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你丨8年骑行数万公里“送教上门” 她用爱照亮特殊儿童的“希望路”
2024-11-19 08:30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遇见你丨8年骑行数万公里“送教上门” 她用爱照亮特殊儿童的“希望路”

人工智能朗读:

从文化到劳技

8年为22名学生“量身而教”

在陈艳辉的摩托车后备箱里装满了教具和书本。有的孩子喜欢读书认字,陈艳辉就带上新出的绘本;有的孩子喜欢动手操作,陈艳辉就自己煮好米饭,带上馅料,跟孩子一起制作包子点心,来一节现学现用的劳技课。8年来,累计22名特殊学生,陈艳辉为每个孩子都准备了不一样的教学方案。

从怎么教、到教什么,陈艳辉一边接触孩子、了解孩子,一边不断摸索、不断调整和更新教学方法。可以说,她给孩子们送去的除了文化知识之外,还有生活中的常识和技能,更有这些家庭最期待的快乐和希望。

到12岁的谭宇涵家上课,陈艳辉需要20多分钟的车程。谭宇涵患有先天性脑积水,手术后头部和心脏都保留了分流管,无法到学校跟班就读。从他6岁开始,陈艳辉就到他的家里给他上课。时间久了,陈老师的摩托车声就像是谭宇涵的上课铃,他总会提前走出堂屋,朝着摩托车到来的方向迎接陈老师。

房间里这张不到一米高的小方桌,是谭宇涵学习时的课桌。这堂课,陈艳辉没有急着讲新知识,而是先让谭宇涵用拼图拼出动物模型,锻炼他的手指活动能力。这样的课堂,陈艳辉和谭宇涵一点一滴磨合了六年。

陈艳辉:刚开始那时候我叫他,他也不理我,然后我拿糖给他吃,他也不搭理我。我回去就查资料,应该怎么去跟这些孩子沟通,怎么教他们学习。

一个小时总是过得很快,课堂结束,陈艳辉拿下黑板、收拾教具,谭宇涵仍然把手放在本子上不愿下课。直到陈艳辉出门,他才起身告别。

紧接着,陈艳辉要赶去另一个学生陈小美的家中上课。陈小美的语言表达有障碍,接受知识的能力较弱,父母也都有残疾。尽管给陈小美上课不容易,但陈艳辉一直在坚持。

一进陈小美的家,陈艳辉就看到她正躺在床上看电视,于是,陈老师略带严厉地要求她先起床打扫卫生。

打扫完卫生,陈艳辉说今天上课要学习做紫菜包饭,陈小美立刻帮忙把食材拿到厨房,动手开始准备。

陈艳辉:点菜式学习,根据他们的个性特点需求,为他们制定属于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计划,不仅仅是学知识文化,还有康复技能。

在这堂劳技课上,陈小美按照陈艳辉教她的方法,先把米饭仔细地铺在紫菜上,再放上黄瓜条、火腿肠,涂上酱汁。当她把亲手卷好的紫菜包饭切好装盘之后,很开心地吃了起来。

[编辑:谭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