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赏古诗美韵 铸就诗意人生
2024-06-17 19:23
来源: 深圳新闻网
人工智能朗读:

共赏古诗美韵 铸就诗意人生

深圳新闻网2024年6月17日讯(记者 林秋颖 通讯员 黄杨慧)6月16日,“光明大讲堂”第288期活动在光明区图书馆总馆一楼报告厅举行。本场活动邀请深圳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著名诗人徐晋如作了题为《从李白〈峨眉山月歌〉看诗性思维的特质》的讲座,带领现场听众梦回千年前的大唐盛世,在“千年诗篇”中与诗仙李白“邂逅”,向大家深入讲解诗性思维的本质与价值,解读诗词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引领现场听众从心中的“情”“志”上发力,在读中思,思中悟,以“诗”为杠杆,修炼德行、涵养气性、启迪智慧,培养出“以己度物”和“想象性类概念”的诗性思维。

“有诗学,还要有诗功,是以注诗者最好能诗”。徐晋如教授以陈永正教授的《诗注要义》一书为切入点,介绍了诗性思维的概念和要义。诗性思维,也就是诗歌的艺术思维,又称原始思维。在读诗的过程中,既要认识到诗人思想感情中符合理性逻辑的一面,更要认识到诗歌语言中独有的非理性、反逻辑的一面。

讲座中,徐晋如教授以李白《峨眉山月歌》讲起,阐释了他对诗性思维的独特理解,他认为,诗性思维的两大特征就是“以己度物”和“想象性类概念”,既合乎逻辑,又通感共情。正如诗中“思君不见下渝州”中的“君”,他有着不同的理解,在他看来,写月非月,月是代人,这是诗性思维的以己度物,否则未必符合极具诗性思维的李白的原意,如实指为月,诗意顿减。

接下来,他从诗仙李白的其他作品中的诗性思维出发,梳理了《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送祝八之江东赋得浣纱石》《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送张舍人之江东》等经典作品,在这些诗中,李白借月、风等物象言情表物,以物言志,从而创造出鲜活的意象和灵动的境界。他认为,诗性思维不仅在诗歌鉴赏中发挥重要作用,也可以在其他艺术形式和日常生活中体现,能够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培养审美能力,提升对生活的感知能力,丰富内心世界。从而,人们能够以一种更发散的思维去思考问题,当可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此外,徐晋如教授还分享自己的创作经验和心得,鼓励现场听众要勇敢地去尝试,学会用诗词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记录生活的美好瞬间。通过本次讲座,现场听众纷纷表示,原来忙碌的生活也可以诗意地栖息,培养诗性思维并不难,每个人都可以创作自己的诗歌。

[编辑:陈圆圆 马丹] [责任编辑:孙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