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2024年9月22日讯(记者 邱嘉熙 通讯员 张强 江南玉)为进一步推动中西医协同发展的经验交流,助力提升中医药服务水平,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文化发展中心发起“中西医协同发展优秀案例宣传活动”,深圳市坪山区人民医院作为综合医院获批了这一项目。
9月20日,坪山区人民医院举办“中西医协同发展”义诊和优秀案例学术交流会,旨在展示和推广中西医协同发展的优秀案例与经验,提升医疗服务整体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活动邀请了广东省内以及澳门特别行政区众多中西医领域的知名专家和学者参会,共同分享学习,加强学术交流,共促学科发展,同时得到了深圳市卫健委、坪山区人大和区卫健局的大力支持。交流会由坪山区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廖四照主持。
深圳市卫生健康委中医处二级调研员韩春艳发表致辞,对坪山医院在推动中西医协同发展方面所做的努力表示肯定,建议医院加强产业医疗融合,发扬光大中医药产业,并希望此次交流会能够成为中西医协同发展的一个新起点。她指出,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价值,在现代医学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更应该注重中西医的结合与互补,共同推动医学事业的进步。同时表示深圳市卫健委也将全力支持坪山医院这一举措,整合区域内的专家,为坪山辖区内居民提供更多的中医医疗资源。
坪山区卫健局医政科负责人表示,坪山区始终高度重视中西医协同发展,将促进中医药传统创新发展纳入区卫生健康“十四五”规划,加快推进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创建工作,辖区内基本构建了以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和康复于一体的中医药服务体系。此外,对坪山区人民医院作为全国综合性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始终秉持中西医协同发展的宗旨,注重强化中西医学科发展条件建设,开展中西医结合特色诊疗,加强中西医结合重点专科建设的总体发展势头良好态势表示肯定。
廖四照指出,随着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中西医协同发展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通过结合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西医的精准治疗,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个性化的医疗服务,从而满足不同患者的特定健康需求。此次国民健康管理促进项目“中西医协同发展优秀案例宣传活动”正是基于这一理念,深入挖掘并传播中西医协同发展的成功案例与宝贵经验,助力全面提升医疗服务的整体质量和效率,最终目的是更好地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
交流会期间,来自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澳门科技大学中医药学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珠江医院、深圳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以及坪山区人民医院的各科主任及中西医结合领域的专家们带来了精彩纷呈的经验分享,多家医院展示了中西医协同发展的优秀案例,案例涵盖了多学科领域,从内科、外科到康复医学科、营养学、中医科等,充分展示了中西医协同发展的实践成果和显著成效。通过展示和交流,参会者不仅学到了宝贵的经验和方法,还加深对前沿技术的深入了解,将有助于今后更好地为就医群众提供专业技术服务,解决患者疾病困扰。
除了学术交流外,当日上午,医院还在坪环社区开展了“中西医协同发展”义诊。义诊现场,来自医院多学科医疗专家组成团队,根据各自专业特点,为居民提供了免费的诊疗和健康咨询服务。他们耐心解答关于健康方面的各种疑问,并给出了合理的建议和治疗方案。中医专家还为居民提供了中医特色技术服务,帮助他们缓解病痛、改善健康状况。这些义诊活动不仅增进了医患之间的沟通与理解,更将中医药养生文化知识及方法普及到了广大群众之中,为辖区居民送上健康福利,是惠民生的务实之举。
坪山医院副院长张志彬总结表示,本次国民健康管理促进项目的成功举办,不仅促进了广东省内多家医院中西医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还将中西医养生文化知识及方法普及到了广大群众之中,增强了他们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期待更多的专家和学者加入中西医协同发展的行列中来,通过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广优秀案例和经验分享等方式,共同探索中西医结合的新路径、新方法,推动中西医协同发展的深入展开,让中西医结合的智慧之花在更广阔的领域绽放,共同唱响健康未来的美好篇章。
深圳市坪山区人民医院中医科秉持中医药的特色优势,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将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相结合的集医、教、研工作一体的综合性科室。科室为“国家综合医院中医科工作示范单位”,深圳市医防融合风湿病成员单位。引进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广东省医学领军人才、南方医科大学李娟教授“三名工程”团队常驻中医科,并开设李娟教授名中医工作室,着力打造中医风湿病(中医痹病)特色品牌,进一步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助力医院中医科专科建设高质量发展。科室始终坚持中医综合与中医专病相结合的发展理念,设有中医门诊,住院病房、中医特色治疗室等。专病门诊开设:中西医风湿病(含痛风)、中医妇科病、中医脾胃病、中医呼吸病、中医心脑专病、中医亚健康门诊等。科室开展针灸、小针刀、靳三针、督脉灸、火龙罐、浮针、梅花灸、热奄包、中药熏蒸、推拿按摩等中医特色外治疗法。科室拥有一支技术精湛的中医技术队伍,现有医师9名,高级职称2名,中级职称4名,初级职称3名。其中博士(博士后)1名,硕士7名。科室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在内的各类科研课题5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