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作为自冷战后全球唯一超级霸权,近年来已愈发难以独立支撑其全球领导力,全球治理呈现旧秩序松动失调与新秩序探索成型的交织状态:旧的国际秩序动摇导致全球秩序的“板块碰撞”,各种地方化区域化力量、国家或非国家行为体间的冲突开始涌现,造成了世界安全局势的局部持续动荡,但是各国还未能就新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达成新共识,亟需人们拨开迷雾,把脉关键趋势变量。
如何统筹中国国家发展与安全目标、密切跟踪全球主要大国关系、精准把脉中国外部环境安全态势?2024年11月23日,百川论坛——“第四届中国外部环境的变化与评估:中国与全球大国关系”2024研讨会在深圳开幕。本次论坛由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主办,邀请来自高校、智库的学者和企业界专家,通过对中国与全球大国关系不同视角的讨论,对中国的国家安全态势进行全面评估,并探讨可能的应对方案。
与会嘉宾合影
(图源:主办方)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公共政策学院院长、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郑永年在开幕致辞中指出,在多极化呼声高涨的表象下,大国们不仅渴望与美国共分国际权力,更在暗中划定势力范围,巩固自身影响力。今日之世界,愈发呈现出一种地域性“势力范围”的封建领地体系的特征,国际秩序正悄然步入一种新型“封建化”阶段。
郑永年指出,国家之间的竞争核心在于制度,在于谁比谁开放。因此,“如果特朗普‘革命’成功,美国无疑将孕育出一种更高效、更具竞争力的新体制,这将对中国形成前所未有的挑战。”他进一步表示,中国也需要加快体制机制改革,而“单边开放”策略可为中国的体制机制改革创造一种外在的动力机制。“在不要低估特朗普政府对世界贸易体系的破坏能力的同时,更不要低估中国开放政策重塑全球贸易体系的能力”,郑永年强调,“历史已经证明,最终赢得竞争的,必然是更加开放的一方”。
郑永年教授致辞
(图源:主办方)
“国际社会正处于‘过去不去,未来已来’的新旧交替时期,面临何去何从的历史性抉择”。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学术咨询委员会主任杨洁勉就“中国大国外交和大国关系格局:历史轨迹回顾和未来方向探寻”为题发表了主旨演讲。杨洁勉回溯了当代大国关系的变化特点——从历史长周期看,冷战的两极世界不是常态;从时代进步的视角看,发展中大国的“群体性崛起”更具有迎接更加公正的世界体系的重要意义。
“自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更加重视战略思维和顶层设计,增强了战略主动和战略定力,实现了从‘对大国的外交’到‘做大国的外交’的历史性转变”。杨洁勉认为,“东升西降”是趋势,“东弱西强”是现实。因此,我们在作战略判断和战略布局时,切勿将趋势等同于现实。应通过在各个领域、地域和议题上的努力,来塑造真正的世界多极化格局,建成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
杨洁勉作主旨演讲
(图源:主办方)
如何拨开迷雾,把脉国际局势关键趋势变量?本届论坛为期两日,共设置七个议题。在议题设置上首先聚焦中美关系,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中美两国关系是今天世界秩序的重要支柱。因此,议题一和议题二分别从“中美关系未来走向”和“中美认知对抗”两大视角来评估特朗普上台后中美关系面临的变化与冲击。
特朗普二次入主白宫后,南海形势将会如何变化?华阳海洋研究中心理事长、中国南海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吴士存分享了他对南海形势的三大基本判断。首先,南海形势原本“趋稳向好”,但特朗普政府南海政策作为的不确定性可能导致这一趋势被打断和逆转。其次,中国在南海的维权出现“窗口期”,关键在于中国能否抓住这个机会。第三,中美在南海的冲突风险上升,在缺乏有约束力的规则和机制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严重后果。总而言之,美国在南海问题上的策略和同盟关系虽然可能有“变”,但“不变”的是以南海问题牵制和打压中国的战略目标将会持续。吴士存指出,“南海将经历一个由乱及治的阶段,‘治乱世用重典,平乱象出重拳’当为中国未来的南海战略”。
吴士存发表演讲
(图源:主办方)
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周鑫宇基于世界政治学视角,分析了中美关系中的心灵政治。如何描述中美两国针对彼此政策的不对称性及其影响?周鑫宇认为,现有的理解主要从两方面来解释,一是权力政治与大国博弈,二是心灵政治与世界政治学。他指出,国家之间除了力量关系结构之外,还存在认知关系结构。就中美关系而言,要更多地考虑“双边关系是一个建构性过程”,因此心灵政治的重要性就会格外凸显。
