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2024年11月6日讯(深圳商报首席记者 吴吉 通讯员 卢秋月 胡正好)2024年是深圳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办学40周年。11月3日,学院举办土木交叉学科发展交流会,问计学科前沿的院士、著名专家学者,指引学院未来的发展。来自149个单位共40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本次大会,6位中国工程院院士聚焦土木学科当下焦点、展望前沿,为学院未来的研究和应用指明了方向。
深圳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毛军发表示,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的诞生和发展顺应了深圳作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时代需求,经过不断发展迭变、融合壮大,土木学科发展成为深圳大学最好的学科之一,为学校的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毛军发总结深圳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有三个“多”:高层次人才多,学院共有高层次人才35位,其中国内外院士8名;高水平科研平台多,学校9个国家级科研平台中,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占了4个;高质量成果多,谢和平院士团队的“海水无淡化直接电解制氢”入选2022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陈湘生院士团队的“繁华城区暗挖地铁车站关键技术”实现了地铁车站施工工法的重大创新等。
本次会议的特邀报告环节内容丰富、视角广阔。铁道部原副部长卢春房院士作《交通、土木、管理学科融合发展的思考》的报告,表示土木交通学科既要与机械、电子、材料等其他学科融合发展,也要在学科内部融合发展,在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新技术的赋能下,必将更加辉煌。东南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缪昌文院士从材料科学的前沿切入,以《水泥基超材料的研究》为题深入介绍了水泥基超材料的创新性研究及其在工程领域的应用潜力,为未来土木工程材料创新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方向。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聂建国院士作《科技创新促进土木工程高质量发展》的报告,以深圳市多项采用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重大工程项目为例,介绍组合结构设计合理性及其带来的技术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华中科技大学原校长丁烈云院士的《AI赋能现代基础设施的若干基础科学问题》报告围绕智能设计、智能施工、智能运维三大方面展开,强调生成式设计引领创新,人机协同提升施工效率,智能终端保障运维安全,AI技术将推动学科交叉融合,为行业进一步发展注入新活力。长沙理工大学原校长郑健龙院士作《绿色、长寿、高韧道路工程的研究与展望》的报告,指出发展绿色、长寿、耐久、强韧道路工程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通过数字化手段,增强路基工程的韧性与防灾能力,可实现道路工程领域可持续发展。暨南大学校长邢锋院士作《固废资源化制备绿色建材的创新与实践》的报告,指出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已成为生态文明建设和循环经济发展的关键路径,通过将固废转化为可再利用的建筑材料资源,不仅能显著减少自然资源的开采和消耗,还能有效降低土木工程行业的温室气体排放,推动建筑行业的低碳转型,实现环境与资源的双赢。
深圳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发轫于1984年。建院40年来,学院积极参与包括深中通道、CZ铁路、深圳地铁等国家重大工程建设54项,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牵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3项,省部级奖励40余项,培养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1人。
近年来,学院科研成果显著增加,科研水平不断攀升,已建有4个国家级平台,5个部、省级教学科研平台,14个市校级科研平台,服务于国家重大工程,致力解决卡脖子瓶颈技术难题,有力地支撑了学院的科研、教学及人才培养。学院教师主持承担的国家级纵向项目超过350项,学院年均科研合同经费约2亿元。
深圳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学院将积极探索教学和人才培养的改革路径,开启数字化、智能化赋能及跨学科人才培养的新篇章,致力于培育创新与实践能力兼具的“大土木+”复合型人才;将始终致力于服务国家重大需求,聚焦于土木及交通学科的“低碳、智能、韧性”创新发展,加强科技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为人类更安全、更幸福地生活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