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水贝拥抱新质生产力 彰显资源整合配置能力 怀揣着文化科技 散发着珠光宝气
2024-06-06 09:31
来源: 深圳晚报

深圳水贝拥抱新质生产力 彰显资源整合配置能力 怀揣着文化科技 散发着珠光宝气

人工智能朗读:

深圳新闻网2024年6月6日讯(深圳晚报记者 谢启宗 实习生 卢永昌)“世界珠宝看中国,中国珠宝看深圳,深圳珠宝看水贝。”每当提及黄金珠宝,人们总会不约而同想到深圳罗湖水贝。如今,水贝以一平方公里的“黄金宝地”,年交易金额超上千亿元,成为全国最大、发展水平最高、产业链条最完善的黄金珠宝产业集聚区之一,堪称中国珠宝产业风向标。

在文化与创新交融、转型升级的大潮下,水贝正朝着“全球黄金珠宝的设计中心、文化中心和品牌中心”目标迈进,通过拥抱新质生产力,持续释放资源配置能力,继续书写中国黄金珠宝业“春天的故事”。

▲顾客在水贝黄金交易中心选购。 深圳晚报记者 汪阳 摄

从批发到定制 突破传统消费模式

金光闪闪的柜台、熙熙攘攘的人群、此起彼伏的议价声……构成了一幅热闹非凡的商贸画卷。日前,深晚记者来到水贝片区,感受这片金银珠宝之地所激发出的活力。站在水贝一路与贝丽北路的十字路口,人来人往、车水马龙、琳琅满目的黄金珠宝商铺让人“眼花缭乱”。其中,一座造型独特的建筑格外引人注目。它便是水贝片区“当红小生”——金展珠宝广场。据悉,这里是中国黄金珠宝“梦开始的地方”。

在水贝金展中心,一家不足10平方米的店铺挤满了人,在柜台从事销售工作的黄小姐告诉记者,当前K金凭借其设计的灵活性与较高的性价比,在年轻及年长消费群体中日益受到欢迎。得益于工艺技术的进步,K金饰品在保留黄金美感的同时,增添了更多佩戴的趣味性和日常实用性,成为了跨年龄段消费者的新宠。

年轻人的大举进场,让市场上的黄金品类从大金镯子、大金戒指,向金豆子、金瓜子和创意产品转向。与此同时,消费理念的变化在推进工艺的进步,3D打印,5D硬金,钉砂工艺,CNC切割,不断升级的现代生产加工技术正在与“古法”手艺充分融合,美感和创意在推动产业的进步。

深晚记者走访水贝发现,从最朴素的金条到最时尚的网红款式,从最简单的圆环到最复杂的图案,从最传统的龙凤镯到最潮流的四叶草,这里应有尽有。在水贝还有很多专业一流的设计师和工匠,可以根据需求定制各种造型和图案的黄金首饰。无论你是想要投资黄金还是佩戴黄金,都可以在水贝找到适合自己的。

水贝金座运营总监赵丽在接受深晚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段时间来,金价的震荡导致一部分以投资为目的的消费者进入了观望模式。然而,对于非投资性消费者而言,金价波动的影响则显得微乎其微。尤其是年轻消费群体,他们更关注于满足个人的情感需求,追求独特的体验感受,以及能够展现自我个性的消费方式。

从传统到新潮 文旅赋能“黄金宝地”蝶变

如今的水贝日新月异,这里不仅是投资淘金的热土,也逐渐成为年轻人的“新宠”、网红潮流打卡地。未来,如何促进黄金珠宝产业升级发展、不断提高产品的竞争优势,营造良好的市场消费环境,让水贝逐步走向国际化、高端化,这无疑是大家关注的问题。

聚焦“珠宝+文旅”,罗湖正全力把水贝打造为一个别具一格的黄金文化旅游地标。近年来举办了“珠宝新IN象”水贝电商直播节,携手抖音、淘宝、快手等头部直播平台,强势激活电商直播经济,开辟珠宝销售新蓝海,为传统珠宝行业注入数字经济活力。

在创新与引才的双重驱动下,水贝市场引领风气之先。今年1月,一条崭新的黄金珠宝空中运输航道在水贝上空徐徐铺展,为珠宝鉴定、展示销售的物流运输开辟了新的通道。联袂多所高校,探索专业人才培养,为黄金珠宝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蓄积深厚的人才动能。

在当前数字化科技浪潮下,水贝也在主动拥抱新质生产力。与华为建立战略合作,以云计算、大数据等高新技术为依托,为黄金珠宝产业数字化转型按下加速键。以全链路智能化为核心,探索工艺科技融合发展,为行业插上科技的翅膀。水贝以“文化+科技”为笔,勾勒出珠宝行业未来愿景,展现出传统与现代交织、文化自信与技术创新并重的独特魅力。

深圳市金银珠宝创意产业协会秘书长成宝林表示,水贝市场正全力推动数字化和智能化向黄金珠宝产业的各个链条深度渗透,推动黄金珠宝企业深度融入直播经济、数字营销,激活了全新的消费市场和消费群体,孵化了全新的黄金珠宝消费品牌,也催生更多的黄金珠宝的新业态和新模式,为全国珠宝行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模式和方向。

水贝,这个曾经的传统专业市场,如今已蝶变为中国乃至全球黄金珠宝行业的一面旗帜。它讲述的不仅仅是黄金珠宝的故事,更是关于文化自信、科技创新与时代脉搏共振的华章。在这片热土上,每一克黄金都承载着匠人的智慧,每一款设计都蕴含着对未来的期许,每一个故事都在述说着这片“黄金宝地”的新篇章。

从制造到创造 “水贝模式”彰显资源配置能力

上世纪80年代,深圳珠宝产业以“三来一补”模式起家。随后,首张黄金生产和加工销售的许可的诞生,为深圳开启了贵金属产业的大门。此时水贝工业区内珠宝企业寥寥无几,而到上世纪90年代末,得益于“黄金寄售”政策的春风,水贝珠宝业发展迅猛。

凭借毗邻香港和改革开放等多方面优势,水贝珠宝产业不断壮大发展,大大小小的珠宝企业陆续进驻。2004年,水贝国际珠宝交易中心的落成,标志着中国首个珠宝专业采购平台的诞生。同年,罗湖水贝正式挂牌为《深圳市黄金珠宝产业集聚基地》。深圳珠宝产业由此步入体系化、市场化、专业化的快车道。

在水贝购买黄金首饰,不仅可以选择多多,计价方式也大有不同。一条黄金项链,从设计到选配,最多只花费20分钟,价格也较其他市场优惠一半,这种“国际金价+工费”的批发购买模式也被业内同行称为“水贝模式”。

水贝强大的产业集聚效应,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近几年很多地方纷纷建起黄金产业园,希望复制水贝的辉煌。对此,深圳珠宝博物馆馆长王振则表示,水贝是整个中国黄金珠宝产业生态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综合的资源配套能力。这种生态模式是其他地方难以拷贝的,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时至今日,水贝年交易金额超上千亿元,占国内黄金珠宝批发市场份额的50%以上,黄金珠宝产业市场主体约7000个,从业人员超7万人。随着科技不断进步,渠道逐步多样化,“水贝模式”在黄金珠宝市场中崭露头角,逐渐从深圳走向了全国,享誉全球。

[编辑:陈占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