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放榜在即,公式个志愿组公式个专业怎么选?“政策+排位+兴趣”填出好志愿
2024-06-17 07:57
来源: 深圳特区报

高考放榜在即,公式个志愿组公式个专业怎么选?“政策+排位+兴趣”填出好志愿

人工智能朗读:

深圳新闻网2024年6月17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姚卓文)根据省教育考试院高考工作安排,高考成绩预计在6月25日前后发布,高考放榜过后,志愿填报也随之启动。常言道:学好还得考好,考好不如填好。为此,记者邀请志愿填报专家,为考生填报志愿支招。专家建议,考生要了解填报志愿政策、规则以及高校招生章程,根据自己在全省的排位结合自身兴趣爱好合理填报。

了解规则 初步锁定院校范围

深圳市教育培训协会副会长、志愿填报专家刘知府表示,志愿填报的重要性不亚于高考本身,放榜后,填报志愿的黄金时间仅有一周左右,考生有必要利用放榜前这段时间,提前做好志愿填报规划。

“考生要首先了解清楚填报志愿政策规则以及高校选考科目的要求。”刘知府介绍,根据今年我省的投档规则,今年填志愿继续采用“院校专业组”,投档方式仍是“平行志愿”。考生要面对45个志愿组、270个专业。由于考生选科不同,高校对选考科目的要求也不同,考生要特别注意的是即使是相同的专业,不同高校可能会有不同选考要求。有些专业培养与多个科目关联度都高,高校在选科中会指定多个选考科目,要求考生“均须选考”的情况也要注意。放榜前,考生可根据深一模、深二模成绩和高考回忆进行估分,初步锁定目标院校范围,详细查询院校专业组的专业类别,了解新增专业情况,选科以及对身体条件等要求。

了解排位 遵循“冲稳保”原则

“考生能否被录取实际上是由考生在同类考生群体的排位决定的。”刘知府进一步解释,因此,高校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不宜作为绝对值参考,不要过于简单地拿今年的分数线与往年的分数线做加减法,可参照分析目标院校专业组最近三年最低录取排位的变化,合理填报志愿。如录取排位连续变小,则是热门专业;连续变大,说明专业相对冷门。

刘知府建议,预填志愿时把目标范围院校进行排序,把专业组进行筛选。填报志愿时则遵循冲、稳、保的策略:“冲”,填报自己比较心仪、向往的院校; “稳”,填报与自己成绩相当,录取机会较大的高校;“保”,以能确保本批次能录取为出发点,填报往年报考人数较少,计划较多的高校。

刘知府提醒考生,还要注意的是平行志愿填报中也存在潜在的风险,学生要看招生计划中比如对身体条件、单科成绩要求等,防止退档。为此,刘知府建议考生,坚决不可以所有志愿均高于自己分数及排位的学校,同时在专业是否服从调剂栏一定要勾选“服从调剂”。

了解自己 结合兴趣爱好做选择

关于选院校还是选专业虽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还是让不少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时纠结不已。刘知府建议,考生填报志愿时不要只看学校,特别是高分考生,要走出非“名校”不报的误区,要选优势专业。虽然毕业时也会发生就业与专业不对口的情况,但那只是无奈之举,未免有些资源浪费。为此,刘知府提醒考生切忌只凭专业的名称来随意选择,充分利用填志愿的时间好好做做功课,了解这些专业的发展情况、专业特色等,也可以寻找正在学习这个专业的学长,听听他们的意见,详细了解专业的内涵。在充分了解后考生可按照对专业选择划分为非常喜欢、比较喜欢、能接受、绝对不能接受的排序查找出自己理想的院校及专业。

“填志愿不只是家长的事,切忌一言堂。”刘知府建议,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想法,把志愿决定权还给孩子。志愿填报不是一张表,它会通过专业和院校来对考生未来的大学生活产生对应影响,考生应结合自身兴趣爱好做一个最优的选择。

[编辑:刘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