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5月1日,美国众议院以320票赞成、91票反对的投票结果通过了“反犹太主义意识法案”(Antisemitism Awareness Act),以打击大学校园的反犹太主义行为。
纽约州共和党人迈克·劳勒提出了这项法案。该法院后续将提交至参议院进行投票表决。
一
“如果美国看到美国在美国的所做作为,美国一定会入侵美国,把美国从美国的暴政当中解放出来。”
2021年,大批特朗普支持者涌入美国首都华盛顿,暴力冲击美国国会大厦,黎巴嫩常驻联合国代表穆罕穆德·萨法不由得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这样的感叹,用于美国高校日前爆发的大规模抗议示威活动,也再合适不过。
随着美国在新一轮巴以冲突中采取的政策引发社会广泛争议和不满,美国各高校掀起抗议风潮。哥伦比亚大学学生4月17日在校园内首先设立“声援加沙营地”,打响抗议“第一枪”,要求校方与从巴以冲突中牟利的基金及公司切断经济联系,并与支持以色列的学生发生摩擦。警察在次日逮捕了113名学生。
但事与愿违,这样的粗暴行径导致越来越多高校学生加入,哥大的“星星之火”在美国燎原,全美高校的“挺巴”抗议示威活动愈演愈烈。耶鲁大学、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普林斯顿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波士顿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的学生均加入抗议行列。
据《环球时报》援引美媒数据称,自哥伦比亚大学发起抗议活动以来,美国已有逾50所高校建起反战抗议营地。更重要的是,抗议浪潮并无停止迹象,且正向欧洲和澳大利亚蔓延。在素有“政治家摇篮”之称的巴黎政治学院,数十名抗议者26日封锁学院入口,手持巴勒斯坦国旗,高呼口号。抗议者表示,在巴以问题上,他们“站在历史正确一边”。
大潮汹涌。有人会为此而战栗吗?
值得一提的一个细节抑或场景是,美国福克斯新闻网当地时间4月25日报道称,抗议活动期间,一些美国校园里还出现了不同寻常的一幕:在密歇根大学,一本写有“美国去死”(Death to America)的宣传小册子在抗议学生间疯传。
“美国去死”,这句口号是一个隐喻,确实,在很多人心目中,再一次被戳穿虚伪真面目的“双标之王”美国,正在慢慢死去。
二
我们来看看——这些学生只不过是谴责加沙地带发生的流血事件,呼吁以色列结束针对巴勒斯坦领土的行动。当然,他们还要求学校切断与以色列的经济联系,并从那些与以色列有业务往来的公司撤资……他们的本意是为了巴勒斯坦的解放,反对种族灭绝。
在历史面前,这本来是一种常识。但他们却被美国官方扣了一顶“反犹”的大帽子。
不仅如此。整天唯恐天下不乱的美国,对自己国内的正义诉求的反应,却激烈到令人惊讶的地步。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教师说:城市警察和州警骑着马、摩托车和自行车,身着防暴装备,手持警棍、胡椒喷雾、催泪瓦斯、佩戴枪支,将校园变成了军事区……截至当地时间4月27日,全美已有逾700名抗议者被捕。社交媒体上,也流传众多警察殴打抗议学生的镜头,尽管这些抗议是和平的。
更令人不寒而栗的是,据环球时报报道,当地时间4月25日,一个自我介绍为“专门报道美国各地重大事件”的媒体公司“R A W S A L E R T S”发帖爆料称,有学生和抗议者报告,在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和印第安纳大学伯明顿分校的屋顶上发现“狙击手”!
美国这是要干什么?或者说,他们在害怕什么?
正如有评论所说,这些学生并没有像当年港乱时港乱分子那样打砸抢烧,为什么当年的港乱分子被美英等国视为民主自由的斗士和英雄,而如今手无寸铁的美国大学生却被他们视为洪水猛兽要给予残酷的镇压与抓捕呢?
它像一面照妖镜,照出了美国丑陋的“双标”嘴脸。
大家都知道,在国际舞台上,美国自诩为人权的捍卫者,经常对其他国家的人权记录指手画脚。但在自家后院,它对抗议巴勒斯坦人权被侵犯的学生运动采取了如此粗暴的态度,就像涂抹在脸上的脂粉脱落,让它不堪入目的真实面目再一次暴露在世界面前。
美国政府如此粗暴地对待自己的学生,从根本上反映了它的虚弱——它害怕这样一种觉醒的力量。尽管它给这些学生扣上“反犹”的帽子,但稍有判断力的人都知道,从哈佛到耶鲁,从麻省理工到普林斯顿等,这些抗议学生所处的大学,哪一所不是世界名校?他们不是容易被操控的“群氓”,而是一个国家与社会的有见解与独立思考能力的精英!
