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故事丨“叮叮”与我:车长忠哥的“慢”行人生
2024-09-22 14:41
来源: 南方日报
人工智能朗读:

港故事丨“叮叮”与我:车长忠哥的“慢”行人生

从西环石塘咀开到筲箕湾,再转回西环,一天4趟,陈少忠跑了25年。

他的生活始终没离开“叮叮”的声音。作为香港电车公司的资深车长,他不仅驾驶经验纯熟,更因为“面上笑容在,幸福自然来”的服务态度而常被乘客赞扬。熟悉他的人,更习惯叫他一声“忠哥”。25年来,忠哥看着熟客中有的从小孩子长成了大人。他们结婚生子,又抱着自己的孩子来坐他的车。

“叮叮车”是香港人送给有轨电车的昵称,因其行驶时发出“叮叮”声,提醒路人小心避让。自1904年,电车投入使用以来,“叮叮”声已陪伴香港走过120年。

“叮叮车”又不止是交通工具那么简单,它承载着几代香港人的集体记忆,见证香港的历史变迁,是最能代表香港历史的文化符号之一。“开了这么多年车,我最大的感受是香港发展得很快,沿途很多地方都起了高楼。120年来,‘叮叮车’穿梭在港岛最繁华的街区,拉近了港岛东西两侧人们的距离,引领着香港社会的发展。”忠哥说。

易学难精的“叮叮车”

忠哥出生在港岛区,从小就与“叮叮车”结缘。“我家离石塘咀车厂只有5分钟路程,小时候这一带还是海,之后政府填海造地,接着就建了电车车厂。”望着车窗外的景色,忠哥回忆道。

1999年,忠哥顺利应聘到香港电车公司。“当时电车公司在报纸刊登了一则招聘广告,上面写着‘无需驾驶执照’,就是这六个字吸引了我。没想到,这一做就是25年,差不多从有头发做到没头发了。”忠哥笑着说。

要开好“叮叮车”对车长来说并不容易,忠哥对自己的表现颇为骄傲。“‘叮叮车’驾驶是一门‘易学难精’的技术活,会开车不一定会停车。因为‘叮叮车’是在轨道上运行的,摩擦力相对较小,因此掌握好停车的距离就需要花一些时间和精力来练习,如何停得稳稳当当,才是本事。”

“‘叮叮车’不仅是一种交通工具,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电车轨道贯穿港岛东西,全长30公里,共有120个站点,每站距离较短,很多本地人生活工作都会选择这种交通工具。时间久了,忠哥与一些老街坊已经非常熟悉。

“我们车长与乘客之间的接触距离很近。因为巴士和地铁都有门将司机和乘客隔开,有种隔阂感。而‘叮叮车’不是这样的,乘客就在你旁边,他们会和你说‘司机,早晨’,小朋友们还会说‘叔叔,拜拜’。”谈起这些熟客,忠哥特别开心。“有些小朋友真的是从幼稚园到大学毕业都一直坐我的车。中秋节还会送月饼给我吃,这就是人情味了。”

港岛地区路面普遍较窄,近年来随着飞速的建设发展,曾有人提出要取消有轨电车,但在本地引起了巨大反响。“‘叮叮车’班次较多,走的是特制轨道,基本没有堵车问题。下楼就上车,下车就到目的地,这样的便捷出行满足了部分市民及上班族的需要。大多数人都已经习惯了乘坐‘叮叮车’,这是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忠哥说。

相比其他类型公共交通工具,“叮叮车”收费十分便宜,不论长短途,成人每程只需3元港币,65岁以上老人1.3元港币,3至12岁儿童1.5元港币。忠哥觉得,市民们喜欢坐“叮叮车”,除了票价便宜、上下站便利,还因为“叮叮车”四面通风,坐在上面可以呼吸新鲜空气,沿途还可以看风景。

