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扶持和规范社会力量
举办民办普惠幼儿园
学前教育的办学主体,除了公办幼儿园,还有不少是民办普惠幼儿园。这些幼儿园收费低、离家近,同样为片区内的学前教育贡献着力量。
但比起公办幼儿园,民办普惠幼儿园在经费和保障上,存在一定的劣势。此次立法就强调,各级政府应积极扶持和规范社会力量举办民办普惠幼儿园。这又会给过去相对薄弱的民办普惠幼儿园,带来哪些帮助?
一所位于广州老城区的民办普惠幼儿园,从1986年创办时算起,已经有38年历史,服务了一批又一批孩子。
园长梁艳清希望办一所“家门口的好学校”,就近服务周边街坊。但过去,公办幼儿园由于财政投入较多,成了居民们的优先选择。这所民办普惠幼儿园,为了争取周边居民支持,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
广州市越秀区儿福会幼儿园园长 梁艳清:放学五点半以后,我们有些双职工的家庭,他们可能下班很晚了,甚至有些小朋友七点钟才来接,孩子就可以在幼儿园吃完晚饭再走,这样子就是比较灵活,帮家长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凭借着完善的服务和亲民的价格,该幼儿园还是能吸引不少生源。但随着近年来生育率下降,幼儿园生源也在减少。其中,民办普惠幼儿园的压力更为明显,生源少了,就意味着收到的学费也少了。
教育部数据显示,去年,全国幼儿园减少了近1.5万所。在生源总量减少的背景下,如何提升幼儿园的办学质量,让居民家门口的学校更加优质,就成了关注的焦点。
此次《学前教育法》提出,需要合理配置资源、缩小差距,构建优质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当地教育局意识到,想要让辖区内的幼儿园提升质量,关键要把过去的短板补齐,于是,从2012年开始,就加大了对民办普惠幼儿园的补贴力度。
在众多学前教育投入中,生均经费是一项关键投入,它是指平均每个孩子所能获得的经费支持。由于3到6岁生源在减少,倘若生均经费维持不变,学前教育所得到的经费总投入将会减少,这将制约学前教育的整体发展。
教育部数据显示,去年,我国学前教育生均经费的增幅达到了8.8%,增速高于其他学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