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顾工作和育儿——“妈妈岗”,妈妈喜欢
2024-06-17 11:28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兼顾工作和育儿——“妈妈岗”,妈妈喜欢

人工智能朗读:

“妈妈岗”,顾名思义,是一种专为母亲群体开设的岗位,由政府鼓励引导、企业等用工主体开发设置,主要用于吸纳法定劳动年龄内对12周岁以下儿童负有抚养义务的妇女就业。由于“妈妈岗”工作时间灵活、管理模式弹性,方便兼顾工作和育儿,吸引了不少宝妈的目光。

“妈妈岗”如何兴起,对年轻妈妈群体有何意义,如何进行推广?记者就此进行采访。

上班带娃两不误

“宝宝,吃完早饭,我们出门去上学啦。”早上7点半,家住江西省宜春市靖安县的皮蓉洁收拾妥当,带着4岁的孩子出了家门。10分钟的电动车程,皮蓉洁将孩子交给幼儿园老师、挥手告别后,又骑上电动车,不一会儿便来到了幼儿园附近的一家LED组装厂。进入工区,换工服打卡,皮蓉洁坐在了公司专门设立的“妈妈岗”生产线前,开始了一天的工作。这时,时针指向8点整。

“比起别的生产线,‘妈妈岗’生产线的上班时间从早上7点半推迟到8点,下班时间可按照自己的需求,在5点到6点期间灵活选择。”皮蓉洁对记者说,“妈妈岗”生产线弹性的工作制度,让她能够安顿好孩子的上下学等事宜,实现“上班带娃两不误”。

“我们是一家劳动密集型企业,生产线上常年需要大量的操作工人。”皮蓉洁所在工厂的负责人黄先生介绍,“妈妈岗”能够实现一举两得。

一方面是宝妈们有工作的意愿,另一方面则是企业有用人的需求。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黄先生按照产品生产流水线的工序特点,筛选出了几条适宜“妈妈岗”的产线,目前已吸纳几十位宝妈上岗。“不仅及时补充了工人,还帮助本地宝妈们有了稳定收入,企业与女性职工共同成长。”黄先生说。

记者在采访时还了解到,除弹性工作时长之外,一些地方还通过允许带娃上班、工作时间灵活、开设社区附近的“妈妈工作坊”等方式,优化“妈妈岗”工作环境和模式,更好帮助年轻妈妈们。“‘妈妈岗’作为一种兼顾家庭和工作的新就业形态,可以帮助妈妈群体更好地平衡工作与家庭生活的关系,不仅能解决部分女性的就业问题,还能为企业和社会带来更广泛的正面影响。”福建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张莉分析。

与此同时,直播带货、电商助农等新业态的发展,为灵活就业的“妈妈岗”带来了更多选择。以运营、直播、客服等岗位为例,“妈妈岗”不需要坐班,可以居家办公,满足了一些年轻妈妈的需求。

来自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的任芳芳是居家“妈妈岗”的受益者。任芳芳作为一位单亲妈妈,家中还有生病的老人需要照顾。

一次偶然机会,任芳芳了解到当地有电商直播公司正在招聘“妈妈岗”客服,能够居家办公,便赶忙报名应聘。经过与企业面谈和为期一周的电商培训,任芳芳成为居家“妈妈客服团”的一员,主要负责公司母婴用品的客服咨询和售后沟通工作。如今,她摸索出了一套电商客服诀窍,在工作中如鱼得水,自己也有了更多时间来照顾老人与小孩,一家人的生活越来越好。

“全职妈妈”再就业

3年前,处于哺乳期的丁文亭为了更好地照顾刚出生的宝宝,辞去了上海某外企人力资源经理的工作,成为全职妈妈。去年年底,她决定重返职场。“我希望能回到工作中,继续发光发热。”丁文亭对记者说。

2023年9月—11月,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对北上广深4个一线城市40岁以下全职妈妈群体状况进行调研发现,82.7%的全职妈妈有再就业打算,其中38.4%的人希望进入正规单位或全职就业,48.3%希望能够兼职、灵活就业。

