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方供图)
深圳新闻网2024年9月30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李丽)9月29日上午,深圳理工大学校园内旌旗飞扬,师生们脸上洋溢着喜庆的笑容,在国庆节到来之际,深圳这所新型研究型大学正式揭牌成立。
“可以不争第一,但一定要做唯一。”揭牌之际,深圳理工大学校长樊建平表示,“新型研究型大学的‘新’不是建立时间的‘新’,而是发展模式的‘新’、发展内涵的‘新’,深圳理工要紧紧围绕‘国家所急、地方所需、自身所能’,肩负新使命、迎接新挑战,在深圳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努力把学校办成深圳人民、全国人民都满意的学校。”
回应国家之期社会之盼人民之需
深圳理工出生自带流量,亮相即显不凡,成为深圳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精彩缩影。在筹建中,学校被允许在基础学科、前沿学科及破解“卡脖子”技术难题的少数关键学科,同步推进本科、硕士、博士专业设置和学位授予点建设。据悉,学校计划明年启动全国招生。
樊建平表示,在深圳建设新型研究型大学既是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支撑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的需要,也是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优化广东省、深圳市高等教育布局的需要,还是应对严峻复杂国际形势,提升自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能力的需要。
“我们要提供比世界一流理工大学更优质的教育,努力把更多人才留在中国。”采访中,他加重了语气:“未来的学生不是批量化生产的螺丝钉,而是发动机、小火苗。为此,深圳理工既要充分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战略机遇,也要处理好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供需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问题,重点解决好重塑现代大学精神、改革内部治理结构、提高人才自主培养水平等挑战,努力尝试回答‘钱学森之问’,以解决‘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的问题。”
樊建平强调,学校聚焦打造教育链、创新链、人才链、产业链一体设计的生态闭环,在深化“四链融合”视角下,以“科教融汇、产教融合”作为桥梁和纽带,将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创新中心、技术平台、孵化器、产业园、基金作为重要基础,“六位一体”建设专业学院,目的是培养出一流实战型拔尖创新人才、协同攻关关键共性“卡脖子”技术、加速前沿技术产业化,服务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以国际一流人才支撑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深圳理工的建设发展与深圳这座城市共同成就。作为深圳目前最“新”的高校,在近日发布的2024年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中,该校33位学者登榜,表现不俗。无独有偶,今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结果公布,该校首次以法人单位身份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22项、获资助9项,资助率超四成;牵头联合申报且获批4项,直接经费总计近千万元。
“深圳理工是融入了深圳城市血脉的大学,也是一所传承特区改革基因的大学,自带中国科学院‘开展建制化科学研究’的优良传统。”樊建平提出,要坚持“小而精”办学,不求多但求精、不求全但求强。为此,深圳理工“无理无工”不设理学院、工学院,而是全面打破学科界限和壁垒,围绕生命健康、脑科学、碳中和、粮食安全、算力微电子、先进材料等前沿领域,紧贴国家战略需求和未来产业、深圳“20+8”产业布局,设立了7个极具交叉性、前沿性的专业学院,以及一批新型研究院,未来有望让研究院直接变成企业,还将深耕深空、深地、深海等领域。
目前,深圳理工已经组建了细胞与基因技术研究院和未来农业研究院,并已逐步启动科技战略发展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院、机器人研究院的筹备工作。
大学是发动机,让科学家工程师企业家“长出来”
“深圳理工更像一个‘家’,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业,都充分考虑到我们的需要。”今年,深圳理工首届本科生创造了最高分664分、最低分624分,最低分超本科线182分的优异成绩,深圳理工学子还惊喜地发现,学校每月发放约600元津贴。9月19日学校启动“曙光1000跑步计划”,倡导“四年跑步1000个小时,养成终生运动的习惯,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让同学们都摩拳擦掌,激情满怀。
入校新生的“福利”还不只这些:拥有独立院落的“书院”,混专业社群,有专属小食堂;“学科+素质教育”两张成绩单,“学院+研究院+书院”协同育人,“每周4天上课+1天科研实践”;大一在三类实验室轮转受训,大二根据兴趣确定专业,大三自主选择“学术轨、工程轨、创业轨”实施“分轨”培养,大四开启科研实践、产业实习……每一样都区别于传统大学,更符合当下市场需要。
深圳理工是一座“大学校园”,也是一座开放的“社区公园”,更是一座汇聚科技、产业、人才的“创新社群”。樊建平还有很多大胆的想法:“很多世界一流大学本身就是‘一座城镇’,是科研、文化、思维的发源地。我们说的‘国际化’‘开放式’也是一种社群凝聚方式,校园里可以增加几个‘好饭馆’,让各行各业、各级各类人才都乐于主动汇聚到这里,激发出新思想、新创意、新发明、新技术、新产业,不走寻常路,一起‘疯狂’、一起‘挑战’,共同推动科学研究不断突破人类的认知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