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文艺家丨陶然:扎根于深圳管乐艺术教育的“拓荒牛”
2024-08-26 10:25
来源: 深圳新闻网
人工智能朗读:

深圳文艺家丨陶然:扎根于深圳管乐艺术教育的“拓荒牛”

【编者按】改革开放40多年来,深圳不但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奇迹,也创造了文化发展的奇迹。一批批文艺人才扎根特区建设发展、挺立改革开放潮头,结下深圳文艺事业的丰硕果实,持续推动着深圳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

我们特此开设专题文艺品牌栏目《深圳文艺家》,从深圳文艺家的成长、奋斗历程和艺术成就等角度,深入探索、挖掘背后故事,展现深圳文艺家精湛的艺术素养和精彩的艺术心路,让艺术之光闪耀在城市的星空。

深圳新闻网2024年8月26日讯(记者 王婉冰 吴燃)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当陶然手执单簧管演奏起自己创作的小调《草原笙歌》,音乐教室里仿佛有骏马在奔腾。从单簧管学习者,到单簧管专业副教授,陶然无论是单簧管演奏还是艺术教育皆成绩斐然。

记者第一次与陶然见面时,他身着一身干净利落的西装,整个人温文尔雅、谈吐不凡。或许是从教多年、经常和学生打交道的缘故,陶然的身上散发着一种亲切感,和他交谈十分轻松愉快。刚执教时的陶然,就怀揣着一个名师梦,值得高兴的是,多年过去了,他用坚持不懈的奋斗将梦想变成了现实,教学相长欣欣向荣。

黄口之年,邂逅单簧管

1974年,陶然出生于三湘四水的湖南,他的曾曾祖父陶澍是清道光年间的两江总督,进士入仕。也许是家学渊源的缘故,陶然的父亲也颇有艺术天赋,“在我的印象里,父亲总是随口唐诗宋词、随手笔墨丹青,写的文章文采飞扬,唱的歌曲动人心弦。”说起自己的父亲,他赞不绝口。8岁时,还在长沙实验小学就读的陶然在父亲的熏陶指引下,开始学习管乐。自此,陶然正式开启他的艺术探索之旅,这一行,便走了40年。

陶然和父母。

幸运的是,刚接触音乐的陶然很快就遇到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个伯乐——赵子平老师。赵老师发现陶然非常有音乐天赋,便主动和他的父亲商榷,收他为徒。从此,他与单簧管的故事开始了。

单簧管,又称为克拉管或黑管,在香港、澳门等地区也称为竖笛。它在管弦乐团中是最年轻的木管声部成员,有着“演说家”和木管乐器中的“戏剧女高音”美誉。

陶然和赵子平老师。

“在那个年代,我之所以能坚持愉快地学习单簧管,有几个主要的原因。”陶然谈及这个话题时,满眼笑意,“赵老师寓教于乐,给我创造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还有我的父母也一直在背后支持鼓励我。”20世纪80年代,演奏单簧管的学生不多,出色的更是凤毛麟角,所以陶然总能在比赛中为校争光,这些荣誉让他信心倍增。

陶然年少时期。

1987年,陶然考入武汉音乐学院附中,不到12岁的他,背上行囊远离家乡,追寻自己的音乐梦。武汉音乐学院管弦系主任姜宝成教授作为陶然的专业老师,在学习和生活上都对这个异乡学生关爱有加。在这期间,他还有幸受到新中国单簧管演奏大师张仁富的指导,“记得他为我讲解《韦伯单簧管第一协奏曲》时,教会我如何真正、严格、科学地审视德奥音乐艺术的历史过程,加深了我对古典音乐的理解。同时让我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自己的演奏风格。”在张老师的推荐下,陶然还有幸得到美国费城交响乐团首席单簧管演奏大师安东尼·吉利欧帝等多位名师的指导。

陶然与姜宝成教授。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陶然每天花大量的时间钻研单簧管演奏技巧和演奏风格,他尤其喜欢在早晨练习基本功。武汉的冬天又湿又冷,他依旧坚持晨练,即使手上长满了冻疮,也不会偷懒懈怠。

1993年,陶然再次凭借优异的成绩考入我国历史最悠久的音乐学府——上海音乐学院,师从著名单簧管教育家顾鹏先生,在顾老师启发式的教学中,陶然在独奏、室内乐和乐队中的单簧管演奏造诣不断提高,单簧管理论研究水平也逐渐拓展。

“我喜欢随着自己某一刻的情绪写点小作品。在一次旅途中,我走进辽阔的大草原,心旷神怡,在那里我聆听到祖国多彩的声音。一群善良勤劳的人们围着篝火旁拉着马头琴、吹着芦笙,齐声歌唱生活的美好;一群青春活力的青年骑着骏马,远眺丰收的成果,放声歌唱祖国的美好……”陶然一边谈起他的原创作品《草原笙歌》的创作历程,一边拿出他的“好伴侣”单簧管为我们演奏。当他开始吹奏的那一刻,我们似乎都穿越到广袤无垠的草原,骑着骏马欢快奔腾。

陶然在音乐教室演奏《草原笙歌》。

扎根深圳,勇当管乐“拓荒牛”

1997年的盛夏,正值香港回归祖国,举国欢庆之际,陶然心怀梦想来到了深圳。从上海音乐学院毕业后,他没有选择进入专业的乐团,而是选择了到深圳艺术学校从事单簧管的教学工作。“当年我刚来到深圳,第一次见到市委门口象征深圳开拓精神的‘拓荒牛’,我瞬间热血沸腾,决定干出一番事业,争当深圳管乐艺术发展的‘拓荒牛’”。

