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2024年9月23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宁若鸿)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全市“一号改革工程”,已迭代至7.0版本、推出上千条改革举措;“工业上楼”向天空借地,拓展产业空间,促进产业融合;二三产业混合用地新模式等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首创数字人民币“硬钱包”与香港“八达通”互联互通,持续提升跨境金融服务水平……
深圳是一座改革之城,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创造了1000多项改革的“全国第一”。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圳赓续弘扬特区精神,全面推进各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持续激发高质量发展动力活力。近3年,87条“深圳经验”获国家发展改革委发文全国推广。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统部署。9月20日,深圳市委七届九次全会召开,认真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精神,要求牢记使命任务,以走在前列、勇当尖兵的担当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把改革开放的旗帜举得更高,把改革开放的事情做得更好,奋力建设好新时代经济特区。
先行先试,频饮“头啖汤”
今年年初,全国首部低空经济法规——《深圳经济特区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公布实施,为低空经济“腾飞”铺平法治跑道。
2023年,深圳低空经济年产值已超过900亿元,开通无人机航线77条,新建无人机起降点73个,完成载货无人机飞行量61万架次,飞行规模全国第一。向“天空之城”迈进的深圳,新探索不断:全国首个“5G+无人机血液运输智能空港平台”启用,全球首条eVTOL跨城跨湾航线首次演示飞行从深圳蛇口邮轮母港起飞,中国首个“低空+轨道”空铁联运项目在深圳北站开航,全球首个智能融合低空系统(SILAS)先锋版发布。
不仅是《深圳经济特区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深圳立法频饮“头啖汤”,一批全国首创性、引领性法规近年接连出台。国内首部关于智能网联汽车管理的法规《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我国数据领域首部综合性立法《深圳经济特区数据条例》、我国首部人工智能产业专项立法《深圳经济特区人工智能产业促进条例》等新兴领域的立法,不仅推动了深圳相关产业的发展,也为国家相关领域的立法“探路”。
今年以来,全国首个“数字人民币商圈预付卡”在罗湖发行;全国首个大模型和算法创新服务中心“深圳(前海)大模型和算法创新服务中心”揭牌成立;全国首个司法审判垂直领域大模型“深圳法院人工智能辅助审判系统”上线运行;全国首笔大中型数据资产质押融资落地河套;全国首个气候投融资地方标准《气候投融资项目分类与评估规范》发布……
一个又一个“首个”,见证着深圳先行先试的步伐。
系统谋划,勇蹚“深水区”
今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全国优化营商环境专项督查发现的30项典型经验做法,深圳市“构建立体化海外维权工作格局,护航企业‘扬帆出海’”的典型做法入选。
营商环境“优”无止境。2018年以来,深圳把优化营商环境列为“一号改革工程”,迭代推出了营商环境1.0至7.0系列改革政策,改革举措在全市遍地开花,吸引了一大批优质企业在深圳落户发展。今年6月,深圳连发3份2024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提出105条主要任务,全方位、各领域、深层次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勇蹚改革深水区的深圳,坚持系统集成、协同高效,加强各项改革举措的协调配套,提升改革整体效应综合效能。
作为个人破产制度改革的第一个试验田,自2021年我国首部个人破产法规《深圳经济特区个人破产条例》施行以来,深圳持续深化个人破产改革,办结一批“首案”——内地首宗个人破产和解案、首宗个人破产清算案、首宗个人破产委托和解案等,实现了《条例》的全面适用,“出台个人破产管理人名册管理办法”“建立个人破产申请前辅导机制”两项举措列入2023年深圳综合改革试点创新举措和典型经验予以全国推广。
深圳市破产事务智慧管理系统于近日正式上线运行,在政府端首次实现了个人破产案件从申请前辅导到执行监督的全流程线上管理。
深圳全方位打造创新之城,科技创新领域改革纵深推进。深圳积极构建支持全面创新的体制机制,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依托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布局建设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立科技成果“沿途下蛋”高效转化机制,并建立科技人员双向流动制度,重构市场导向的人才分类评价激励体系。同时,以政府投资撬动社会资本,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成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构建引领和促进科技创新的风险分担机制。
注重实效,推动高质量发展
深圳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深化改革开放的大机遇、大文章抓紧做实,加快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等重大战略平台建设,推动自身更好实现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全省全国发展大局。
从昔日的一片滩涂地,崛起一座现代化新城,作为“特区中的特区”,前海“平均3天推出一项制度创新”。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3年来,前海合作区GDP年均增长10%以上,进出口年均增长14.3%。目前,前海已累计推出创新成果835项,全国复制推广累计达94项,“前海·出海e站通”“前海港企贷”及境外不落地购汇、人民币资本金结算、国际保理转结汇等一系列“走心又走实”的创新硕果不断推出。
在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科汇通”试点已全面展开,进一步便利园区科研机构外汇登记、汇款、变更、注销等业务;大湾区首个以科创企业知识产权为金融标的深港跨境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完成;开展全国首个数据跨境交易试点……河套深圳园区目前已汇聚160多个高端科研项目和13名海内外院士专家、1.5万名科研人才,高端科创资源快速形成从零的突破到集聚发展的良好局面。
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深圳坚定不移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在高质量发展中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近年来,深圳全力推进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建设。以群众诉求办理为例,2022年以来,深圳依托数字政府平台,深入推进民生诉求综合服务改革,作为民生诉求综合服务改革重要举措的“@深圳-民意速办”平台让“民之所盼必有应”,2024年深圳市民生诉求平均办理时长从改革前的15天大幅压缩至5.2天。
与此同时,深圳优化“一老一小”服务模式,探索引入市属国有企业参与服务供给,一批老幼融合、医育结合、医养结合等场景落地,建立“长者饭堂”可持续运营模式,普惠性托育机构、托幼一体化幼儿园实现街道全覆盖。完善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模式,大力推动集团化办学,率先实施义务教育阶段每天一节体育课,加快打造国家级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建立“基本医保+大病保险+深圳惠民保”的罕见病用药保障机制,10家深圳医院成为“港澳药械通”指定医疗机构。
改革开放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