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第一展”的魔力与魄力
2024-11-15 14:19
来源: 晶报

“中国科技第一展”的魔力与魄力

人工智能朗读:

深圳新闻网2024年11月15日讯(晶报记者 罗婉/文、图)11月14日上午9时,“中国科技第一展”——第二十六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以下简称“高交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拉开序幕。观众们如同潮水般涌入会场,他们的脸上写满了好奇与期待。

在各个展区,观众们流连忘返,他们被各种互动体验区所吸引,兴奋地尝试着最新的科技产品。从人工智能到生物科技,从新能源到新材料,每一个展区都充满了亮点——全球首款载人飞碟、手术导航精准保障的医疗高科技“手术机器人”、国产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和机器狗、无人机集群AI消防车、多旋翼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自动驾驶及工业视觉检测平台等尖端技术成果,令人目不暇接。

▲中国通号首次参加高交会。

参展规模和国际影响力均创历史新高

在低空经济展区,记者遇到了从罗湖区专程赴高交会“早班车”的赵先生。“我每年都在期待高交会的开幕,对我来说,这像一个科技界的‘春节’,我从未缺席。”今年,人工智能、低空经济展区与新增的国之重器重大装备展区成为了赵先生重点关注的领域,他在观展后感慨道,“中国的创新发展离不开世界,同样,世界的科技进步也越来越需要中国。”

本届高交会的参展规模和国际影响力均创历史新高。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5000家知名企业与国际组织参展参会,其中包括世界500强企业及央企180余家,上市公司1000余家,瞪羚企业(指创业后跨过“死亡谷”,以科技创新或商业模式创新为支撑进入高成长期的中小企业)、独角兽企业(指创办时间不超过10年、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未上市企业)2000余家。这一盛况不仅展示了高交会的国际吸引力,也反映了其作为全球科技行业交流焦点的重要地位。

在国内展团方面,上海、天津、广东、江西、湖北、黑龙江等多个省区市展团以及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百余所科研院所与高校参与了本届高交会,展团总数达到了200余个,创下历史新高。同时,来自美国、法国、韩国、澳大利亚、加拿大、丹麦等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和机构也带来了他们的最新前沿科技,进一步丰富了高交会的国际色彩和科技含量。

自1999年举办以来,高交会已经成为我国高新技术领域对外开放的窗口和高新技术成果交流交易的桥梁。今年高交会迎来了26岁,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为促进全球科技创新发展贡献着中国智慧。

▲多旋翼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

首次设立5个展区,国之重器彰显中国力量

在本届高交会上,17大产业与22个专业展的展区规划创下了“专题专展专业化”细分的历史之最,展览总面积超过30万平方米。其中,国之重器重大装备、科技巨头产业链、专精特新及新质生产力、创新创业与金融服务、产教融合等5个首次设立的展区尤其引人注目,它们全方位展现了我国新质生产力各细分赛道的重大成果,并聚焦于现代化产业体系,展示世界高新技术发展趋势,发布最新成果,促进全球范围内的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与洽谈。

“这里果然都是‘中字头’的公司。”随着人群里发出的一声惊叹,晶报记者来到了9号馆的国之重器、科技巨头产业链展区,这里汇集了中国石油、国家能源、中国科学院、中广核、中国海油、中国石化、华为、比亚迪等众多央国企与高新技术企业,彰显了中国科技的硬实力。

中国铁路通信信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通号”)今年为首次参展高交会,作为国资委直接监管的大型央企,其以智能控制技术为核心,专注于轨道交通领域。中国通号卡斯柯低空研发中心总经理张立鹏表示,“今年作为低空经济的‘元年’,中国通号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进军低空经济,形成无人机制造、空域管控及服务运营为主体的新业务板块。”这一战略举措使企业实现双赛道发展,同时保持在轨道交通领域的传统优势。

“中国通号在轨道交通领域积累的八大核心控制技术,如控制技术、安全技术、定位测速、通信、AI调度算法等,都将被应用到低空领域。”张立鹏展望道,“我们希望把轨道交通的信号控制技术平移到空中,以实现立体化交通网络的构建,与未来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的规划相符,形成地面、地下、空中的综合交通体系。”

此外,中国通号与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的深铁信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专注于新一代智能列控系统的研究与开发,未来将进一步推动深圳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参展同时,张立鹏也参观了其他展区,他表示:“这次展会的规模特别大,产业链特别全。很多行业翘楚都来了,展出的产品和技术都非常前沿。对我们来说,除了交易,技术交流和思想碰撞同样重要,高交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由宇树科技研发的机器人拥有超越常人的灵活性,自带23至43个关节电机,吸引了众多观众拍照。

未来感爆棚,科技新趋势的风向标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深圳高交会已成为全球高新技术成果展示和交易的重要平台。展会现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低空经济、第三代半导体技术、电子信息与大数据、新能源车、智慧城市以及数字安全等前沿科技领域尤为亮眼,预示着未来技术发展的重要领域。我们可以看到,科技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世界,而高交会正是这一变革的见证者和推动者。

