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辟谣(2024年7月16日)
2024-07-16 22:45
来源: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今日辟谣(2024年7月16日)

人工智能朗读:

2024年7月16日

辟谣:河南通报多起涉汛谣言

详情:7月14日以来,河南南阳地区遭遇连续强降雨天气,防汛形势严峻。在这众志成城的关键时刻,仍有个别网民为了博关注、蹭流量,恶意编造谣言混淆视听。

  1. 外地货车司机在南阳邓州被淹死?  

7月15日,网民“神x”在某短视频平台发布“货车司机被淹”视频,并配文称“可怜啊,就这样吧,一路好走”。经核实,7月14日,邓州市铁路桥下一外地牌照货车被淹,车内被困人员已被成功救出,无人员伤亡,该信息与事实严重不符,系虚假信息。

2.南阳卧龙区陆营镇受灾严重,直升机救援?

7月15日,网民“宾利xx”在某短视频平台发布视频称“南阳市卧龙区陆营镇王庄村被水淹,卧龙区使用直升机进行救援”。经核实,卧龙区未使用直升机进行救援,视频是发布者使用软件拼接而成,系虚假信息。

3.南阳暴雨泄洪,三层楼房被冲塌?

7月15日,网民“忆思xx”在某短视频平台发布视频称“南阳暴雨泄洪,水冲垮地基,岸边一三层楼房跌进河中,幸运的是没有人员伤亡”。经核实,南阳此次暴雨未发生房屋被冲塌事件,该视频为2021年某地暴雨泄洪,致河水水位上涨,岸边3层楼房轰然倒塌视频,并非近日发生的汛情。

目前,以上三则虚假信息发布者郑某某、王某某和潘某某均已被南阳公安部门依法调查处理。(来源:清朗河南、平安南阳、南阳发布)

谣言:新疆惊现巨大哈密瓜?

真相:近期,一些自媒体作者在短视频平台发布关于“哈密瓜节惊现巨大哈密瓜需要用大货车托运”“这是我们新疆哈密今年种出来最大的哈密瓜”等信息。经核实,网民所说的巨大哈密瓜实为新疆哈密市第十八届哈密瓜节准备的哈密瓜模型,并非种植出的哈密瓜。(来源:新疆网络辟谣、哈密网络举报)

误区:三伏天,你以为养生的5件事其实在“养病”

真相:今天是初伏第二天,三伏养生正当时。然而一些你以为的养生妙招,可能在帮你“养病”!三伏天有哪些养生误区?一起来了解。

1.过度温阳

夏季通过吃姜、喝伏羊汤来养生,是很多人的习惯,但如果你是湿热体质或是体内阴虚有热者,再吃温热的食物,可能就会出现上火症状。就算是阳虚体质者,夏季进补也需适可而止,不要大补。

2.过度消暑

夏季天气炎热,很多人为了消暑,喜欢吃冷饮、吹空调、洗冷水澡,对于这些贪凉的人群来说,比起消暑,更需要注意防寒。因为冷热交替除了让人容易感冒、受寒,还会增加心脏负担,严重时还会诱发心脑血管发生意外,甚至造成死亡。

3.过度锻炼

俗话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很多人喜欢在三伏天更加努力锻炼,觉得出汗多,可以祛湿、减肥,但殊不知出汗过多会耗伤人体阳气和津液,对身体造成伤害。夏季运动要避开高温时段,运动方式以走路、八段锦、太极拳、瑜伽等轻量运动为主,只要适当出汗就可以了。

4.每天大量喝绿豆汤

夏天,有的人习惯把绿豆汤当水喝,觉得可以利水消肿、清热解毒、消暑。但是绿豆性寒,长期大量饮用绿豆汤容易伤脾胃,建议一周喝1~2次,每次喝1碗即可,不要空腹饮用。尤其脾胃功能相对较弱及患有高血压、高血糖等慢性疾病,需要每天按时服药(尤其是中药)的老年人,应尽量少喝绿豆汤。

5.用蔬果代替正餐

三伏天身体出汗多、消耗大,易疲劳、没胃口,不少人选择直接用蔬果代替正餐,但这种方法会影响脾胃运化功能,时间久了可能产生疾病。即使天再热,也要适当食用瘦肉、鱼、豆、奶、鸡蛋等。(来源:CCTV生活圈)

提示:“七下八上”来了,10条安全提示必知!

详情:7月16日起,我国正式进入“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强降雨增多,公众在步行、骑车、驾车出行时都应该注意什么?

