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国海博会昨日开幕,中国海油展位各种“大国重器”模型引人关注。 深圳特区报记者 李忠 摄
深圳新闻网2024年11月1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秦绮蔚 罗雅丽)昨日,2024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开幕。走进深圳会展中心(福田)展馆,记者仿佛置身于蔚蓝海洋。海博会历来是全球海洋领域“硬核装备”和先进技术成果的年度“秀场”。自2019年以来,中国海博会已累计呈现超过10000件展品,覆盖40多个行业细分领域。本届海博会,一大批新品达到世界一流或全球领先水平,实现了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和成果转化、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展示了“海洋强国”建设的丰硕成果。
大国重器
硬核装备引领海洋潮流
“伊敦”轮首航开近现代民族航运业先河,“海辽”轮及13艘香港海轮起义为新中国航运业奠定基础,“明华”轮是深圳改革开放的重要见证,“新海辽”轮、“新伊敦”轮是新时代具有“世界首创”的智能航运和绿色航运代表……招商局集团150余年发展史也是中国水运史、交通史的缩影,展区5艘船模生动呈现了这一历史脉络与科技飞跃。
“深水舰队”再添新军,中国最大海上油气生产运营商中国海油的展馆引人入胜。“海葵一号”是全球首个集成海洋一体化监测、船体运动与系泊数字孪生等近10套数智化系统的圆筒形FPSO(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海基二号”是亚洲第一高深水导管架平台,搭载深水导管架数字孪生健康管理系统等300余套智能设备。两项国之重器,有力推动流花11-1/4-1油田实现二次开发和增储上产,使油田寿命可再延长30年。
“天鲲号”自航绞吸挖泥船,是世界首艘适合远海作业的自航式绞吸挖泥船、中国重型挖泥装备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重要里程碑,曾实船亮相2020中国海博会。“浚洋1”自航耙吸挖泥船,是亚洲舱容最大的旗舰耙吸式挖泥船,具有世界最领先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及全球无限航区航行的能力。“一航津安1”号是世界首制沉管运输安装一体船,也是全球安装能力最大、沉放精度最高、施工作业最高效、性能最先进的海底隧道沉管施工专用船舶……拥有百年历史的中国交通建设集团,创造了诸多“世界第一”,看点满满。
成果转化
合作让海洋经济活力蓬勃
采购商李先生,在深圳朗诚科技的展位驻足良久,目光停留几款代表国际先进水平的海洋监测仪器设备上。中国海博会不仅是交流展示平台,更是链接产业生态、聚集产业优势、促进成果转化、携手行业攻坚的重要对接平台,有力促进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创新、合作。
中集集团,作为世界领先的物流装备和能源装备供应商、全球多个行业的领军企业,合作伙伴遍及全球、“链长”牵引力强劲,本届海博会带来了10多个世界级产品。如全球最先进的超深水双钻塔半潜式钻井平台“蓝鲸”系,作业水深及钻井深度全球最深,两次助力我国可燃冰试采成功,创产气时长、产气量世界纪录;半潜式钻井平台维京龙专为极地恶劣海域设计,实现11项重大技术突破和114项优化改进;博强3060平台,2200吨绕桩式海工吊机可满足160米级轮毂高度、16MW级以上大概率风电机组安装需求等。
亚太卫星宽带通信(深圳),为海事用户如商船、邮轮、工程船、渔船等提供了高品质卫星宽带通信服务。合作场景的拓展,也激励科技成果转化。该公司目前拥有世界首颗为移动载体通信定制的高通量卫星“深圳星”,以及我国通信容量最大、波束最多、输出功率最大、设计程度最复杂、达国际先进水平的民商用通信卫星亚太6D卫星。
强链补链
培育壮大海洋产业集群
海洋是现代科技的“新战场”,也是新兴产业的“策源地”。中国海博会致力于海洋产业的强链补链,为培育壮大涉海中小企业“借梯登高”、对接资源,推动海洋经济实现从量到质的跃升,形成新质生产力。在本届中国海博会上,众多创新型企业交出了亮眼成绩单。
深圳市鳍源科技展位,一款款水下运动机器人的展示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旁边屏幕上的数据,则是由传水下机器人将所“看”所“感”实时传输回陆域形成。 科研人员介绍,其中全球首款专业级水下拍摄机器人FIFISH P3,最大下潜深度达350米,具有强大推进动力和抗流能力。
深圳智慧海洋科技带来了新型水声通信网络系统、高精度超短基线定位系统、声学释放系统、水质营养盐分析仪。该公司目前在水下远距离通信、高精度定位、分布式组网等方面的多项核心技术达国外先进、国内领先。
江苏亨通光电展示了光纤预制棒、有中继海底光缆、无中继海底光缆、海底光缆分线器、海底观测网注主接驳盒等。小小的设备,却拥有全球光纤通信、海缆系统、线缆市场前三强的竞争实力,也令其成为全球光通信行业首座“灯塔工厂”。
10月31日至11月2日,2024中国海博会开启科技蓝海、智慧蓝海,也为海洋的未来发展注入了澎湃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