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省委书记黄坤明,省委副书记、省长王伟中前往深汕特别合作区调研。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孟凡利参加调研。去年5月6日,黄坤明也曾到深汕特别合作区调研,深入重大产业项目和民生项目建设现场。
这个特别合作区有哪些特别之处?
首先它是深圳10区以外一个“特别”的存在,是距离深圳市坪山区60公里的“飞地”。
同时它的经济增速特别猛,2023年GDP同比增长30%,今年一季度GDP增速更是达到惊人的70.1%。
它还肩负着特别的任务。
省委书记黄坤明在调研中强调,要深刻把握合作区在全省发展大局中的定位和功能,按照省市工作部署和要求,着力在增量提质、做强能级上下功夫,聚精会神抓投资、抓项目、抓产业,以加快发展、跨越发展的进取姿态,推动合作区建设不断开创新局面、展现新气象。按照要求,深汕特别合作区要“做实做强东部板块高质量发展战略引擎”。
特别的“存在”
深汕特别合作区的“深”是深圳,“汕”是汕尾。说到它的起飞,就要从它的“前世今生”讲起。
深圳10区的陆域面积只有不到2000平方公里,在四大一线城市中只相当于广州的1/4,不到上海的1/3、北京的1/8。与此同时,深圳约一半土地处于生态控制线内,近十年来人口增长超过700万,城市可用于各类建设的增量用地稀缺。
深受土地制约的深圳,如何拓展发展空间?
2011年5月21日,广东省委、省政府将“中共深汕特别合作区工作委员会”“深汕特别合作区管理委员会”牌子授予深圳、汕尾两市,合作区正式运作。2018年12月,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党工委、管委会揭牌,深圳迎来第“10+1”个区。这个最年轻的区为深圳带来了460多平方公里的新发展空间,接近深圳原来面积的四分之一。
深汕特别合作区作为全国首个由“飞出地”全面主导的特别合作区,因合作而生,因“特殊”而兴。
在没有任何一处与深圳接壤的情况下,深汕特别合作区将土地资源与深圳优质的市场条件、创新环境、工作体系相结合,展开一场“特区带老区”“先富带后富”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探索实践。
深汕的创新,不仅为深圳发展提供广阔空间,也发展成为深圳都市圈新的战略增长极,为全国“飞地经济”提供了新的改革经验。
增速特别猛
深汕特别合作区发展有多猛?
用数据说话,深汕特别合作区2023年GDP同比增长30%,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5%;2024年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为43.16亿元,同比增长70.1%。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为30.30亿元,同比增长175.2%。
合作区的增速为何这么猛?
省委领导这次调研的路线,几个点都指向一个关键词——“汽车”。
黄坤明、王伟中首先来到位于合作区鹅埠镇的力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该公司一体化压铸技术主要应用于汽车核心部件生产制造。黄坤明为企业点赞,勉励他们继续紧盯产业技术变革前沿,不断巩固增强核心竞争优势。
黄坤明、王伟中第二个点来到深汕比亚迪汽车工业园二期建设现场,实地考察项目建设进展。黄坤明希望企业发挥好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引领带动更多上下游企业落地深汕。
黄坤明、王伟中还来到小漠国际物流港,察看港口功能布局和各项配套建设进展。黄坤明强调,要全力打造高效便捷的物流通道,有力支撑汽车出口、海工装备等临港产业发展壮大。
2023年,《深圳市加快打造“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车城”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正式发布,深汕全域挑起建设世界级汽车制造城的重任。当下,深汕特别合作区加快形成以比亚迪为龙头,以京西重工、延锋国际、东风李尔、壁虎汽车、佛吉亚等头部企业为代表的新能源整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
不仅是汽车,除此以外,2023年,深汕实施产业大招商“突破年”行动,成功引进一批新材料、新型储能头部企业,目前全区已引进产业项目计划投资额超1000亿元,预计总产值超3000亿元。
今年一季度,深汕特别合作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10.0%;主要行业大类中,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4238.4%。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288.7%,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投资增长75.9%。
特别的任务
从“老区”到“新区”,深汕特别合作区拔节生长,也肩负起了“做实做强东部板块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引擎”的任务。
调研期间,黄坤明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深圳市和深汕特别合作区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充分肯定合作区近年来发展步伐加快、发展势态良好,强调要乘势而上加快发展,锚定打造深圳产业转移承载地、新引进重大产业项目目的地和粤东高质量发展孵化器,进一步集聚产业、集聚人口,提升投资密度、开发强度,做实做强东部板块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引擎,加快建设现代化的滨海新区、产业新城、田园都市。具体提出了几个方面:
——要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加快发展壮大现代化产业体系,抓紧抓实全产业链招商,有力推动新能源汽车和新型储能、新材料、智能制造“一主三辅”产业全面立起来、强起来;坚定向海图强,积极布局发展海洋装备制造、现代化海洋牧场、海上新能源等产业,努力培育更多产业增长点;聚焦产业所需加大力度集聚创新资源要素,加快催生新质生产力,厚植产业发展后劲。
——要坚持高标准规划建设,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滨海城市,对标国际一流精雕细琢搭建城市框架、塑造城市形态,推动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科学合理布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构建现代城市公共服务体系,着重办好办强教育医疗事业,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打造特色文体旅品牌和高品质商圈;坚持推进新型城镇化同乡村全面振兴相结合,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高水平建设都市乡村示范带和美丽圩镇,走好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要坚持交通运输先行,加快形成内畅外联的综合立体交通网,强化与深圳的直连直通、与汕尾的互通联动,持续完善内部交通网建设,推动合作区内外联系更加便捷顺畅、紧密高效,更好把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去年的5月6日,黄坤明到深汕特别合作区,就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进行调研。
今年6月12日,黄坤明再次来到合作区调研,在此之前的6月11日,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并主持召开企业和专家座谈会时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弘扬改革精神、特区精神,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实践注入强大动力。
深汕特别合作区将继续大力弘扬特区精神、老区精神,强化改革创新,抓好工作落实,合力推动各项建设不断开创新局面。在这个基础上汕尾市也将主动加强与合作区、与深圳各方面的协作,实现共发展、同进步。
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大背景下,特别合作区之“特”,不言而喻。(《南方》杂志全媒体记者、南方+记者丨杨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