“做了几年全职妈妈,想要重回职场,发现合适的岗位太少了……”由于长时间脱离劳动力市场,知识技能与日新月异的职场脱节,35岁以上全职妈妈再就业的机会相对不多。“我需要完成与职场长时间脱轨后的‘再适应’,还希望找到的工作能够满足育儿需求,有足够灵活的个人时间来陪伴孩子成长。”丁文亭说。

如何为女性生育后的职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2022年,国家卫健委等17部门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导意见》,强调“切实维护劳动就业合法权益。推动完善促进妇女就业的制度机制,加强对女性劳动者特别是生育再就业女性相关职业技能培训”。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职妈妈再就业问题”引起代表委员们的关注。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妇联原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吴海鹰认为,在三孩生育政策背景下,支持全职妈妈再就业对消除生育顾虑、提高生育意愿、释放全职妈妈人力资源潜力具有重要意义。

“妈妈岗”的出现,一定程度能帮助全职妈妈摆脱再就业难的困境。吴海鹰建议,用人单位可结合实际,科学确定“妈妈岗”工作量和强度,还可通过在社区公益项目中设立妈妈岗,购买公共就业服务项目等方式,更好地为全职妈妈服务。

今年3月,丁文亭在社区工作人员的介绍下,加入了所在街道的“妈妈就业咨询公益团”。凭借自己多年的人力资源经验,丁文亭主要负责帮助其他希望重返职场的全职妈妈进行灵活就业咨询和面试培训,并和相关企业对接,开发更多属于妈妈群体的岗位。“‘妈妈岗’的出现,为全职妈妈一族再就业提供了新路径。”丁文亭满意地说,“现在的工作时间自由,方便我陪伴孩子的同时,也让我更好实现个人价值。”

促进良性发展

随着“妈妈岗”在全国多地的广泛推广,部分与之相关的问题也日益显现。记者调查发现,“妈妈岗”虽然市场需求旺盛、岗位日益增多,但多以技术含量相对不高的劳动密集型岗位为主,缺乏晋升通道,职业发展路径不明朗。同时,“妈妈岗”多为合同制或者临时用工,岗位选择较为有限,妈妈群体的合法权益难以完全得到维护,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妈妈岗”的吸引力。

如何促进“妈妈岗”良性发展,为女性职业发展赋能?

有关部门需要加强政策引导。广东是国内较早探索“妈妈岗”就业发展新模式的省份之一,近年通过多项措施为“妈妈岗”扩容提质。2022年,中山市出台《关于大力推行“妈妈岗”就业新模式的若干措施》,支持鼓励包括零售业、银行保险、新业态平台等用人单位专门设立“妈妈岗”,同时引导大中型企业拿出部分专业技术和管理岗位用于“妈妈岗”设置。去年,广东省人社厅发布《关于推行“妈妈岗”就业模式促进妇女就业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就“开发‘妈妈岗’岗位”“加强‘妈妈岗’就业服务”和“培育‘妈妈岗’就业示范单位”等方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鼓励规上限上企业设立“妈妈岗”,用人单位建立“妇女之家”,并支持为育儿妇女、“妈妈岗”员工提供多样性及实用性强的就业创业技能培训,促进训用供需匹配。

张莉建议,“妈妈岗”员工与雇主签订正规劳动合同,须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包括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工资待遇、社会保险等关键条款。同时,妇联等单位要加强与“妈妈岗”员工的联系,维护她们的合法权益,倾听用人单位的诉求,建立健全劳动纠纷调解机制,共同呵护“妈妈岗”这一新生事物健康发展。

“妈妈岗”不单是提供一份工作而已,还应该是连接妈妈群体走向社会、提升自信的桥梁。需要健全完善普惠托育服务,让妈妈们无后顾之忧,能在岗位上大干一场,绽放自身人生价值。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杨舸认为,女性平衡职业发展和育儿责任,政府要大力发展公共托育服务体系,进一步分担家庭的抚育照顾责任。吴海鹰建议,应进一步健全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服务,缩短全职妈妈脱岗、离职时间,为其尽快进入劳动力市场提供支持。


[编辑:李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