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5000亿元级产业规模!这些领域,领跑全球→
2024-07-17 08:03
来源: 央视财经

超5000亿元级产业规模!这些领域,领跑全球→

人工智能朗读:

高质量 科技创新“一步一个脚印” 自主力量探索无人之境

不久前,嫦娥六号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月球背面自主采样返回。月球背面的特殊性,让许多关键环节不得不强化航天器的智能自主能力。在这个史上最复杂的无人月球任务中,多个环节面临“第一次”的挑战。跟随记者,走进嫦娥六号背后的科研团队,看科技创新如何探索无人之境?

手握日月摘星辰 江河万里放行舟

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科技水平的提升,与高质量发展的进程息息相关。如何以科技现代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记者观察↓

地球是圆的吗?人类可以飞上太空吗?月球的背面又是什么样的呢?千百年来,对前沿科学的不懈探索,让曾经的未解之谜,渐渐有了清晰的答案。一个个里程碑式的科技突破,让我们一步步接近未知的真相。

科技又能带来怎样的突破呢?月亮或许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三十八万公里之外,嫦娥六号刚刚在月球背面留下了又一个来自中国的印记,还带回了人类第一份采自月球背面的样品,这将由此揭开这个古老星球的神秘面纱。

科技现代化,是手握日月,可摘星辰。月亮从不转身,但我们可以向它的背面走去。用二十年时间,中国从地球走到了月球的另一面。

从虚拟走向现实又需要多久?AI或许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自动驾驶、无人工厂、气象预警、远程医疗,这样的场景不再只是科幻电影里才有的画面。今年以来,我国人工智能系列成果频频问世,位居全球第二位的算力水平支撑起了超过5000亿元的产业规模。一部手机、一辆汽车、一个智能硬件,科技感十足的生活已经在你我身边触手可及。

科技现代化,是深水行舟,百舸争流。

每一次技术突破的临界点,都是产业变革的起跑线。站在新的起跑线,我们依然好奇,宇宙的起点究竟在哪儿?“拉索”或许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在海拔4400多米的青藏高原,这个名叫“拉索”的大科学装置——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成功确认了首个超级宇宙线加速源。中微子、核聚变、海洋科考、宇宙起源……今年以来,我国的大科学装置捷报频传。近十年间,我国布局建设的“科学重器”近半数从图纸变为现实,其中部分设施已经迈入全球第一方阵。

科技现代化,是聚沙成塔,润物无声。从基础设施投入到体制机制完善,从人才培养到国际合作,创新驱动、改革先行,正在成为支撑科技领域发展的不竭动力。

来自数十亿年前的宇宙射线,让我们看见了今天的日月星辰,还留下了更多待解的难题。中国的科技创新,正在用耐心的投入,成为时间的朋友;以专注的力量,积蓄澎湃的动能,奏响中国式现代化的序曲。 

吴曼青: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引领工程科技创新

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我国不断攻克科技难关的背后,是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面向2035年要建成科技强国的目标,科技领域将如何通过深化改革实现创新突破?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又将承担怎样的角色?记者对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吴曼青院士进行了独家专访。

总台央视记者苏童:距离2035年要建成科技强国这样一个目标,只剩11年时间。您觉得我们应该怎么去规划这11年当中的工作?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吴曼青:其实留给我们的时间不长,两个词更加让我感到紧迫。一是“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二是“引领”工程科技创新。要以十年磨一剑的精神和气魄去“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当然,中国工程院需要明确地布局,哪些是必须突破的关键核心技术,哪些是未来发展需要攻克的关键技术。

总台央视记者苏童:您提到工程科技的创新,工程领域在创新当中扮演的角色是什么?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吴曼青:历史上特别有名的叫“巴斯德象限”这种创新范式。某种意义上说,工程科技引领下的基础创新也是科学研究的一种范式,既可以支撑产业发展,也可以引领基础研究向前迈进。新能源汽车从电池续航时间不够长,到现在基本上不用担心电池问题。工程科技每进步一步,也会带动新型电池的研究。所以需要对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当中所蕴含的工程科技发展的大趋势作出研判。更重要的是要把这种研判固化为工程科技领域发展的具体科技方向,要立起工程科技前进的标杆。

总台央视记者苏童:接下来几年我们国家在哪些产业也会有这样的工程创新,能够倒逼基础科研?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吴曼青:现在低空经济已经成为一个热词,2024年低空经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产业的背后就是技术,从技术到标准到产品,包括到服务模式,其实都需要开展研究。能不能把低空经济的蛋糕做大的同时引领产业创新。再比如,现在最热的词可能就是人工智能,现在有AI for science(科学智能),那是不是也可以AI for engineering(工程智能)。在这一轮浪潮中,我们能不能建立自立自强的技术体系,需要共同努力。

总台央视记者苏童:您认为中国工程院就是要为国选才,同时要为国选题吗?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吴曼青:中国工程院建院30年来,结合我们广大院士跨领域、多学科的交叉的优势,开展了一系列的重大工程的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的研究工作,为决策提供了很好的支撑。我们正在谋划,面向2035年能不能提出一批重大科技工程、重大科技项目。我想通过明确方向,设立题目、谋划重大工程、团结广大工程科技工作者,来更好地服务科技强国的建设,这是我们应该担负起的责任和使命。

[编辑:黄春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