20世纪90年代的深圳,单簧管鲜有人知,深圳的管乐师资和生源比较匮乏,与其他艺术专业相比,管乐这个行业可谓是“兵不强马不壮”。陶然清晰记得,当时为了推广管乐艺术,他和深圳艺术学校的老师们开着一辆冒黑烟的中巴车,到其他学校展演管乐。“当我们用单簧管、双簧管在他们面前演奏一首首悦耳的作品时,我看见孩子们眼睛里闪烁着渴望的光芒,是对音乐艺术的渴望。”陶然如是说。

从1998年开始,陶然陆续在深圳举办多场单簧管独奏、重奏等多种形式音乐会和赏析会,举办多场相关学术讲座、策划多场管乐教学论坛。为了扩大深圳管乐的影响力,陶然从南到北,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他通过举办音乐会、参加学术研讨会、担任比赛评委等方式深入高校、中小学,与爱好管乐的同仁们交流,为学习单簧管的学生们授课。

陶然在深圳音乐厅演奏.

1999年,深圳市校际管乐节的开创为学校乐团之间交流互鉴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在陶然等多位管乐教师的不懈努力下,愈来愈多的人开始了解管乐、认识管乐、热爱管乐,并走上管乐这条艺术之路。

陶然与深圳单簧管室内乐团。

艺术教育,薪火相传

陶然认为,将自己的本领倾囊相授给热爱音乐的学生,是一件很快乐的事。陶然有信心也有能力为深圳挖掘培育更多的单簧管人才。

2001年,在北京举办的文化和旅游部“全国第二届青少年单簧管演奏比赛”上,来自深圳的两位参赛选手获得专业青年组优秀演奏奖,还有一位选手冯陈陈同学荣获业余少年组唯一一个一等奖。当陶然作为这些参赛选手的指导老师走上领奖台时,现场15位评委不约而同惊叹道:这位老师怎么这么年轻!

在全国最高级别的单簧管大赛上,陶然指导的学生们均获佳绩,冯陈陈作为非专业学生,是深圳建市以来在这一艺术领域的最高奖获得者,是深圳市青少年管乐专业获得文化和旅游部国家级重大比赛奖项的第一人、深圳市青少年管乐专业获得亚洲国际重要专业比赛第一人。“我希望可以为国家培养出更多杰出的音乐人才。”陶然在赛后接受记者采访时回答道。

陶然在第二届京都国际音乐比赛获奖的奖状。

在第四届新加坡国际独奏&重奏大赛、第九届香港国际音乐节2022音乐比赛和第二届京都国际音乐比赛中,陶然的学生均取得优异成绩,他也再次荣获“优秀指导奖”。陶然要求自己的每一个学生都要遵循“一万小时定律”,“勤奋的练习,在学习中认真听取老师的要求,并领会音乐作品的思想内涵,触类旁通、融会贯通,化为己有,才有机会成为一名优秀的演奏家。”

陶然指导学生公开课。

“在众多学生之中,冯陈陈和张念念是我的得意门生。”在陶然六年细心的辅导下,张念念在第三届全国艺术院校单簧管演奏比赛中,站上少年A组最高领奖台,成为深圳市青少年管乐专业获得文化和旅游部国家级专业组比赛奖项第一人。“冯陈陈和张念念为深圳市青少年管乐赢得了良好口碑,开创了深圳管乐艺术的先河。”谈起自己的学生时,陶然满脸的自豪。

陶然指导张念念。

陶然在深圳从事单簧管教学工作25年间,为深圳培养了一大批单簧管专业艺术人才。在他的精心栽培下,众多专业学生赴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以及英国、法国、美国、德国、俄罗斯、意大利、乌克兰、瑞士、日本、新加坡等国内外音乐艺术院校深造。许多非专业艺术特长生考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人民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内重点院校。陶然辅导的学生数十次在各大音乐赛事中斩获大奖,部分学生已成为国内音乐艺术院校教学专家和职业院团的艺术骨干。

燃烧自己,点亮学生,带着鼓励和荣誉继续前行。这就是陶然一直坚持的单簧管艺术教育之路。

助力鹏城,未来可期

2018年,陶然担任深圳市管乐协会会长,他深感任重道远,多次借助深圳市管乐协会、深圳艺术学校的平台,邀请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等国内多所音乐学院以及中国音乐家协会管乐学会的管乐专家来深圳讲学,邀请英美法德等多个国家的管乐艺术家来深圳举办音乐会、大师班,举办深圳市优秀青年管乐教师音乐会以及深圳管乐高峰论坛、深圳中小学管乐论坛等活动,有力地推动深圳高水平管乐艺术的发展。

同时,陶然热衷于公益活动,多次组织管乐演奏团队进学校、进社区,进医院,积极为深圳广大市民搭建欣赏管乐艺术的平台。

陶然谈及深圳市管乐协会未来发展方向。

“深圳市管乐协会现在以‘一展、一赛、两课、三会’为发展主线,以艺术实践与理论研究为双轮驱动,致力于打造青少年文化艺术栖息地,为广大管乐艺术家和爱好者搭建管乐文化资源共建共享的创新平台,促进和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音乐艺术的繁荣与发展。”陶然衷心希望可以通过发展管乐艺术,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助力深圳“美育之城”的建设,继续为深圳文化教育的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与力量。

陶然。

(本文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张玲 陈苏雅] [责任编辑:陈占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