行人篇

1.及时避雨

暴雨天气尽量减少外出,若要出行,尽量避开强降雨时段,已外出的要及时到安全的室内避雨避风避雷。

2.远离危险区域

避开变压器、电线杆等危险区域,防止触电;避开高层建筑施工现场,警惕广告牌、玻璃、花盆等坠落风险;远离山坡、河道、泄洪道等危险区域。

3.切忌冒险涉水

尽量结伴而行,警惕井盖、下水道和排污井等,如果发现路面有漩涡,一定要绕行。

骑行篇

1.安全骑行

水情不明时,不盲目涉水;不要打着雨伞骑车,不要被雨衣遮挡视线或影响听力,佩戴安全头盔;在转弯、会车时减速慢行,避免急刹车,否则容易侧滑发生危险。

2.做好防水措施

电动自行车要做好控制器的防水措施,防止雨水进入;骑电动自行车出行时要注意积水深度,在不超过半个车轮时才能正常行驶。

3.注意电池安全

电动自行车涉水后,一定不要马上充电,应再次检查内部的电池、控制器等地方是否有积水,若有积水要及时清理。

驾车篇

1.安全慢行

与前后车保持安全车距,车速不要太快,尤其在弯道、陡坡等路段,应降低车速防止侧滑。根据降雨情况开启近光灯、雾灯或示廓灯。

2.避开积水区

避免驶入立交桥下、涵洞等地势低洼易积水路段,积水深浅不明时不要贸然涉水。

3.熄火速撤离

当车辆在水中熄火,水位已经淹过半个车轮,到达车辆下坎,且水位仍有上涨趋势时,应该果断弃车逃生。如果车体被整个淹没,要利用身边的防盗锁、羊角锤等工具迅速破窗逃生。

4.山区防落石

途经山区道路遇到强降雨时,要注意观察山体滑坡、落石等灾害迹象,一旦发现隐患要及时躲避。(来源:应急管理部)

手机扫一扫打开当前页面
[编辑:刘晓宇]
推荐阅读
  • 别信别转发!近期涉灾害事故部分网络谣言梳理 2025-02-17 15:27

    2025年2月11日,广东深圳网民许某鑫使用AI工具生成“四川山体滑坡”文案,但其中灾害发生地、救灾情况等内容均为AI工具凭空捏造,与事实严重不符,致使“四川凉山州遭遇山体滑坡”谣言扩散传播,扰乱公共秩序,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 温州辟谣举报平台上线10周年:让真相跑赢谣言 护网络空间清朗 2024-11-12 14:09

    回首十年,平台建立了温州辟谣举报平台官网、辟谣微站、辟谣官微、辟谣官博四位一体的全网络覆盖、多终端立体传播格局,温州辟谣工作始终围绕“权威、规范、创新”这三大关键要素展开,在监测收集、核实查证、权威发布、真相传播、造谣打击等五个环节同向发力,推动辟谣工作专业化、…

  • “河南17岁少年为父报仇怒杀城管”?官方辟谣 2024-11-07 16:38

    据“清朗河南”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日,网民王某文为博取流量、吸引眼球,在某短视频平台发布一段以庭审现场为背景的视频,并配文字:“河南内乡17岁少年亲眼目睹父亲被城管泼热肉烫死连杀两名城管”。

  • 严打网络水军 河南依法查处逾3000名造谣传谣网民 2024-09-12 14:13

    围绕造谣引流、舆情敲诈等突出犯罪,河南警方深挖发布虚假信息“造热点”“蹭热点”“带节奏”扰乱网络舆论秩序、操控大量账号虚假“转评赞”扰乱市场秩序、有偿发帖删帖敲诈勒索企业钱财、利用人工智能批量编造发布虚假信息等违法犯罪线索,侦破相关案件150余宗,抓获440余名犯罪嫌疑人,…

  • 通报!东莞厚街公安查处一宗恶意编造网络谣言案件,造谣者被刑拘 2024-08-27 10:09

    网民张某喜(男,52岁,住东莞市)为博取眼球、吸粉引流,利用手机视频编辑软件对国外名人演讲视频进行编辑,并配以与演讲内容完全无关的中文字幕,恶意制作涉及我国的不实视频信息。

  • 河南大学通报:无比痛心、自责! 2024-05-03 10:06

    据悉,着火大礼堂全名为“河南大学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旧址大礼堂”,礼堂由许心武任校长时组成大礼堂建筑委员会,其中李敬斋、杜岫僧、瞿文琳担任常务委员,分负设计、经济、工程责任,河南大学工程学院教授鄢少章负责绘图及工程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