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2024年6月21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杨丽萍 通讯员 张元睿)万众期待的深中通道开通在即,不仅珠江口东西两岸进入到半小时生活圈指日可待,粤港澳大湾区聚合融合发展也迎来新机遇、新格局。
深圳的前海合作区、宝安区,东莞滨海湾新区及中山翠亨新区同处深中通道沿线沿岸,地缘相近、人缘相亲、经济相融,历来经济交流、人员往来频繁,有着天然的“区域一体化”的基础和底子。深中通道的开通,将进一步打开四个区区域协同合作的前景和空间。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区域协调发展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并对广东区域协调发展高度关注。5月,全省深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座谈会召开,强调要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走好走实广东区域协调发展之路。
新机遇呼唤新作为。6月20日下午,以“党建共建聚合力,区域协同开新局”为主题,深中通道沿线沿岸区域党建共建签约仪式暨宝安区“党群共建益企行”航城专场活动举行,宝安携手前海、东莞滨海湾新区、中山翠亨新区,建立区域党建共建新机制,以党建为平台推动城区协同合作和聚合融合发展。
活动中,四个区签订了深中通道沿线沿岸区域党建共建协议,共同发布了《关于开展深中通道沿线沿岸区域党建共建 推进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方案》和首批党建共建合作项目,旨在以党建为平台促进城区间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推动区域党建、产业、人才等深度交流交融,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区域协同有序高质量发展的胜势。
打造党建“朋友圈”,共绘发展“同心圆”。未来,宝安区将以此次签约仪式为新的起点,全面探索完善新时代区域党建共建工作机制,进一步加深与前海、东莞滨海湾新区、中山翠亨新区等临湾城区协同联动与沟通合作,坚持党建引领,携手并进、融湾发展,共同探索拓宽区域企业合作空间,不断凝聚党心、民心,燃起“进”之火,增强“进”之能,推动形成更多生动实践和丰硕成果,推动宝安各项事业跨越向前。
高擎“薪火”创新“都市圈党建”新模式
薪火相传,宝安跨越。
1928年2月23日,中共宝安区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在宝安县燕川社区素白陈公祠召开,这是新中国成立之前深圳地区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的党代会,就此点燃了鹏城革命的“薪火”。
为赓续传承作为深圳地区党组织诞生地的优良传统,从2023年起,宝安在每年2月举办“薪火相传、宝安跨越”誓师大会,并发布该年度“薪火”党建实施方案,逐步建立“薪火”党建工作体系。
2024年度“薪火”党建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以前海为龙头,联动大湾区珠江口相关城区构建区域党建共同体,在党建共抓、干部共育、产业共兴、招商共谋、服务共融等各领域强化党建赋能增效,共办“湾区训练营”系列活动,创新“都市圈党建”模式。
号角吹响,关键在行动。5月7日,深中通道走廊校际合作共建签约和揭牌仪式在宝安区委党校举行,开启了三地党校联动发展的新篇章。5月20日至24日,宝安区委组织部、区直机关工委、宝安区委党校联合中山市委组织部、中山市直机关工委举办党组织书记培训班,创新采取在深圳、中山两地依次办学的模式,汇聚两地党组织书记,为两地干部相互学习、推动高质量发展搭建桥梁。
举办党建共建共学“前海第一课”“宝安薪火讲堂”等活动;在前海扩区范围创新打造具有鲜明标识度的标志性党群服务阵地……在《前海总规》重磅发布、环珠江口一体化方案加快实施、深中通道开通等一系列重大机遇面前,位居大湾区地理核心的宝安高举“薪火”旗帜,以党建牵引推动珠江口东西两岸产业聚合融合发展、要素加速流动,进一步形成优势互补、互助互利、合作共赢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五大方面着力推动党建共建
作为深中通道深圳段起点,宝安肩负着深圳向湾聚合融合、领湾发展的“核心枢纽”功能。
深中通道沿线沿岸区域党建共建协议的签订,《关于开展深中通道沿线沿岸区域党建共建 推进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方案》的发布,是宝安推动党建引领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迈出的重要一步。
