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2024年6月14日讯(记者 林恒鑫 通讯员 黄勇华 刘杰)6月14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国资委指导,南方电网公司主办的全国首次覆盖输电、变电、配电、安全管理等生产领域的人工智能大赛——南方电网2024年生产域AI算法应用竞赛决赛在深圳闭幕。
此次竞赛采用国产化的人工智能创新平台,赛题内容贴近生产实际,以目标检测法验证AI算法的识别准确率、识别时间,吸引了来自华为、商汤、华雁智科、浙江大学等全国科技企业、电力领域、高校的156支队伍踊跃报名,在同台竞技中展示AI算法的生产力。
南方电网2024年生产域AI算法应用竞赛决赛现场。(深圳供电局供图)
在语音、人像、视频等通用领域,AI已逐步展示出强大实力。伴随着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加快推进,能源电力行业人工智能应用需求快速增长。但长期以来,人工智能技术门槛高、样本获取难、研发成本高,成为AI深度赋能行业的一大障碍。
南方电网强化技术产品供给,全面布局建设“电力+算力”基础设施,强化应用场景牵引和产业生态协同,加快引领人工智能产业链、能源电力产业链协同创新发展。
2023年9月,南方电网对外发布电力行业人工智能创新平台,可面向用户提供训练、微调、部署等服务,通过探索市场场景遴选“赛马制”、实行场景孵化“揭榜制”,推动AI技术在应用场景的落地。
“电力生产领域的AI应用还属于起步阶段。”南方电网公司输配电部副总经理章彬表示,近年来,电网生产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人机巡检代替人行山间,摄像机、巡检机器人、无人机、物联网传感器等设备,构建起变电站智能巡检体系……发、输、变、配、用各环节数字化、智能化,为人工智能提供了大量应用场景、真实的原始数据。
章彬举例说,以输电环节为例,每个杆塔精细化巡检要拍约35张图片,按两座高压杆塔之间距离约500米来估计,整个南方电网架空线路超过百万公里,光是精细化巡检单次全覆盖产生的图片就超7000万张。
海量数据的识别分析,单纯依靠人工不仅量大、效率也低,急需AI技术的介入。但是,目前AI对电力复杂场景识别的准确率还有待提升,比如导地线锈蚀、树障的识别,非常难。“我们就把这些日常生产运维的这些难点、痛点设置成题目,从比赛结果来看,很多队伍通过优化算法,识别率大大上升,令人惊喜。”
“平时,类似这种图片,我们工作人员需要放大10倍去看,每张图片要看两三分钟,而通过AI,80毫秒就能识别出风险点。”决赛现场,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三级拔尖技能专家高德民解说道,对于树障距离、导地线锈蚀判别等难题,AI算法已经能完全满足生产需要。
“这次大赛场景真实,代表了AI在电力领域发力的方向,相信未来人工智能在电力行业应用场景会更丰富,我们也会将AI技术深度融入电力专业领域,拓展内涵。”商汤科技参赛代表钟鹏说。
“以前在学校都是偏学术性的研究,更多关注通用领域的算法,程序比较泛,这次比赛接触到很多电力一线运维的场景,对我们在电力专业领域的AI技术积累很有帮助。”浙江大学参赛队队员邓以恒说,这是团队首次在国产化人工智能平台上部署AI算法,接下来也会不断跟一线生产保持往来,了解生产实际中出现的新问题和之前忽视的一些问题,不断更新、完善算法。
瞄准生产实际,推动AI应用落地。“我们做这个不光是改进算法,还有根据业务对这个数据的标注规则进行一个深度修改,更重要的是让数据包括跟业务相结合,方便投入一线的应用,既要保证发现率要高,也要尽可能降低它的误解,然后跑起来速度还要比较快。”南京悠阔电气科技公司参赛队员邵建勇认为,AI在电力领域的应用场景十分广阔,该公司将面向生产实际应用,努力以AI解放生产力,让班组用起来顺手,为基层人员减负。
博采众长,联合攻坚。“没有哪一种算法是包打天下的。”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二级领军专业技术专家黄炜昭说,AI跟人的成长一样,我们允许它犯错,就像人一样,要经历过挫折才能成长,AI算法也要千锤百炼才能火眼金睛、细致入微。
生态决定人工智能广度与深度。2023年,南方电网公司共举办了4批次算法赛马,37个相关算法已完成成果转化,投入运行。“未来,我们还会立足产业发展需要,举办电力生产人工智能行业级全链条、大规模、高质量赛事,促进电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打造电力人工智能生态圈。”南方电网有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