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知 新质 新生 深圳全球创新人才论坛主题演讲精彩纷呈
2024-11-02 10:20
来源: 深圳特区报

新知 新质 新生 深圳全球创新人才论坛主题演讲精彩纷呈

人工智能朗读:

深圳理工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创院院长樊建平

美国硅谷知名孵化器FOUNDERS SPACE创始人、天使投资人史蒂夫·霍夫曼

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深圳市原力生命科学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勇奎

欧洲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海洋高等研究院院长、讲席教授林间

2024年巴黎奥运会花样游泳集体冠军、双人冠军王柳懿 王芊懿

深圳坪山图书馆馆长,当代知名哲学家、作家、学者周国平

深圳新闻网2024年11月2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李舒瑜 宁若鸿 杨丽萍)11月1日下午,2024深圳全球创新人才论坛开幕式暨主论坛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10位人才代表围绕“新知、新质、新生”主题,讲述自己创新创业的精彩故事,彰显深圳求贤若渴、广聚英才的开放姿态和博大胸怀。

深圳理工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创院院长樊建平:

让青年人才做深圳先行示范的弄潮儿

深圳理工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创院院长、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樊建平来深圳工作近20年,亲眼见证了深圳这座城市在人才引进上的不断迭代升级。他建议,“引育并重”打造一流人才高地,让青年人才做深圳先行示范的弄潮儿。

樊建平说,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深入发展,面对这样的国内外形势,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需要审时度势,加快调整人才战略方向,从过去的“ 以引为主”,尽快过渡到“ 引育并重”的新阶段,实现从“输血”到 “造血” 的焕新升级。

他表示,近年来,深圳为提升创新能级,通过超常规手段推进高水平科研机构与一流大学的建设,不仅打造了吸引全球顶尖人才的梧桐树,更在人才自主培养特别是青年人才培养上实现了质的跃升。深圳的生动实践充分证明,引育并重的人才战略是建设人才培养高地的关键所在。

深圳是一座青春之城、创新之城。樊建平建议,通过建设公开公平的晋升体系及向青年人才倾斜的资源配置体系,实现在“赛马”中识“千里马”。同时,通过特区立法权,赋予科研机构、高校在人才聘用、人才评价、经费管理、成果转化等方面更多自主权,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和潜力。

美国硅谷知名孵化器FOUNDERS SPACE创始人、天使投资人史蒂夫·霍夫曼:

深圳是中国的硅谷

“深圳是中国的硅谷,不论何时来我都会看到很多年轻人、很多活力和兴奋感,很多企业家都十分投入并有能力,在我们以前从未见过的领域进行创新。”美国硅谷知名孵化器FOUNDERS SPACE创始人、天使投资人史蒂夫·霍夫曼说。

在论坛中,史蒂夫·霍夫曼从多类型人工智能的创新案例出发,分享他对硅谷人工智能投资与技术趋势的看法。他说,现在大量资金流入AI垂直领域,这些公司拥有该行业特定的数据,这些数据恰恰能解决行业的相应问题,例如医疗保健、制造业、金融领域的人工智能。

针对人工智能领域的商机,史蒂夫·霍夫曼认为,当今很多硬件都需要人工智能,很多特定领域、特定工艺需要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把硬件开发与软件开发融合在一起,这样就能获得优势。“在某些领域,中国企业家比世界上几乎任何其他地方的人都处于更有利的地位。”在他看来,中国有供应链优势,世界上其他地方都没有像中国一样规模的机器人、电动汽车、电子设备、物联网的供应链,中国企业如果将软件和硬件结合起来就可以成为这些领域的佼佼者。与此同时,很多产品都在中国制造,对这些行业进行人工智能的改造是进入这些行业的机会。

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深圳市原力生命科学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勇奎:

深圳是年轻人的天地、创业的天地

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深圳市原力生命科学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勇奎此次是第八次参加深圳“人才日”活动,在第一个深圳“人才日”那一年,他在深圳创建了自己的公司,而这一次,他站上2024深圳全球创新人才论坛舞台中央,以“砥砺创新,造福人类健康”为主题,讲述自己深耕生物医药产业的初心和故事。

孙勇奎说,对自己职业生涯影响最大的创新药的故事就是伊维菌素,科学家们根据在高尔夫球场上发现的一种放线菌,研发出治疗、预防河盲症的创新药,为成千上万因黑蝇而失明的人带去光明,目前河盲症已接近灭绝。

