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2024年9月24日讯 (记者 曹园芳 通讯员 李银宇 何紫慧)为了让辖区内的儿童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在面对逆境时学会运用自身优势和周边资源解决问题,坪山区坪山街道六和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针对辖区内抗逆力低下的儿童,连续四年开展了民生微实事“不倒翁少年”抗逆力服务项目,帮助辖区儿童提升抗逆力,进一步提升儿童心理健康。
多方力量支持,多彩活动助力抗逆力提升
“孩子遇到事情爱哭闹”“孩子常常发脾气,还把家里的门砸坏了”……其实这是孩子缺乏抗逆力的表现,在遇到困难时没有找到正确的办法去应对。据了解,每个孩子自身的抗逆力需要外部的力量如社区、家庭和学校等,从内在挖掘和外部培养等方面进行唤醒和激活。
在日常走访中,六和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社工了解到辖区内有很多孩子不知如何管理自身情绪,常常与同学或朋友发生矛盾,产生语言或肢体性的伤害,跟家长的相处也存在种种矛盾,不利于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为此,六和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积极整合民微资源,探索校外再延时服务项目化模式,助力社区儿童提升抗逆力。
六和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在了解了辖区儿童的实际心理需求的基础上,注重儿童“优势”,即用优势视角去看待问题,挖掘一些看似“不良表现”背后所蕴藏的正面功能,通过不断对孩子们的鼓励与肯定,适当地指出不当之处,挖掘他们自身的潜能,协助他们直面挫折,提高抗逆能力。
近年来,六和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通过开展多样化的宣传活动,吸引辖区更多家庭了解抗逆力的相关知识:发放宣传手册向居民宣传“不倒翁少年”抗逆力服务项目,帮助辖区居民认识“什么是抗逆力”“应当如何提升抗逆力”;开展“抗逆力嘉年华”活动,通过节目表演和体验游戏的方式让居民在互动中认识抗逆力培养的重要性;成立抗逆力家庭俱乐部微信群,定期在群内推送关于抗逆力的知识,让居民随时随地学习相关知识;开展抗逆力家庭讲座,引导家庭成员一同提升抗逆力,让亲子关系更和谐。
集中训练助力,多元发展增强儿童抗逆力
2024年是该项目举办的第四年,第四期“不倒翁少年”抗逆力服务项目自招募起就得到辖区居民的踊跃报名,最终有30名儿童参与,通过集中训练的方式培养归属感、乐观感和效能感,从而增强抗逆力。
活动有针对性地设置家长主题沙龙、亲子抗逆力工作坊等活动,引导家长们系统学习提升孩子抗逆力的方法,并在日常生活中以身作则,展现良好的情绪控制和问题解决能力,为孩子树立榜样。同时,为进一步增进亲子之间的关系,活动还设置了“亲子对视三分钟”“给家长/孩子的一封信”等环节。在读信环节中,孩子们分享着自己发现父母慢慢变老的感悟,向父母表达爱意,让在场的许多人都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为加深儿童对情绪的认识以及掌握管理情绪的方法,六和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还通过情绪故事、情绪卡牌、情绪剧场等方式让少年儿童认识情绪、学习情绪表达和调节的方法。谢同学刚来参加训练营的第一天,就跟其他同学发生矛盾。经过工作人员的调解和引导其参与情绪体验式学习,谢同学掌握了深呼吸、转移注意力、换位思考等控制情绪的方法,遇到事情不再轻易动怒,渐渐学会和其他同学友好相处。
通过一周的团队协作、游戏互动、案例分享等抗逆力集中训练,孩子们逐渐打开内心,探索自己的潜能,并养成了积极的心态,提高了心理韧性。为全面检验孩子的学习成果,社工组织孩子们到金龟露营小镇开展素质拓展活动,让孩子们通过个人思考、团队协作等方式完成活动中的任务挑战。韦同学说:“通过这次的集训,我学习到了很多对抗挫折的办法。以后在学习或是生活中遇到困难,我有信心能自己解决。”“相信通过此次训练营,孩子们都有所收获和成长。希望他们能继续保持在活动中养成的良好习惯和抗逆力,变得更加优秀。”六和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四年成效显著,定期回访见证儿童新成长
据悉,“不倒翁少年”抗逆力服务项目已开展四年,累计有720名儿童参与到抗逆力的培训活动中。社工会对参与过该项目的孩子们开展不定期的回访,关心了解其后续的生活学习情况。根据社工后期跟家长沟通了解到,参与该项目的孩子回到家庭和学校生活后,个人的情绪控制和面对困难与挫折的能力有了比较好的提升,得到了儿童和家长们的纷纷认可。
陈同学在参加项目前经常与小伙伴发生肢体冲突,通过参加抗逆力服务项目和社工的“一对一”的辅导跟进,陈同学学会了管理自己的情绪、将心比心地学会理解他人。“参加抗逆力培训活动后,小孩交到了很多新朋友,在家里也更积极地和我们分享生活上的趣事,不会乱发脾气了。”项目服务结束后,陈同学的父母在活动项目结束后欣慰地表示,“我们家长也跟着改变,学着理解孩子、更关心孩子。”
六和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通过开展系列抗逆力培训活动,让孩子们学会了解和接纳自己的情绪,并在活动中交到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在面对困难时不再退缩,勇敢地站出来想办法解决问题。
未来,六和社区党委将持续优化打造抗逆力培训活动项目,结合辖区家庭的不同需求,继续开展更多元、精细化的服务,为辖区居民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共建友好和谐新社区。
(以上照片由六和社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