早在去年10月,新一轮巴以冲突的局势加剧时,据路透社报道,许多美国大学已成为巴以双方抗议活动的爆发点,包括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等精英高校都卷入这场“争议旋涡”。
三
我的朋友二湘5月2日在自己的公号上推出了一篇题为《美国大学生游行,支持巴勒斯坦是被利用了吗?》的原创评论,“前一阵看到一篇文章,大意是抗议学生太天真,不要被那些恐怖分子利用,不要做恶人手中‘有用的蠢货’。我把这篇文章转给张丰,他认为学生并没有被利用,这就是他们自己组织的活动,表达的就是发自他们内心的诉求,美国的大媒体如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都不会有‘学生被利用’的说法。”
二湘算是美籍华人,常居美国,文中提到的张丰,最近在哥大当访问学者——恰好我也认识——也因此,她的判断应该很有说服力。她说,“年轻人看的Instagram和tiktok,我们不看。我想,那上面肯定有不少巴勒斯坦人受苦受难的图片。这大概也是犹太人掌控的美国政客们要禁止tiktok的原因之一。这些政客们想的是怎么保住自己的席位,怎么让支持自己的军火商开心,至于其他,都无足轻重。而拜登签署援助以色列的协议,受益最大的人是谁,就是这帮军火商,他们是最不希望世界和平的一帮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学生抗议也是个好事。”
公号“明叔杂谈”也对此说给予了旁证。一份2023年4月发布的报告显示,由于臭名昭著的政商“旋转门”问题,每年都有数百名美国“五角大楼”和军队的官员,离职后进入军工企业工作。从2018年6月之后,美军32名退休的四星上将,有28人直接去了美国军工企业或者投资了军工企业的金融机构担任董事会成员、高管、顾问或者游说者等角色。这一比例可谓高得惊人,这也说明,美国政商勾结不是一两个人的问题,而是一种制度性的安排——正因如此,我们才会经常发现,美国军方会用1200美元买一个咖啡杯,会用1万美元买一个马桶盖。
二湘在文章里还写到,“不只是巴以冲突上,在很多事情上,很多人都变成了二极管思维”——我觉得,这次发生在美国多所著名高校、并蔓延到欧洲与澳大利亚的抗议活动,应当有助于破除一些人的“美国什么都是对的”的二极管思维,走出美国崇拜迷思。
是的,请静下心来想一想,如果这么多正在接受精英教育的人纷纷站出来表示反对,是不是足以说明他们所反对的出了什么问题?
事实上,学生并非校园中唯一的抗议者。清场次日,美国大学教授协会的哥大支部就发表声明,谴责沙菲克批准警察进校违背了正当程序:哥大1968年学运后修订的章程第444节要求,任何“与校外权威合作以终结示威活动”的决定必须先同大学参议院的执行委员会商议,但沙菲克并没这么做。22日,数百名教师打出“别碰我们的学生(Hands off our students)”的标语,在校内举行抗议声援学生,哥大校方则宣布当日停课,此后将转入线上线下混合授课。26日,哥大参议院以62对14票的绝对优势指控校方违反章程、破坏学术自由、侵犯学生及教授的正当权利,勒令对校领导展开调查——参议院所有席位中,约三分之二代表了教师、研究员和图书馆员。
此外,还有在谷歌公司静坐声援巴勒斯坦的工程师、技术员,与美国顶尖高校学生一样,他们都是美国社会未来的精英——他们已经在美国极度扭曲的双标“价值观”当中挣扎了很久,终于觉醒了。他们已经认清了美国社会的深层结构及其本质。美国政客们永远是说一套,做一套,但这些年轻人至少还没有学会。
也可以说,这种大规模的校园抗议活动,也是美国长期双标下的一种反噬。如果美国能负起大国责任,又何须美国大学学生站出来为巴勒斯坦人民发声?
四
人们已经看到,越来越多的美国年轻人,根本不认同美国的政治制度,更对美国贪腐、傲慢的政客充满了鄙视。美国国会的民意支持率长期只有20%左右,而不支持率则高达70%。在诸如禁枪、降低军费开支、反战等主要议题上,美国政客的所作所为,更是几乎完全与美国民众的意愿相背离。调查还显示,2024年美国两个总统候选人,无论是拜登还是特朗普,超过半数的美国人,都不希望他们出来竞选——拜登与特朗普之争,除了说明美国社会的撕裂之外,由于这两个总统候选人均是八旬老人,还说明美国真的已经“老”了,“老”得没办法将年轻人输送到庞大的国家机器所需要的环节上去。
不要怪年轻人为什么会叛逆,而要怪社会为什么没有为年轻人营造一个公正的秩序。
“美国去死”,这是属于美国自己的“觉醒年代”。
4月25日的《参考消息》刊登了一篇题为《“美国实现全球霸权用了两世纪,丢掉只用20年”》的文章,文章来源于美国《新闻周刊》网站,原题为《美国正在衰落》。文章结尾写道:“也许法国政治思想家阿列克西·德·托克维尔最深刻的见解是,‘美国的伟大之处不在于她比其他任何国家更开明,而在于她有能力修正自己的错误’。21世纪的美国正在让这一论点经受严酷的考验。我们的国家正在衰落——世界很快就会知道托克维尔的见解是否仍然正确。”
美国出现大规模校园抗议以及美国官方对待抗议活动的粗暴态度,某种程度上,说明美国已经失去了修正自己的错误的能力。这个很多人心目中的灯塔之国、山巅之城,正在不可避免地走向黯淡,跌落神坛。
套用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的一句话来说就是:美国在许多方面已经成为一个失败国家,正在“从内部死亡”。
有人说美国越来越像中国的“晚清”了,两次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等,一点点扒光了晚清所谓天朝上国最后一丝遮羞布,而美国,也只差一根诸如金融危机、战争等在内的导火索。
但愿,这只是一句戏言,而非预言。
作者:子墨
编辑:马静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