在本届高交会上,人形机器人无疑成为了最吸引眼球的焦点。宇树科技展出的国产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和机器狗吸引了众多围观者。腾讯Robotic X实验室带来的双臂调酒机器人,装备了自主研发的高性能三指手,其灵活性可与人手相媲美,能够执行旋转、摇晃、抛接等一系列高难度动作。中国科学院的展区则展示了“蓝翔技校”的具身机器人,这些机器人具备将技术应用到工厂“最后一公里”的能力。深圳企业帕西尼感知科技展出的多维触觉人形机器人,其4指仿生灵巧手在工业制造、仓储物流、医疗康养等多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在11号馆中,一款创新的无人机集群AI消防车成为了现场的焦点,这款由东风汽车与深圳洲际通航联合研发的高科技产品吸引了众多参观者驻足拍照。这款消防车突破了传统设计,采用了方形结构的上装部分,并配备了无人升降平台,使得作战无人机和侦察无人机能够自如地进行起飞和回收操作。

据洲际通航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总裁史成力介绍,这款消防车整合了火灾监测、救援指挥、物资投放等多项功能,自8月份在深圳首次亮相以来,就在业界引起了广泛关注。每台消防车配备了3台装备灭火弹和破窗能力的无人机,以及1台侦察无人机,它们能够应对120米以上的超高层建筑火灾,飞行作业半径可达5公里,且能在5分钟内迅速启动灭火作业。这款消防车的亮相,不仅展示了消防技术的创新,也为未来城市安全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在熙熙攘攘的高交会现场,深圳市领为创新科技有限公司的展位前人头攒动,观众们对这家公司的智能穿戴手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纷纷询问价格。这是行业内首家使用开源鸿蒙系统实现智能穿戴手表商用量产的企业。作为智能穿戴产业的先驱之一,领为创新自2013年便开始涉足这一领域,见证了行业的起步与成长。

“我们在智能穿戴领域已经深耕多年,可以说是这个领域的‘老兵’。”深圳市领为创新科技有限公司业务负责人陈菲热情地介绍,“今年6月,我们成为行业内首家使用开源鸿蒙系统商用量产的企业,标志着我们在技术创新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今年是领为创新首次参加高交会,也特别带来了基于开源鸿蒙操作系统的智能穿戴手表。

“我们的目标不仅是收获订单,更希望通过这次展会提升我们的品牌知名度,接触到更高层次的行业客户。”陈菲表示,公司正聚焦于智能穿戴设备,并计划深化穿戴设备在开源鸿蒙生态的建设,推动智能穿戴行业由“功能机”向“智能机”的跨越,未来,领为将一如继往地走自主创新能力的道路,为消费者提供更具科技含量及人性化的产品,为走进人工智能和全面数字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全球首款载人飞碟可提供360度无死角的观景视野。

▲由东风汽车与深圳洲际通航共同研发的无人机集群AI消防车,填补国内0-600米高层建筑无人机救援领域空白。

金融助力科技创新,产研融合的新篇章

在本届高交会上,产教融合和创新创业与金融服务两大展区首次亮相,标志着展会在推动产研深度结合方面迈出了新步伐。国内外众多顶尖高校和科研机构,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以及中国科学院等,积极参与,展示了科研与产业融合的最新成果。

在上海交通大学展区,一系列创新科技成果吸引了众多目光,例如脑机接口光电技术、增材制造的高性能航空换热器、耳蜗式可穿戴核心体温监测计等。这些成果不仅展现了学术界的创新实力,也显示了它们向产业界转化的巨大潜力。高交会作为一个促进科技创新的平台,汇聚了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为科研成果的产业转化提供了宝贵机遇。

高交会是企业寻找资金的第一平台。本届高交会吸引摩根士丹利、黑石、贝恩、高盛、凯雷、红杉、IDG、深创投、经纬中国、高瓴资本等海内外3000余家知名投融资机构的关注,凸显了高交会全程服务科创企业与投融资机构的桥梁功能,实现了海内外各种创投机构及相关中介机构与融资需求方的深度互动,进一步彰显出高交会在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推动技术创新、助力初创科技企业发展的平台价值。

作为国内首家数字银行,微众银行首次参展,以“科技为源,生态共融”为主题,精心设计了展区,集中展示了其前沿科技能力及科技驱动下的企业金融服务成果。“制造业是我们科技创新最为集中和活跃的领域。”展区工作人员介绍道,“在微众银行微业贷授信客户中,超过24%来自制造业,我们真正将金融‘活水’引向了实体经济。”记者看到,在微众银行的展区,还陈列着六七家中小微企业的品牌及产品展示。工作人员表示,这也表达了公司的理念,希望通过与物联网、新能源汽车、半导体、新材料等行业的企业客户共同参展,以创新的形式讲述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的成长故事,助力制造业发展。这不仅为“中国制造”的中小微企业提供了展示的舞台,也为科技创新与金融支持的结合提供了实际案例。

[编辑:单铭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