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 深圳首批近零碳排放示范建筑“生物圈三号”绿电占比85%,每年降碳超过800吨
2024-06-18 15:32
来源: 深圳新闻网
人工智能朗读:

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 深圳首批近零碳排放示范建筑“生物圈三号”绿电占比85%,每年降碳超过800吨

编者按:如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绿色赋能是重要一环。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这一重要论断,深刻阐明了新质生产力与绿色生产力的内在联系。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就要全面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扎实推进绿色转型,坚定不移走绿色可持续道路,把绿色低碳发展作为治本之策,助力碳达峰碳中和,以绿色发展新成效持续支撑新质生产力。为切实促进城市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组委会评选出了一些城市绿色低碳场景示范基地并予以授牌。为此,深圳新闻网推出《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系列专题,讲述深圳是如何传播绿色低碳理念,分享绿色低碳发展经验的故事。


深圳新闻网2024年6月18日讯记者 姚嘉惠 翁瑞峰)在浩瀚的蓝色星球上,人类一直在寻找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路径。深圳,这座充满活力与创新的城市,正以其独特的方式,向世界展示着绿色低碳发展的无限可能。深圳首批近零碳排放示范建筑——大梅沙“生物圈三号”基地,作为绿色低碳发展的前沿阵地,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众多关注者的目光。

与“绿”同舟,启航深圳高质量发展中的“生态特色”

2022年初,大梅沙“生物圈三号”正式启动全面升级改造,从一座近零能耗的办公型绿色建筑,华丽转身为集碳中和理念于一身的实验园区。这一转变,不仅标志着其功能定位的升级,更承载着对未来绿色生活方式的探索与实践。

大梅沙“生物圈三号”总负责人姜浩,在谈及“生物圈三号”的命名时,透露了其背后的深意:“‘生物圈一号’,是赋予我们生命的地球母亲。生物圈二号’,虽是一次未竟的美国亚利桑那州可持续生态圈实验,但留下的宝贵经验值得我们学习。而‘生物圈三号’则是我们在中国双碳目标指引下,对可持续社区综合解决方案的一次勇敢尝试。”

在硬件改造的基础上,园区以“让生活更美好”为核心,把可持续概念从理念、技术扩展到社会生活,面向公众,引领“碳中和”成为普通公众的日常的行为方式。

姜浩分享道:“2023年,园区吸引了大量访客,他们通过参与园区组织的各种活动,逐渐从陌生变为熟悉,成为了园区的‘圈友’,与园区结下了不解之缘。无论是热衷于探索昆虫奥秘的孩子,还是喜爱自然的宠物狗,或是热爱插花艺术的创作者、热爱舞蹈的退休教师,乃至热心公益事业的鲸类保护者,每一位访客都带着自己独特的故事,共同书写着大梅沙‘生物圈三号’丰富多彩的历史篇章。”

微电网:跳动的绿色心脏

在“生物圈三号”的改造工程中,能源系统的技术革新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尤其是“产、传、配、储”一体化的微电网系统,它不仅优化了能源生产与分配,还巧妙地解决了可再生能源的波动性问题,避免了“弃光弃风”的能源浪费现象。通过储能技术的介入,多余电力得以妥善保存,确保了电能输出的平稳与高效。

技术进步无疑是实现节能减排的关键。以建筑领域为例,《中国建筑能耗研究报告(2020)》显示,2018年建筑行业运行能耗占全国能源消费的21.7%,碳排放占比高达21.9%。鉴于此,减少建筑行业的碳足迹对于实现碳中和目标至关重要。而技术革新,则是这一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驱动力。

“生物圈三号”的微电网系统,作为其核心技术之一,默默地诠释着对碳中和理念的深入理解和坚定实践。充分利用深圳地区的丰富日照条件,园区在其建筑顶部安装了超过8000平方米的太阳能光伏板,实现了大规模的太阳能转换与利用。据估计,这些光伏板每年可产生71.06万瓦时的清洁能源,足以满足大梅沙“生物圈三号”约85%的电力需求。姜浩自豪地表示:“我们的绿色电力比例从17%跃升至85%,同时,建筑能耗减少了60%,预计年度发电量是改造前的三倍。”

楼顶光伏板

为了进一步提升能源管理的智能化水平,“生物圈三号”部署了400多个智能电表,实现了园区内各个区域用电情况的实时监测。结合用户用电模式,园区实行了精细化的智能管理,有效降低了整体能耗。

值得一提的是,微电网系统的核心优势在于其先进的模型算法。该算法基于历史数据和用户行为,通过深度机器学习,能够精准预测未来的用电需求,并结合天气、温度等多重因素,前瞻性的调整发电计划。系统通过综合分析,制定出最经济的供电方案,充分展现了微电网系统的智慧与效能。

简而言之,通过“峰谷电价”机制,系统在夜间低谷期为储能设施充电,在白天高价时段优先使用存储的绿色电力,这一策略不仅大幅削减了电费支出,也极大提升了绿色能源的利用率。姜浩总结道:“智能微电网的综合调控,不仅促进了能源的有序流通,提高了能源使用效率,更为园区的可持续发展铺就了坚实的基石。”

可持续设计:绿色空间的全方位演绎

踏入这座建筑,便置身于一个全方位体现100%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绿色空间。从外观到内部结构,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低碳设计的精妙。双层玻璃幕墙与铝制遮阳系统相结合,不仅赋予了建筑现代感十足的美学外观,更在实用性上大放异彩。遮阳板上分布的不规则方形孔洞,如同自然界的滤光器,既能确保15%的透光率,让室内充盈着温暖的自然光,又能有效阻挡过量阳光直射,减少空调能耗。此外,遮阳板与玻璃幕墙之间形成的独特双层构造,利用“烟囱效应”原理,促进冷空气自下而上流动,热空气从顶部逸散,显著增强了建筑的自然通风性能,据项目负责人姜浩透露,这样的设计可实现高达60%的实际节能效果。

