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2024年10月17日讯(晶报记者 余梓宏 摄影 朗程师(除署名外))城市立交桥底的空间曾被称为“失落空间”,一向人迹罕至,但在深圳,有一处桥底绿道却成为了网红打卡点,甚至被称为深圳最具“电影感”的桥下绿道——那就是在今年年初贯通的西湾-前海湾慢行公共空间项目。
▲西湾-前海湾慢行公共空间项目。
西湾-前海湾慢行公共空间全长6千米,覆盖44万平方米,起止点分别位于深圳西部的西湾、前海湾海域,串联平峦山-西湾公园群、前海公园群、西乡河水廊道,是深圳“山海连城”滨海蓝带的重要线性节点。
如今步入这一慢行空间,映入眼帘的是绿化草坪结合蓝色跑步道、灰蓝色骑行道,还有成片铺设的红色树皮、黄色砂砾、深灰色砾石、柱廊绘画涂鸦、标记距离……一系列鲜亮色彩改变了桥墩混凝土水泥本色的灰暗观感,让桥底空间重新焕发新的活力。
绿道建在桥底?这一消息传出,迅速吸引了众多市民打卡。“不怕日晒雨淋的桥底绿道,四面通风很凉爽,既能看摩天轮,又能跑步、骑行,还可以看海上日落,真是太舒适了,没想到桥底空间还能这样设计。”有网友体验后评价说。
如何创新利用稀缺的城市空间?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这个议题逐渐得到了重视。而桥底那曾被忽略的“灰色空间”,通过设计的力量也能够拓展为城市活力的“调色盘”。
▲篮球聚场。
城市绿道新体验
张女士是一位骑行爱好者,周末她会去探索城市里不同的绿道。在她看来,深圳是非常适合骑行的城市,并且绿道都很有特点:“深圳的一大城市特色是山海连城,这样的自然禀赋也为骑行增添了许多乐趣,一些骑行路线放在全国范围内都相当有特色,比如梧桐山绿道、深圳湾公园等。”
今年夏天,张女士从社交媒体上刷到了西湾-前海湾慢行公共空间,于是找了一个周末去体验。“骑了那么多绿道,这样的绿道的确是一种在深圳从来没有过的形式,不是在公园或者山里,而是建在沿江高速的桥底下,自带‘屋顶’,不怕日晒雨淋。”平日喜欢沿海骑行的张女士表示,西湾-前海湾慢行公共空间的风光十分宜人,“一路向海,两边都是郁郁葱葱的草木,能感受海风吹拂的凉爽,傍晚时分还能看到日落,这种自然带来的美,让骑行变成了一种全身心的享受。”
更让张女士感叹的是,绿道建设规格很高,有很多精心的设计,“绿道很宽阔,专门划分了休闲、慢跑、骑行三条道,沿途还搭建了休息区、观景区、洗手间、运动设施、儿童游乐设施,还有适合露营的绿地,简直就是个大公园。”
刘先生周末喜欢带着孩子到各种绿地去露营,在他看来,在桥底空间有这样的一个绿道真是太棒了,“平常露营,最怕太阳晒或者下雨,而这里正好建在桥底,不怕日晒雨淋,四面又很通透;从位置上看,既靠近城市中心、交通很便利,又是沿着海岸线,有美丽的自然风光,这样的空间就十分适合大家来休闲游玩,很有潜质成为网红打卡点。”
对于摄影爱好者来说,这里也是“出片”的好地方。两侧桥墩形成的纵深与斑驳的光影,构成了很强的氛围感。而且路面桥墩上的艺术涂鸦,也别具美感。“感觉这里就很像电影里的场景,桥上是川流不息的车流,桥下则是慢节奏的生活,一幅城市的美丽景象就这样被描绘出来了。”刘先生说。
▲西湾-前海湾慢行公共空间项目。
激发桥下空间魅力
高架桥天然形成桥下的半围合空间虽然遮风挡雨、抵御日晒,能够提供稳定的活动场所,但因为郁闭灰暗的环境和车流带来的噪音尾气污染,桥下空间往往观感不佳,给人带来视觉的压迫和心理上不可亲近的排斥感,在之前并不为人所喜爱。
深圳当前正在实施的“山海连城”计划,以“一脊一带二十廊”为骨架,将绿道网络、公园绿地、山海资源与城市生活、产业空间编织在一起,贯通最具代表性的海湾、山体、河流、生态绿廊和大型公园绿地,营造通山、达海、贯城、串趣的生态游憩网络,实现“山、海、城、园”的有机融合,让城市生活随处畅享自然野趣。
而具有很强可塑性的桥下空间就成为了贯通的“桥梁”之一。依托利用广深沿江高速桥底空间打造的西湾-前海湾慢行公共空间,能够实现深圳西部滨海岸线骑行、慢行贯通。
作为西湾-前海湾慢行公共空间设计单位,深圳市朗程师地域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朗程师)设定的营建目标,就是重塑城市失落空间的价值,旨在将西湾-前海湾慢行公共空间打造成山海连城滨海蓝带独特魅力段、全天候全年龄友好的运动公园、高质量发展、低碳开发的示范。
