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套深圳园区,打造“1+6”国际性产业与标准组织聚集区
2024-06-15 18:47
来源: 深圳新闻网
人工智能朗读:

河套深圳园区,打造“1+6”国际性产业与标准组织聚集区

深圳新闻网2024年6月15日讯(记者 杨铭琪 陈湛淇)对电子与信息产业而言,以标准为核心产出的国际组织是整合市场和生态要素、引领行业发展的龙头。除了三大国际标准化组织(ITU、ISO、IEC)之外,还有近千个国际组织,其中最顶级的上百个国际组织引领着整个电子与信息产业。

当前,河套深圳园区形成了河套“1+6”国际性产业与标准组织集聚区,在产业生态、标准规范、测试认证、知识产权、合规运营等多个维度,有力地牵引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与标准的创新。

河套国际性产业与标准组织聚集区于2024年1月揭牌成立,同年4月,聚集区已累计产出标准130项,发表白皮书23个,测试认证产品211款,发展会员1643家。

这里是国际组织的繁荣之地,众多国际组织纷纷入驻,蓬勃的河套“1+6”生态圈正在形成。那河套“1+6”分别是什么?“1”代表深圳市共熵产业与标准创新服务中心(ComEntropy),“6”代表世界无线局域网应用发展联盟(WAA)、国际星闪无线短距通信联盟(SA)等6个国际性产业与标准组织。

首个入驻河套的国际性产业与标准组织——世界无线局域网应用发展联盟

世界无线局域网应用发展联盟(以下简称“WAA联盟”)是全球首家专注于WLAN应用体验的国际产业和标准组织,致力于推动WLAN领域国际产业与标准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WAA联盟于2022年10月正式入驻河套深圳园区,是首个入驻河套深圳园区的国际产业和标准组织。经过近两年的发展,已有来自11个国家和地区的70多家机构、组织、企业加入成为会员单位。

《企业典型场景高品质WLAN网络建设白皮书》。

世界无线局域网应用发展联盟秘书长杨涛介绍,WAA正在搭建WLAN全场景仿真测试系统和标准,今年下半年还将在巴西等国家举办论坛活动。

短距离无线通信领域闪闪发光的“黑马”——国际星闪无线短距通信联盟

2020年9月22日,国际星闪无线短距通信联盟(以下简称“SA联盟”)正式成立。随后,它如新星般崛起,吸引逾千家来自中国、美国、欧洲、日本及其他东南亚国家的企业机构纷纷加盟,已发布13项星闪1.0标准及21项星闪2.0标准。

当星闪标准迈入2.0时代后,SA联盟的成果更是繁花似锦。如今,SA联盟围绕智能终端、 智能家居、智能汽车、智能制造四大方向都基本实现了产业化落地。目前,已经有近50家厂商推出了150款基于星闪标准的商用化产品。

“我日常办公用的全是基于星闪标准的数码产品,比如平板电脑、手写笔、手机、键盘、鼠标等等,都是星闪标准的,体验完全不一样!”国际星闪联盟秘书长曾国松介绍说,星闪标准将重新定义新一代短距无线通信系统,其独特优势是一套标准,完成数、音、视、控、定、感6大功能,为短距无线通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综合性能提升。

“一流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做产品,我们2022年加入国际星闪联盟以来,已将星闪技术应用于多个音频场景中,实现国产替代。”浙江声研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荣表示,基于星闪标准的智能音箱具有低时延、抗干扰、精同步的特性。

河套“1+6”模式的服务中台和能力后台——深圳市共熵产业与标准创新服务中心

深圳市共熵产业与标准创新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共熵服务中心”)在 2020 年正式踏上征程,作为一家注册于河套深圳园区的民非组织,同时也是河套“1+6”模式的服务中台和能力后台,它致力于为河套国际性产业与标准组织聚集区的国际性产业与标准组织提供全方位的专业服务。

走进共熵服务中心。

“共熵谐音‘共商’,意指大家汇聚在一起共同商议、商量。而共熵的‘熵’,是一个物理量词,希望通过和伙伴们的共同努力让一切变得更加有序高效。”共熵服务中心行政总监喻春香介绍。历经三年的沉淀,共熵服务中心成功构建起九大服务能力,涵盖生态服务、咨询服务、培训服务、运营服务、营销服务、法务服务、IT服务、财务服务以及GR服务。

凭借这一强大服务中台的有力支撑,落户河套深圳园区的国际组织逐步实现资源共享与战略协同,进一步加强国际组织间的联系与协作,从而让整个聚集区演变成一个紧密相连、协同高效的产业与标准创新社区。

《河套深圳园区规划》指出,支持创新国际性产业与标准组织管理制度,对于住所在深圳园区的世界无线局域网应用发展联盟等特定国际性产业与标准组织,在申请成立登记时,取消业务主管单位前置审批,简化注册流程,缩短注册时间,允许在全球范围内吸纳会员;同时,参照脱钩后的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建立综合监管机制,加强监管。

[编辑:唐娜 陈苏雅] [责任编辑:单铭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