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第40个教师节,9月7日晚,“致敬2024年感动广州的优秀教师”宣传活动在广州国际媒体港举行。10名植根基层、大公无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崇高使命的教师,荣获2024年“感动广州的优秀教师”殊荣。
深耕专业成果丰硕
深耕教学,初心不辍。在广州,有这么一群教师,他们平心静气,专注于自己的教学领域,深耕专业,教研并举,教研结合,在教书育人的同时,还拥有极为丰富的教研成果。
从教34年来,广州市财经商贸职业学校智慧财金系主任肖英姿热爱自己的专业,在职教领域扎实耕耘,辛勤奉献。2013年,她勇挑国家示范校建设的重担。会计专业建设面临重重困难,她作为专业建设负责人,牵头成立了会计工作室,与企业共同开展协同育人模式。十年磨一剑,她带领团队打造出《基于工作室的“三双支撑、四阶递进”会计事务专业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国家级教学成果,破解了中职会计事务专业教学内容实时对接岗位工作内容难、职业素养培养对接岗位真实情境难、岗位实习专业对口难等难题,逐步形成产教融合背景下校校、校企、师生多方共赢的格局,为中职会计事务专业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范式。
广州市第六中学地理学科科组长黄凤金老师,躬耕教坛20余年,重视户外课堂,倡导知行结合,注重授业于原野之间,树人于实践之中。她开发“学在野外”高中地理实践力课程群,融入国家课程、校本课程、社团课程、竞赛课程、科创课程等高中地理课程体系中。她常带学生在校内和校外进行地理考察活动,在考察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等地理核心素养。在她指导下,学生的学科竞赛成绩和高考成绩硕果累累。
广州市西关外国语学校附属流花小学教师梁淑颖在西关出生,在西关求学,长大后也在荔湾实现了一直以来的教师梦。不觉间,她已成为“孩子王”23载。她曾任教过一至六年级,培育学生数千。她不仅注重自己数学教学能力的提升,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更关注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借助跨学科融合在孩子心中埋下养成好习惯的“种子”。历年教学成绩名列年级前列,获得省市区级奖项数十个,但最让她有成就感的仍是学生们的那雀跃的一句“我懂了”。
扎根山区 教育开荒
广州市增城区正果中学教师邓国富一直扎根于正果山区教育,辗转正果各中小学任教任职,默默耕耘,至今39年。作为班主任,他严爱相济,曾孤身翻山越岭劝回多名辍学孩子,并鼓励他们考上高中、大学,走上更好的人生路;作为教师,他始终奋战一线,潜心钻研,任毕业班教学30年,成绩优异;作为教导主任,19年来他致力于教学改革创新,打造独具特色的共进课堂,培养40余名骨干教师,助推学校教学蓬勃发展;作为校长,他组织翻建校舍,发动捐资办学,建成正果镇第一所花园式学校——麻冚小学。
翻山越岭教育帮扶
在广州,有这么一群人,他们不辞辛劳,跨越千山万水,贡献自己的力量,点亮乡村学生对知识的渴求,通过教育帮扶为乡村学校培养教育人才,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广州市工贸技师学校党委书记曾威带领师生多次前往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三排镇油岭村开展结对共建活动,共建“技能小院”,通过现场教学、赠送书籍、技能帮扶等多种方式,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为油岭村的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在2023年全国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中,他带领团队斩获7金2优胜,在2024年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预选赛中带领制冷与空调、CAD机械设计等5个项目的选手夺得第47届世赛入场券。
广州市五中滨江学校副校长陈道宇扎根雪域高原,克服高原反应和诸多身体不适,在援藏工作中坚持“输血”与“造血”并重,创新举措推动广州教育援藏取得阶段性成效。进藏以来,他跟进“十四五”规划内资金800万元落地波密建设两所村级幼儿园;对接广州援助波密教育物资、资金达776万元;对接17批共141位教育专家到波密送教,金额、人数均为全省之最。他创建“穗波同行教研大讲堂”教育品牌,率先推进“集团包校”帮扶模式;组建林芝市第一批县级特约教研员队伍,走在自治区前列;组织波密县首批“石榴籽一家亲穗波同行新时代”主题夏、冬令营活动,推动“利世红苗奖学”落地波密,奖励波密学子。
情洒特教无私奉献
特殊儿童好似折翼的天使,而特教老师要做的就是为这些折翼天使插上梦想的翅膀。特教老师不仅要教授学生知识,还要帮助他们适应普通人的生活,帮他们扫清人生路上的障碍。
2016年,广州市番禺区培智学校教师索芳蓉面对心智有些障碍的学生,她用各种方法帮助学生建立学习常规,逐渐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她关心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给予经济上的帮助;她还关心生病的学生,发动同事亲友一起参与众筹,为他们筹集医疗费用。她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教师的责任与担当。
广州市黄埔区香雪山幼儿园园长周秀翠,从教32年,筹办多个园所,办园效益突出,赢得社会广泛赞誉。她推行混龄教育模式,推动课程变革;她还重视绘本对儿童的重要作用,联动广佛地区6个园所开展“基于绘本生活化课程”,形成一套具有推广价值的课程模式和资源体系,为广东学前教育改革锻造了“黄埔样本”。她关爱随班就读的特殊儿童,让“来自星星的孩子”偏离的人生轨迹回到正轨。她关注教育行业和社会民生热点问题,参与提案,履行责任担当。
不忘初心 培育人才
在创新驱动发展的今天,人才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核心力量。为了响应国家对人才培养的号召,广州的一批杰出教育工作者正致力于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为国家的繁荣发展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广州开放大学乡村振兴学院院长李霖深知基层干部和党员骨干在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中扮演的关键角色。她以十二年如一日的执着和热情,致力于广州农村基层干部的教育事业。作为“羊城村官上大学”工程的领军人物,李霖不仅精心策划和组织了高质量的教学活动,还构建了一支专业且富有激情的教师团队,并开发了一系列丰富的教学资源。她创新性地提出了“双螺旋”培养模式,这一模式不仅提升了农村基层干部的综合素质,也为他们的持续教育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徐禹,扎根职教事业21年默默耕耘。针对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的问题,他积极投身“工学商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为落实改革,实现人才的差异化培养,他与学院团队成员整合社会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教学改革探索。他推动与广东省广告集团等单位建立“湾区广告产业学院”“广东轻工顺德珠宝产业学院”;推进国家职业教育广告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并顺利通过教育部、财政部验收。他是首饰设计与工艺专业的创建人,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联合广东省博物馆、南越王博物院等众多文化单位,引红色资源、文创项目入课堂。他采用“校馆企融合、工学商一体”的课堂实践,搭建人文融通、商业融入、科技融合多元课堂,提高学生设计能力,为广东培养了大批优秀设计创新人才。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刘单燕
通讯员 穗教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