众所周知,创新药的研发不仅高成本,而且高风险。但孙勇奎依然选择了坚守,他说,自己回到国内在深圳创建原力生命公司,目标就是用我们的智慧和创造力发明造福人类的好药。

让孙勇奎高兴的是,这些年公司扎根深圳厚实的创新土壤,积累了很好的人才梯队、研发系统以及创新药平台,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公司的快速成长跟深圳良好的创新氛围有巨大的关系。深圳是年轻人的天地、创业的天地,没有做不成的事情。深圳在吸引全球生物医药人才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有着蓬勃的创业氛围、国际化的优越环境和敢为人先的开放文化。”

欧洲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海洋高等研究院院长、讲席教授林间:

在深圳建一所“海洋的麻省理工”

欧洲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海洋高等研究院院长、讲席教授林间在论坛上和大家分享深圳海洋“春天的故事”,这也是他自己的故事,他希望在深圳建设一所“海洋的麻省理工”。

在林间看来,建设海洋强国,关键是要自己“造血”,加快培养自己的高端人才。2020年,林间到南方科技大学工作,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加快建设海洋大学。作为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重大项目,深圳海洋大学、国家深海科考中心、深圳海洋博物馆一体规划建设。林间说,这种“三位一体”建设在世界上史无前例,目标很明确,就是要打造一所具有鲜明海洋特色的世界一流的大学。

林间表示,深圳海洋大学有自己的DNA——631,即60%工程技术、30%科学、10%其他,与其他海洋大学错位发展。这是一所“顶天立地”的大学,“顶天”就是要建一所海洋的“麻省理工”,“立地”就是要用高科技带动深圳“20+8”产业。

随着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我们的生活会怎么样?林间带领大家一起畅想——未来人们可以长期生活在海上,海洋城市可以移动,夏天去青岛,冬天来深圳。用新材料建设漂浮隧道等最强海底工程,分解海水,用氢能开船、开车,实现少碳甚至无碳。

2024年巴黎奥运会花样游泳集体冠军、双人冠军王柳懿 王芊懿:

希望未来从事教育工作为国家培养人才

2024年巴黎奥运会花样游泳集体冠军、双人冠军王柳懿、王芊懿姐妹来到深圳全球创新人才论坛,在人才访谈环节中和大家一起分享金牌背后的故事和自己未来的规划。

这对双胞胎姐妹花是 “土生土长”的深圳孩子。王柳懿说,与很多深圳孩子一样,父母从小给她俩报了很多兴趣班。但家里没有“虎爸虎妈”,父母只希望他们在尝试中找到自己的爱好,并坚持下去。在花游之外,她们还学了芭蕾、钢琴、书法等等。后来回想起来,花游是一项艺术性很强的综合性运动,以前学过的兴趣项目都在自己职业生涯当中起到了一定的帮助。

冠军之路也有很多挑战和艰辛。王芊懿说,父母、教练等身边人的支持、姐妹俩的相互鼓励,以及为国争光荣誉使命感是她们面对压力、战胜困难的重要武器。训练中,她们常常会给自己一些心理暗示,尽量把 “我不能”的“不”字进行转换,变成我能做到什么,我要怎么样才能更好。

今年9月,王柳懿、王芊懿进入香港教育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王芊懿告诉大家,姐妹俩都希望未来从事教育工作,为国家培养更多人才。同时也希望考花游专业的国际裁判,提升中国体育的国际话语权。“我们是深圳人,未来肯定要回到深圳的,为这座城市贡献我们的力量。”王柳懿补充道。

深圳坪山图书馆馆长,当代知名哲学家、作家、学者周国平:

深圳,一个有创新基因的城市

深圳坪山图书馆馆长,当代知名哲学家、作家、学者周国平在2024年深圳全球创新人才论坛上最后一个出场作主题演讲。作为一个“新深圳人”,他认为,深圳,是一个有创新基因的城市。

周国平说,深圳有着敢于尝试的先行者品格,改革开放是深圳第一个优异的创新基因;有着蓬勃向上的青春朝气,年轻是深圳第二个优异的创新基因;有着多元包容的宽广胸怀,多元包容是深圳第三个优异的创新基因。深圳还有重视文化建设的人文眼光,深圳绝非文化沙漠,而是美丽的文化绿地。

他还举例爱因斯坦从在老师眼里不是一个好学生,到创立了狭义相对论,在物理学领域掀起了划时代的革命,说明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非常重要。“一个能够提供这样环境的城市,就可以说是创新型城市,深圳就是这样的城市。爱因斯坦如果生活在今天,我会强烈建议他来深圳工作。”周国平说。

最后,周国平谈及自己在坪山图书馆工作的经历。“我是一个学者和作家,一辈子没有当过什么 ‘长’,也没有管理图书馆的经验,所以当初聘我为馆长是深圳一个打破常规的举动。”周国平说,“我非常喜欢这份工作,坪山是一个好地方,深圳是一个好地方,我为自己是一个坪山人、一个深圳人深感荣幸。”   

[编辑:李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