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阿婆——耶伦,
在北京三里屯喝完啤酒后,
走了——回美国了。
中美双方都对此行进行了积极评价。
4月8日下午,财政部相关负责人就美国财政部部长耶伦访华情况答媒体询问时表示,双方“进行了深入、坦诚,务实、建设性的沟通”。
“不可否认,与去年此时相比,现在的美中关系基础更加坚实。”当日,耶伦在美国驻华大使官邸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也表示,此访取得了显著进展,期待两国持续推进更多坦诚、务实、深入的对话。
“深入,坦诚,务实”,双方的用词高度一致。嗯,谈得似乎还不错。
相比布林肯等不苟言笑、硬邦邦的美国高阶官员,一头白发、笑容可掬、大包小包的“小老太太”耶伦,似乎很容易在中国社交网络上收获好感,甚至她的个人特质为外交谈判营造了难得的“氛围感”。双方谈起军国大事来,没那么“紧”。
01 耶伦的“软”实力
这是9个月以来,耶伦的第二次访华。从飞机打开舱门的那一刻起,耶伦就开始了她的“表演”。
一个美国老太太,自己拿着大包小包,穿着皱皱巴巴的衣服,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知道的是美国财长,不知道的还以为美国赴华老年旅行团扫货来了。
4月4日,耶伦乘机抵达广州(图源:新华社)
美国人一般随性,但随性到这个地步,显然是刻意为之,属于典型的美国对华“公共外交”的魅力攻势。
既然是魅力攻势,就要做足做好。下车伊始,耶伦部长就展示出“吃货”本色,开始了“吃播外交”,到处找吃的。
4月4日,耶伦来广州的第一顿饭,吃的是老字号“陶陶居”。
陶陶居的菜单。
4月6日晚,到北京后,她又直奔老川办餐厅,吃上了水煮牛肉、麻婆豆腐。
4月8日晚,耶伦结束新闻发布会后,与美驻华大使伯恩斯一起,来到了位于三里屯幸福村的京A精酿啤酒餐吧,品味“飞拳IPA”。
耶伦团队打死也不坐包厢,一定要坐在大堂,生怕人不知道美国财长在此用餐。行吧,您接地气,您随和,地球人都知道了。
中国是礼仪之邦,虽说早就知道耶伦此行来者不善。但来的都是客,以礼相待,妥善安排,是中方基本态度。
耶伦想去哪里吃就去哪里吃,想吃啥吃啥,想去哪里走走看看就去哪里走走看看。这背后显然不是美方团队单方安排的结果。
中方“主随客便”,全力满足美方“深入民间”的需求,展现出极大的开放性和外交自信。
中美关系一言难尽,软硬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该软的时候软,该硬的时候硬,都是国家利益考量。狼来了,美酒与猎枪,都要准备好。
不管怎样,“耶伦菜单”和“耶伦严选”还是带火了中华传统美食,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软实力。
中国很多城市文旅部门大概都想追问一句,耶伦部长什么时候到自家城市来一趟?
02 耶伦的“硬”任务
耶伦当然是带着任务来的。
众所周知,耶伦还没访华,就放出了狠话,表示对中国新能源行业“过剩产能外溢至全球感到担忧”,“这些过剩产能打乱全球价格和生产模式,损害美国企业和工人的利益”。
这属于典型的美式双标和长臂管辖霸权主义做派,大家也都很熟悉了。
有媒体观察到,4月5日,耶伦在广州出席中国美国商会主办的活动讲话时,“产能过剩”一词就提了五次。
6日的会谈持续了超4个半小时,双方用了两个小时讨论“产能过剩”问题。耶伦称,中国现在的经济规模太大了,以至于世界其他国家难以吸收这一巨大产能。
看起来,耶伦部长是不依不饶啊。
美国人总是讲“基于规则的全球秩序”,但这个规则实在不“费厄泼赖”:在有竞争优势的地方,就鼓吹自由市场。在没有竞争优势的地方,就搞贸易保护,“小院高墙”。
反正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混淆是非,污蔑抹黑,先把水搅浑。
耶伦所称的“产能过剩”,剑指中国“新三样”,即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
根据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出口机电产品13.92万亿元,增长2.9%,占出口总值的58.6%。其中,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和太阳能电池等“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1.06万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大关。
中国绿色科技的革命性进展,让美国人惴惴不安,羡慕嫉妒恨,情绪太复杂。
眼红别人的发展,自己又无能为力,所以就要想尽办法攻击你——你们太猛了,全球受不了呀。到底是全球受不了,还是美国受不了?!
