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2024年9月4日讯(记者 刘梦婷) 在海拔4700米的阿米夏琼雪山,孩子将支教老师命名成山的名字表达不舍。李先才让山、文强山、琳霞山……不同的人就像不同的山,经历长成了山上的树木与石头。在支教的道路上,有无数的李先才让、琳霞、文强……亦有无数的问题,问乡村、问孩子、问社会……
小朋友能看到最远的地方,就是支教老师在的地方。他们连起的是山和姓名,也是外面和自己。
第一站巡展从南头开始
工作人员在调研中发现,乡村孩子在手机、网络的普及下并不缺少连接外界的机会,但他们看到了很多过度“包装”的世界,更缺乏的是真实的生活选项。
所以,腾讯SSV《我关心的地方》栏目联合企鹅支教延续片中“山的名片”的主题,发起一场“人人可学,人人可贡献”的教育实验,并在深圳南头古城举行了首站巡展。希望能借助腾讯的数字化能力,将教育普惠的理念从乡村拓展到更多的社会场景,让每个人参与其中,每个人都成为教育普惠的受益者。
所以本次展览不止于视觉、文字和影像,同时推出线上小程序,邀请参观者填写自己的“山的名片”,分享你这座山的经历,让每个人都成为一座山,为山区孩子接力一段你的“山路”。
展览时间地点:
8月25日-9月13日 深圳南头古城叠园(深圳礼物商店旁的广场)
9月13日-9月23日 深圳南头古城小绿洲(the a gallery旁公园)
展外探索:在南头古城城中村的店铺里,还藏着友好店主的“山的名片”
第一章:大山小山
在乡村的孩子们看来,乡村很小,小到一个山头就是最远的地方;乡村也很大,大到远山连绵,每个人都长成一座山的模样。
山有姓名。银子山、才让山、梅朵山……万水千山走遍,每座山都有自己的脾气;
小山说,是大山引了一段路;而在大山眼里,又何尝不是渡了自己一程。做自己的山,也做彼此的山。
第二章:山的回响
在志愿者看来,以教育为名、满载着四方关切的山路并不好走。他们把“山的名片”带去了云南红河,湖南永顺,和四川泸州,交换回了无数的小山头,和无尽的远方。
教育就像一重又一重的山,你影响我,我影响你,我们在长,他们也在长。志愿者们在孩子的笔下,穿越时间,与过去的自己轻轻击了个掌。听听山对面掷回的回声,在稚拙的愿望里,在生活的痕迹里,留下属于你的回响。
第三章:人人是座山
南头古城作为深圳的原点,在城中村改造中,它既有城市的影子也有乡村的印记。展内除了展示乡村落地校的学生,老师,企鹅支教志愿者的“山的名片”外,还将展示南头古城村民的“山的名片”,保安、清洁工、茶餐厅老板、货运师傅……他们用自己这座山,感染更多公众参与这场“人人可学,人人可贡献”的教育实验。
山山相连,层层叠叠。山区支教之路,虽充满关怀与善意,却远非平坦。“山的名片”既是一份送给偏远山区的孩子的礼物,也送给正在经历自己那段小山路的每一个人。做自己的山,也做彼此的山。
打造专属的“山的名片”,如果你是一座山……
无法亲自参观线下展览的朋友,也可以通过线上“山的名片”小程序参与进来。
扫码进入小程序,填写属于自己的“山的名片”,便能分享您的经历,为孩子们开启更多未来的可能性。
扫码写下你的山的名片
用户填写的“山的名片”内容将用于课件、绘本出版、文创衍生等更多的教育普惠场景。
让山山相连,人人相连。每座山,都是一座答案。
同时也邀请你加入企鹅支教线上支教志愿者,让善意生长更多可能。
扫码加入线上支教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