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非遗:深信院“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让非遗“潮”起来
2024-07-22 14:06
来源: 深圳新闻网
人工智能朗读:

科技+非遗:深信院“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让非遗“潮”起来

深圳新闻网2024年7月22日讯(记者 田志强)“百千万工程”是广东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为深入实施“双百行动”,近日,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非遗活化,数智赋能”实践团(以下简称“实践团”)精准对接县镇需求,走进汕尾市陆河县东坑镇,凝聚合力,进一步完善东坑地景文化的传承利用体系,广泛开展宣传,推动“非遗+文旅”深度融合,以文旅高质量发展赋能乡村振兴。

“双百行动”驻陆河县服务队、陆河县东坑镇团委、新东村村干部与实践团合影

开展实地调研,探索非遗传承新路径

实践团聚焦东坑地景文化发展现状,对准东坑地景传承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入村访户,与当地居民深入交流,与东坑地景传承人面对面,准确了解东坑地景发展脉络,探寻东坑地景发展需求,解锁东坑地景发展创新之路。

通过访谈记录、影像拍摄等方式,实践团收集了大量一手资料,这些资料不仅记录了东坑地景的历史变迁和技艺传承,这也为后续的文旅开发和文化传承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实践团成员与东坑地景第十三代传承人彭细强就东坑地景发展历史进行深入访谈

实践团成员在地景传承人彭细强的指导下参与地景服饰制作

依托专业所学,助力“地景”非遗数字化传承

实践团创新文化传承方式,依托专业所学,巧妙融合无人机航拍与新媒体制作等技术,将村落风光与东坑地景民俗文化相融合,制作完成《东坑地景:乡愁里的非遗》宣传片。

实践团用数字技术将传统的非遗资源转化为可以长期存储、长期可得的非遗数字资源,让非遗保护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与重视,也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已发生深刻变革的非遗传播体、渠道和受众更加适应数字时代的变化与发展。

实践团成员航拍新东村,为东坑地景宣传片取材

实践团成员们穿上地景服饰模仿热门电视剧《狂飙》剧照,制造非遗传承话题

开展特色科普,古老非遗焕发科技传承机遇

实践团将智能编程机器人、无人机等新科技搬进新东村暑假辅导,以“童心识地景,文化共传承”为主题,组织开展了《非遗智韵∙机器人科普课堂》《云端上的传统守望——探秘无人机,点燃少年梦》两场科普课堂,生动阐释了机器人、无人机在非遗保护、非遗文化传播等方面的应用潜力,激发孩子们对科技传承非遗文化的探索欲。

实践团成员指导新东村暑期辅导班小朋友体验无人机飞行

东坑镇新东村村干部、参与“童心绘地景,文化共传承”活动的小朋友们与实践团合影

开发系列文创,品牌化推广地景非遗

实践团以东坑地景人物形象为核心,打造了一系列“地景人物∙韵味悠长”主题文创,实践团成员巧妙地将现代设计美学与东坑地景的传统文化元素相融合,进一步提升了东坑地景的文化品牌价值。一系列文创产品,让非遗文化走入日常生活,杯子、扇子、帆布袋等日用品成为非遗文化最好的宣传使者。

实践团成员根据东坑地景人物形象设计的系列文创之一——“八仙”扇

据悉,深信院中德机器人学院依托七色堇辅导员工作室等载体,始终坚持将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与全生命周期育人紧密结合,注重引导和帮助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本次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们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坚守责任与担当,坚持以地方所需为导向,充分挖掘东坑地景文化,把社会观察、知识积累、实践思考等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建设性意见和举措,推动文化传承发展,探寻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道路,在“双百行动”中彰显高校担当,真正实现“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本文图片由学校提供)

[编辑:胡津玮 牛祉策] [责任编辑:刘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