美式规则的要义大概就是,我不发展,你也别想发展。好东西,比如TIKTOK,能抢就抢,抢不走的就想办法毁灭。
这真的很美国,足以“让美国再次伟大”。
中方的回应仍然极尽克制,有理有据有节,不接受无理取闹,但愿意保持善意沟通。
中方认为:所谓“产能过剩”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表现,供需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往往是常态,在任何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经济体都可能发生,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历史上也多次出现,解决这些问题主要还要依靠市场按照价值规律进行调节。
中方的立场很明确,坚决反对部分发达经济体搞“泛安全化”、升级绿色保护主义措施,这对其自身有害无益,更会严重侵害中国企业正当发展权益,我们不会坐视不理。
耶伦碰到了软钉子。
这位经济学家出身的美国财长,以市场经济攻击市场经济,被意识形态搞得失去了专业分寸。
更离谱的是,耶伦威胁说,包括中国企业在内的任何公司不得为俄罗斯的战争提供物质支持,否则它们将面临重大后果。这貌似超出了一个财政部长的职权范围。
对于耶伦的这番表态,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明确回应称,在乌克兰问题上,中方始终秉持客观公正立场,积极劝和促谈,推动政治解决。中国不是乌克兰危机的制造者和当事方,我们没有也不会做从中渔利的事情。中俄之间的正常合作不应受到干扰和限制,中方一贯反对非法的单边制裁。
一句话:别闹了。
03 拉夫罗夫也来了
值得一提的是,耶伦还没走,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就高调到了北京。美俄高官“同框”北京,尽管不是有意为之,但确实意味深长。
当然,除了这两位,诸如越南国会主席王庭惠、泰国公主诗琳通、中国台湾的马英九先生等人,4月8日也在北京呢。
当下,国际形势变乱交织,“战前时代”的咒语回荡在世界上空。中国成了各国穿梭外交的集中地。
拉夫罗夫表示,俄中关系建立在平等互利基础上,超越了冷战时期的同盟关系,显示了强大韧性。
04 朔尔茨又要来了
而据外媒报道,4月15日至16日,德国总理朔尔茨将率包括环境部长莱姆克、农业部长厄兹代米尔以及交通和数字化部长维辛三位部长在内的代表团访华。
德国《商报》称,德企高层对于同机访华的代表团席位争夺激烈。有德企人士表示,同中国“脱钩”是不现实的,并认为最大的风险反而来自“脱离中国”。
《环球时报》证实,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董事会主席康林松将随朔尔茨访华。路透社透露,代表团可能还有西门子董事会主席、总裁兼CEO博乐仁,默克集团CEO葛丽鹤等。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拜耳集团首席执行官比尔·安德森亦可能随访。上述高管3月底来华参加了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4年会,他们均表示看好中国市场,并对新质生产力所带来的机遇具有兴趣。
“美国之音”称,德国顶级企业高层纷纷不顾“去风险”的声音加入朔尔茨的中国之行,这突显中国作为德国最大贸易伙伴的地位。
中国的韧性确实越来越强健。这建立在一个基本事实之上,即中国正以超强的战略定力,为波谲云诡的世界地缘政治形势输入稳定性和成长性。
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对于中国来说,愿意在尊重和平等的基础上,跟所有国家保持交流和合作,妥善管控分歧,共同应对紧迫的全球性危机。
这才是负责任的大国。
耶伦走了,
朔尔茨又要来了,
很好很好。
作者丨张强
编辑丨梁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