按照共建协议内容,深中通道沿线沿岸区域党建共建将坚持党建引领、循序渐进、互助互利的原则,建立联席会议会商、党建人才活动轮值、区域政策协同和数据共享与信息互通等合作机制,以党建为平台促进城区间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推动区域党建、产业、人才等深度交流交融,进一步做大规模、提升实力、融湾发展,走好特色化差异化发展道路。
共抓党建、共育干部人才、共兴产业、共谋招商、共融服务,深中通道沿线沿岸区域党建共建将在五大方面着力,合力打造湾区党建朋友圈、同心同向力量圈、协同发展产业圈、联合招商生态和共建共享服务圈。
共抓党建方面,将各城区富有特色的革命遗址、改革开放地标、党员教育基地等现场教学点串珠成链,共建互联互通的深中通道沿线沿岸党员教育研学路线,并组织开展党员干部“湾区研学”活动,打造湾区党员教育实践鲜活课堂等。
共育干部人才方面,将加强各城区干部人才间的交流互动,各城区结合实际定期梳理提供一批在产业、科技等重点领域的交流岗位,互派干部人才开展岗位交流等。
共兴产业方面,将探索成立跨城区产业链联合党委,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加强区域产业合作,探索共建区域产业合作园、拓展“双向飞地”等方式,使产业跨区域转移和生产要素双向流动更加协调有序等。
共谋招商方面,将探索企业互荐机制,对辖区企业在城区间互设制造基地、研发中心、采购中心等予以支持和引导,推动城区间产业布局一体化等。
共融服务方面,将探索创新跨区域公共服务机制,推进区域间政务服务异地办理、数据共享,不断提升城区公共服务的便利共享等。
区域协同合作与聚合融合发展的蓝图徐徐展开,四个区将携手铸就美好未来。签约仪式上,东莞市政协副主席、滨海湾新区党工委书记罗斌表示,新区将依托区域党建共建,充分发挥前海服务、宝安科创、东莞制造、翠亨空间等优势,大力推进科技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因地制宜共同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携手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中山翠亨新区党工委书记张会洋期待,中山翠亨新区与深圳前海、宝安、东莞滨海湾新区一起,以党建共建为纽带,为纵深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促进城市群互联互通、协同发展注入新动力。
“共建协议的签订是党建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新探索,也是深化区域党建的新路径。”宝安区党建辅导员、深圳改革开放干部学院副院长陈家喜认为,深中通道沿线沿岸区域党建共建以深中通道开通为契机,以党建共建为牵引,打破空间阻隔和层级差异,将四个区串点连线成片,以毗邻党建新探索创新区域党建共建的新路径,将极大地引领和推动深中通道沿线沿岸城区融湾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党群共建惠企惠民
同期举行的宝安区“党群共建益企行”航城专场活动,涵盖惠企服务政策宣讲和党群惠企服务2大板块,现场设置企业交流区、产品成果展示区、党群惠企集市区、惠企平台应用区4大功能区,开展非遗泥雕手工艺、夏氏灯笼制作技艺表演等党群惠企惠民活动。
17个党群惠企惠民摊位依次排开,现场提供党员组织关系接转、发展党员等党建业务咨询,科技金融产品的咨询和办理,市民急救知识培训等多项服务,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打卡。在“深中一体·跨市通办”服务摊位,宝安区与中山翠亨新区工作人员向市民介绍跨市通办服务有关事项,并邀请市民通过广东政务服务网、粤省事、粤商通等方式连线到翠亨新区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共同营造便民利民、益企惠企良好氛围。
“薪火”高擎,赋能发展。近年宝安区实施发展领航行动,立足制造业当家,在重点产业集聚地开展“党群共建益企行”等行动,组织部门与群团机构“同搭台”;分专场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党群服务、惠企政策宣讲”“1+2”入企宣讲,线上线下获百万次观看、26万点赞。开展“薪火铸魂、益企赋能”系列行动,建立“三个一”企业服务机制,2023年宝安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000亿元以上,实现三年跨越两个千亿大关的良好成绩。全区“两企三新”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100%动态覆盖,成立全省首个区县级直播电商行业党委,推动新建15个产业链党委和183个党群惠企阵地,构建区街两级全覆盖小个专党委(指导站)工作体系,推动793家“个转企”、总量全市第一。开展“惠企服务进党群”“薪火夜课堂”“薪火助苗”等活动1800多场,服务企业近2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