思维,是中庸之道、平衡之道。 而现代化城市是最大的工业体,它需要政府善治为龙头,人文引导为灵魂,市场推动为动力,技术革新为保障,实现城市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但她同时强调,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城市发展在生态文明时期要强调回归本源,即城市的本源是追求幸福生活的载体。
叶青在活动后接受记者采访,她认为城市实现低碳绿色发展,需要人们转变理念。(张玲 摄)
深圳以法治保障和技术手段推动绿色发展
活动结束后,叶青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天的人大代表大讲堂活动特别有意义。深圳是我们每个人的家,城市实现低碳绿色转型发展,需要人们转变理念,从心开始。今天的心就是“念”,每个人都从思想、思维突破,城市才可能真正走向绿色发展的道路。中国向世界承诺碳达峰、碳中和,其实还处在城镇化的高峰期,这份承诺是我们的发展道路、社会制度、文化自信的直接体现,和发达国家城镇化完成以后才来做低碳发展的路径完全不一样。我们从碳达峰到碳中和,承诺只用40多年时间,意味着我们的技术手段跟生活方式都将发生巨大的变化。只要每一个人从点点滴滴的改变做起,就能让社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具体怎么做?叶青从自己的人大代表身份出发,她认为代表要从自己做起,通过履职尽责推动城市绿色低碳发展向前走。深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在绿色建筑、绿色发展上已经做了非常多的工作,去年发布实施的《深圳经济特区绿色建筑条例》也规定了所有新建建筑都必须是绿色建筑,这部条例奠定了非常好的法治基础。
人大代表调研未来大厦。
让绿色低碳贯穿于人们的生活工作中
深圳市人大代表刘蓓是深圳彩田幼儿园园长,她告诉记者,在听讲座的时候她就在思考,如何把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在幼儿园里践行,让孩子们从小就有绿色环保概念?刘蓓认为,绿色低碳应该市全社会的系统工程。它不仅仅就是通过植绿、增绿的形式,更多的是要贯穿于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让它成为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
刘蓓代表接受深圳新闻网记者采访。(张玲 摄)
来自龙岗区的人大代表刘益民是深圳市建研检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这次大讲堂来到建科院未来大厦,对她而言,是相当熟悉的地方。从2012年坪地建设低碳城开始,她就参与其中的工作。刘益民认为,“绿美深圳”的推进非常有必要,深圳国际低碳城的规划建设就是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合一”的模式,将人文元素、人文情怀与环境融合在一起,通过人的意识、人的行为来助生活场景更加推绿色低碳。当天的讲座也给了她新的启发,即作为人大代表如何积极参与推进“绿美深圳”?她希望能够与更多的人大代表,结合履职和自己的专业更多地推进“绿美深圳”工作。
刘益民代表接受记者采访。(张玲 摄)
龙岗区人大代表、深圳中环油新能源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马汝伟表示,植树造林是大爱,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项目。他介绍说,深圳在新疆有一个植树造林援疆项目,已经持续了13年,目前已实现植树造林48万亩,是深圳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一个实例。
马汝伟代表接受深圳新闻网记者采访。(张玲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