周鑫宇发表演讲
(图源:主办方)
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主任、国际关系学系教授陈琪深入分析了美国大选后中美关系的新挑战。他指出,特朗普的强势胜利被美国媒体形容为“风暴归来”。这个结果与其说是共和党的胜利,不如说是特朗普的胜利和民主党的溃败,揭示了美国选民对鼓吹MAGA的特朗普主义的支持及对捍卫多元化的民主党建制派的抛弃。特朗普的压倒性胜利作为今年世界大选年的压轴戏,在某种程度上标志着自由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的“退潮”和保守主义的崛起。陈琪认为,面对特朗普可能的对华施压和对国际秩序的“修正”,中国对美应保持战略耐心,采取“缓行动,多说少做”的策略,积极拓展与欧盟和东亚国家的伙伴关系,为当下世界秩序的混乱和重组注入信心和稳定性。他强调,尽管中美存在诸多现实和潜在冲突,但在共同利益领域仍有合作空间。面对中美之间的复杂矛盾需要保持接触,从而管控分歧、防止误判。通过斗争逐渐积累互信,在无法达成共识的领域则应保持战略定力;通过更有力的高质量开放和治理改革,主动应对国际环境的冲击,争取中国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有利时机。
陈琪发表演讲
(图源:主办方)
此外,除了中美之外,未来主导和驱使全球秩序发展走向的仍是少数区域和关键大国,因此从议题三到议题七,分别聚焦中国与“全球南方”、中欧、中俄、中国与其他东亚国家、中印、中土等重要区域与国家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大国间的力量对比和正在发生结构性变化的观察,从而对2025年全球安全态势作出更清晰的评估和预判。明日,论坛将对更多议题展开不同维度的探讨。
在讨论“全球南方”议题时,复旦大学中东研究中心主任孙德刚着眼于中国与金砖国家合作对全球发展的贡献,深入分析了金砖国家在全球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尤其是从“金砖四国”到“大金砖”,金砖国家人口、领土和经济总量在全球的占比均超过西方七国集团和欧盟,他表示,随着金砖合作机制的扩容,金砖国家在全球南方的代表性显著提升,这有助于推动从“区域合作”到“全球合作”的转变。孙德刚还提出中国与金砖国家合作的三大原则:开放地区主义、有序机制化和“发展本位”,并强调,金砖机制不是反西方军事联盟,而是开放的“政治—发展”集团。
孙德刚发表演讲
(图源:主办方)
在百川论坛第一天的尾声,进行了“智库—产业”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署环节。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围绕出海业务,与12家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研究院与各企业本着平等协商、互利共赢、优势互补的原则,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围绕企业出海的政策研究、海外考察、会议论坛、出海对接、培训教育等业务,实现资源互通、利益共享。这是郑永年教授带领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开展“智库产学研合作”战略的第一步。
12家企业与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图源:主办方)
在世界格局新旧交替过程时期,如何“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于乱云飞渡中仍有从容的定力?这是一个智库需要持续思考的课题。“中国外部环境的变化与评估”主题百川论坛于每年年末举办,至今已举办四届,未来还会持续进行下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百川论坛希望集世界各方之智慧,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微薄之力。
论坛现场
(图源:主办方)
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光明日报、中新社、中国网、新京报、21世纪经济报道、南华早报、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香港商报、香港01、深圳新闻网、深圳商报、深圳卫视等主流媒体将同步跟踪报道此次研讨会。更多百川论坛内容报道,请持续关注“大湾区评论”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