铝制遮阳系统

在大梅沙“生物圈三号”,竹材被广泛应用于室内装饰,成为绿色设计的一大亮点。会议室的墙面、门以及办公家具,皆选用竹制品打造。姜浩解释,竹子是一种极佳的生态友好型建筑材料,它重量轻、强度高、纹理美观,触感温润,更重要的是,其生长周期短,只需3-5年即可成熟,且在使用寿命结束后,材料可完全回收再利用,完美契合循环经济的理念。

竹制品家具

报告厅的设计更是独树一帜,将废弃易拉罐与工业废铝创造性地融合,制成了一种名为“发泡支撑泡沫铝”的新型环保材料。这种材料不仅具备100%可回收性,而且集轻量化、耐高温、优异的隔音效果于一身,成为了绿色建筑的典范之作。姜浩满怀激情地分享,正是得益于这些创新的建筑技术和环保材料的应用,“生物圈三号”在节能减排、降低碳足迹、促进资源循环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生动诠释了可持续发展的真谛。

环保材料建造的报告厅

黑水虻:厨余垃圾的“分解者”与“减碳超能力者”

在园区的一隅,紧邻食堂的黑水虻工作站虽仅占地70平方米,却隐藏着惊人的厨余垃圾转化秘籍。这个小巧的工作站,日均能吞噬高达200公斤的厨余垃圾,不仅实现了园区厨余垃圾的100%就地资源化,更成为绿色循环体系中的关键一环。据项目负责人姜浩介绍,“这些勤劳的小虫,一年间相当于减少了64.7吨的温室气体排放,其效果等同于种植了647棵树木。”这就是被誉为“减碳超能力者”的黑水虻,它们正以微小之躯书写着环保新篇章。

黑水虻

黑水虻,一种外表看似普通却身怀绝技的腐生性昆虫,凭借其强大的繁殖能力、广泛的食性和低廉的饲养成本,在全球资源昆虫领域占据了一席之地。尽管它们与常见的苍蝇外形相似,但两者实则迥异。无论处于幼虫还是成虫阶段,黑水虻性格温和,不携带病原体,也不会传播疾病,堪称环境友好的典范。

别看黑水虻幼虫身形娇小,它们却是名副其实的“饕餮大胃”。从初生时的1毫米成长为17毫米的过程中,一只黑水虻幼虫能够吞食比自身重20万倍的食物,在短短8天内体重暴增4000倍,以一种更为环保低碳的方式,将厨余垃圾转化为高价值资源,展现了惊人的转化效率。

更令人惊喜的是,黑水虻幼虫的消化过程还意外催生了优质有机肥料。在消化厨余垃圾的同时,它们排出的粪便富含营养,是绝佳的天然肥料来源。

屋顶花园:有机堆肥的“超级消费者”与生命乐园

坐落于大梅沙“生物圈三号”园区的楼顶,一片广阔的绿色天地正默默履行着有机堆肥“超级消费者”的角色。这片占地近12000平方米的屋顶花园,通过巧妙结合黑水虻的虫粪与绿化废料,创造出营养丰富的有机腐殖质,不仅为园区内的园林带来蓬勃生机,更惠及了周边共建的多个花园。

踏上楼梯,步入楼顶,眼前展开的是一片葱郁的“绿色海洋”。园区负责人姜浩的话语中满含深情:“我们在此心怀对自然与生命的无限崇敬,全心全意构建一个生物多样性繁荣的生态系统。”这片屋顶花园,既是视觉上的享受,也是生态奇迹的真实写照。它几乎覆盖了整个屋顶,面积达12000平方米之巨,被巧妙划分为沙漠植物区、香草区、固碳试验区、堆肥区及家庭种植区,汇聚了近120种植物与超过10种传粉昆虫和动物,共同绘就了一幅生动的生态画卷。

屋顶花园不仅充当着城市的绿肺,为昆虫和鸟类提供了安全的栖息之所,同时也是园区与社区居民共享的自然教育平台。除了屋顶的绿色宝地,大梅沙“生物圈三号”园区内外还精心培育了多处花园,栽种本土寄主植物与蜜源植物,如300平方米的蝴蝶花园和100平方米的地带性植被区,种植了超过20种蝴蝶寄主、蜜源植物及地带性灌木和草本植物,构建了一个生机勃勃的自然网络。

在这片充满活力的绿地上,有机垃圾堆肥产物找到了理想的归宿,成为生态循环链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花园严格遵守生态原则,杜绝使用化学杀虫剂与除草剂,而是创造性地设置昆虫屋与蚯蚓塔,为小动物们提供了一个温馨的家园。

姜浩强调,“可持续生态创新”不仅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更是对自然生态的崇高敬仰与对生命自由的不懈追求。“我们希望,通过总结‘生物圈三号’的实践经验,提炼出一套可复制、可借鉴的盐田模式,使之成为盐田区乃至整个深圳、广东甚至全国在碳中和道路上的闪亮名片,共同推进双碳目标的实现。”如今,园区每年减少的碳排放量已超过了800吨,为实现绿色低碳的未来愿景做出了积极贡献。

大梅沙“生物圈三号”,正逐渐成长为一个自然和谐、充满温情的社区,成为城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诉说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故事。

[编辑:叶梅 牛祉策] [责任编辑:陈占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