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修文丨文化有根 文明有源
2024-05-15 16:16
来源: 大象新闻
人工智能朗读:

盛世修文丨文化有根 文明有源

河南广播电视台大象新闻大型融媒体报道《盛世修文》,深入阐释习近平文化思想,着力推进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今天推出《盛世修文丨文化有根文明有源》

2023年5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运城博物馆考察,详细了解运城有关人类起源和中华文明早期历史发展等。

他强调,博物馆有很多宝贵文物甚至“国宝”,它们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要深入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

运城,古称“河东”,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在这里,发现了约4500万年前的“世纪曙猿”化石,把高等灵长类动物的起源向前推进了1000万年。

在这里,发现了243万年前人类最早用火的证据,烧骨和带有切痕的鹿角,闪耀着古人类的智慧之光、文明之光。

在这里,尧舜禹以及中国第一个奴隶制社会——夏朝先后建都,孕育出中国最早的农耕文明。

数千年的文明进程给运城留下了丰厚的文物资源,运城博物馆内,一件件展品,为后人讲述着中华根祖文化的历史沧桑。

文化有根,文明有源

让世界读懂中国,中国先要读懂自己

山西是全国闻名的文物大省,一处处饱经沧桑的文化遗产如璀璨星光点缀在浩瀚无边的历史长河之中。据不完全统计,山西现有不可移动文物53875处,全国排名第四;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31处,居全国第一;古建筑28027处,约占全国十分之一。

云冈石窟是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好云冈石窟,不仅具有中国意义,而且具有世界意义。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

——习近平2020年5月11日至12日在山西考察时的讲话

发展旅游要以保护为前提,不能过度商业化,让旅游成为人们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

——习近平2020年5月11日至12日在山西考察时的讲话

要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全面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统筹好旅游发展、特色经营、古城保护,筑牢文物安全底线,守护好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习近平2022年1月26日至27日赴山西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时的讲话

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工作要求,全面提升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

——习近平2023年5月16日在考察运城博物馆时的讲话

《盛世修文》主题策划,由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正能量网络传播专项基金资助支持。

手机扫一扫打开当前页面
[编辑:林媛媛]
推荐阅读
  • 市政府党组会议召开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 2025-02-08 07:10

    2月6日,市政府党组书记、市长覃伟中主持召开市政府党组会议,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工作汇报和中央书记处工作报告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 盛世修文丨深入挖掘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 2024-09-16 12:48
  • 盛世修文丨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 2024-05-21 16:33
  • 盛世修文丨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 2024-04-09 12:02

    习近平总书记2022年4月8日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要充分挖掘利用北京冬奥文化资源,坚定文化自信,更加自信从容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

  • 盛世修文|阳光有七种颜色,世界也是多彩的 2024-04-07 12:50

    …他强调,自信开放,就是雍容大度、开放包容,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传递深厚文化底蕴,以大道至简彰显悠久文明理念,以热情好客展现中国人民的真诚友善,以文明交流促进世界各国人民相互理解和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