据朗程师相关资料介绍,该绿道一大特点在于实现了“滨海畅行”——依据运动速率的不同,利用柱廊空间,以并行合一的3米宽漫步道加2.5米宽跑步道和一条专属4米宽骑行道连通桥下6千米长的西湾-前海湾全线——这里既可以散步、跑步,也可以骑行,让不同需求的人群能够有序使用。
▲西湾-前海湾慢行公共空间项目。
为了遵循低碳的原则,西湾-前海湾慢行公共空间基本上没有作太大的工程改造,保留了场地现状资源,比如利用场地原有陡坎高差打造球场看台、儿童攀岩墙等景观场所;保留原有临时混凝土道路,改造为漫步道和跑步道;场地中大量使用枕木、树枝、树皮、景石、砾石、海沙、骨料等回收再利用材料等。
借助生态营造,桥下空间既成为连接人与自然的绿色通道,也为人们的美好生活增添一抹诗意。在深圳自然和历史研究者南兆旭看来,这也是这段绿道的特色之一,以低成本的方式实现了桥底空间的重塑,使得海岸线资源得以全民共享。
而根据高速桥下柱廊式的空间特色及周边资源的条件特征,一共设置了五大“景观节点”,尽可能联动城市人群生活和自然生态资源,让桥下空间变得更加鲜活,形成了各美其美的线性长廊。比如依托前海内湾海域、欢乐港湾、海滨公园等滨海特色,设计了“滨海集市”;依托西乡河入海口生态资源,设置了科普休闲主题的“沐风河口”;拓展利用高速公路红线边界闲置地,设计成年轻活力的“篮球聚场”;充分利用桥下与高速匝道间闲置地,设计了全龄友好主题的“跳跳乐园”;连接西湾海域、西湾红树林公园,设计了生态观测主题的“绿野漫道”。
除了景观节点之外,为了缓解长距离桥下空间的单调,设计方依据距离尺度和场所特征,置入艺术装置供市民打卡休息,设置一系列非正式社交空间和自然创想空间,“鼓励人和人之间的交流,聚集与共享随时随地随机发生。”
如今,除既定的漫步、跑步、骑行、健身、童游等畅游项目外,市民自发的滑板、遛狗、摄影等活动,也更加激发了桥下空间的魅力。
▲绿野漫道。
让城市“设计”起来
事实上,深圳还有很多桥底空间改造的鲜活例子。
位于龙华红山地铁站高架下的蜘蛛侠儿童乐园,成为社交平台上刷屏的“遛娃好去处”。原本是灰蒙蒙的桥底,经过改造后,设置了多项游玩设施,包含了长滑梯、旋转滑梯、攀爬网、攀爬架、墙面益智迷宫等等。在攀爬斜坡地形的基础上还融入攀爬游具、传声筒、多人互动动力发电单车、攀爬蛛网、攀爬绳、攀爬点等,给孩子在多种途径中探索游玩、竞技比赛。
桂湾公园桥底的山丘乐园也被网友誉为“隐藏在桥底下的儿童乐园”,爬墙、秋千、滑梯等游玩设施,色彩鲜艳的山丘与跑道,一一满足了小朋友探索世界的好奇心。
公开数据显示,深圳市各类型桥涵(含人行天桥与通道)3488座,其中城市立交桥576座、高架桥216座,桥下面积占地419万平方米。随着城市用地的逐渐饱和,桥底空间已日益成为亟待利用的珍稀公共建设。
针对当时深圳大部分立交桥、高架桥下为景观绿化,桥下空间利用形式单一、空间利用率低,深圳在2021年出台了《深圳市城市桥梁桥下空间利用和管理办法》,对桥下空间的利用进行规范。除了常见的公交停车站场、绿化带等利用方式,近年来深圳还将这些闲置空间改造成绿道、公园、小微运动空间、儿童乐园等。
▲桥下绿道成为深圳市民的休闲锻炼好去处。晶报记者 郑佳文 何保贤/图
实际上,城市不仅需要大型的“会客厅”,也需要更多小而美的空间。针对桥底空间的改造,实际上是从细微之处优化城市肌理、唤醒更多城市空间,让城市处处变得更有活力和温度。而要实现这一点,其实离不开设计的力量。许多实践证明,桥下空间经过恰当设计,可以成为塑造城市文化形象、彰显城市文化魅力的载体。
2008年,深圳成为国内首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设计之都”称号的城市。截至2021年的数据表明,深圳约有1.2万家设计机构,近20万专业设计人员,设计产业产值超过10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产值数千亿元。
让设计充满活力,让城市充满设计的活力,桥底空间蕴含着巨大的设计空间,或许将成为“设计之都”的另一片广阔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