“路过海味街时,你会闻到不同的海鲜味。当你听到有不同国家的语言交谈时,可能就已经到了中环,因为那里有很多外国人。乘坐‘叮叮车’可以让你更贴近这座城市。”在忠哥看来,“叮叮车”不仅仅是一种交通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它让乘客在忙碌的生活中放慢脚步,细细品味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找到一丝宁静和放松。

“了解这座城市,从乘坐‘叮叮车’开始”

“叮叮车”运行路线不长,却串起了港岛上最繁华的区域。从坚尼地城到上环、中环、金钟,再到铜锣湾、北角、筲箕湾,这一路上有金融中心、商圈,有历史遗址、文化景点,也有不少的食肆餐厅。

乘坐“叮叮车”途中,现实中的场景常常让人联想到许多香港电影中的情节。梅艳芳在《胭脂扣》中那句“我最熟悉的也只有电车而已”道尽了港岛的变迁;《阿飞正传》里张曼玉与刘德华沿着电车轨道漫步的画面依然历历在目;《月满轩尼诗》的宣传语“叮叮划破长空,缘在转角街中”更是让人难以忘怀。无论是《重庆森林》《新警察故事》还是《春娇与志明》,这些经典港片中都不乏“叮叮车”缓缓驶过港岛街头的场景。

作为香港独有的“流动名片”,“叮叮车”见证了这座城市120年来的变迁。2016年,香港电车公司推出“电车全景游”计划,游客乘坐这台仿古观光电车,可选择八种不同语言的语音导赏服务,沿道介绍香港城市古今面貌的变迁及有趣景点。除此之外,观光电车上还会播放比较香港今昔的录像片段,怀旧角落也展示古老照片及电车纪念品。

“想了解这座城市,通常会从乘坐‘叮叮车’开始。”忠哥说,自己日常也会兼顾观光电车的工作,每次听到内地游客热情的提问,他都会耐心解答。“看到大家对香港的文化那么有兴趣,我都会觉得很自豪。如今,我们不只是把彼此当作游客和司机来看待,而是像朋友一样,相处得非常融洽。”

“叮叮”声,永不停

“叮叮车”是香港城市文化中怀旧、复古的符号,但同时,“叮叮车”在120年的历史中也跟着时代的脚步发展前进,推陈出新。“叮叮车”发展至今,已经历7次更新换代,由早期的单层变为双层,由英国进口变为香港制造。如今,电车车队规模165辆,日均载客量20万人次,是吉尼斯世界纪录“最大的服务中的双层电车车队”保持者。

“有人曾说‘叮叮车’是夕阳产业,但我从不这么认为。”忠哥说,“叮叮车”虽然“年龄大”,但理念却与时俱进,“现代社会提倡环保,大家都热衷买新能源汽车。但电车从120年前就已经使用电力驱动了,直到今天依然如此。可以说,电车是新能源车的始祖了。”

忠哥介绍说,以前“叮叮车”的外壳是用木制造,驾驶靠机械操作。现在的第七代电车外壳则已改用铝合金,并且全面升级电子操作,舒适度和安全性都大幅提高。此外,“叮叮车”的支付方式也愈发多元化,除了现金、八达通,乘客还能使用微信、付宝等电子支付工具,大大方便了世界各地的游客。

尽管经历多次改造升级,“叮叮车”的内部结构有所调整,但其人情味和随性的生活情调始终未变,香港市民的记忆和文化也因此得以保留。

“连接港岛的路轨,清脆悦耳的叮叮声,还有我们这班人对‘叮叮车’的感情从来都没有变,希望在下一个120年,甚至更久的时间里,‘叮叮车’能够继续东奔西跑,为市民和游客服务,为大家带来方便和愉快的旅程。”忠哥说道。

采写:GDToday记者 陈晨 南方+记者 陈彧

视频:GDToday记者 许晓鑫 陈晨

海报:GDToday记者 陈晨

[编辑:孙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