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2024年11月28日讯 深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充满活力的现代化大都市。深圳的文化生态如何?由梅州市发展战略顾问、深圳市文联原专职副主席杨宏海所写的《我与深圳文化》明确回答:深圳,过去是文化“沙漠”,现在是文化“绿洲”。
“文革”期间因父亲被划为“右派”,杨宏海被下放至农村。恢复高考后,他考入嘉应师专(今嘉应学院)中文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85年7月,杨宏海调入深圳工作,先是在深圳市文化局办公室、市文委调研处工作,后来在特区文化研究中心任主任,后任深圳市文联专职副主席直至退休。他对文学创作以及文化挖掘、研究和宣传,孜孜不倦,特别在特区文化、打工文学、青春文学研究等方面不遗余力,颇有建树。
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教授为杨宏海著《文化深圳》题字
杨宏海在深圳从事文化工作30多年,一直不停歇
《我与深圳文化》全书共分《文化深圳》《都市百态》《打工文学》《阳光写作》《创意无限》《客邑人文》《月照围楼》《编外钩沉》《纪事珠链》等九个篇章,130多万字,982张照片,内容丰富。书中收集整理了杨宏海1985年至2010年期间在各个时期的调研文章、论坛发言以及市级、省级、国家级各类新闻媒体、理论刊物发表的文章。
杨宏海受聘深圳大学硕士生导师与研究生合映
每个篇章均以“自叙”领章,概述了作者投身深圳文化建设各个阶段的重点工作、重点任务和思考总结。在写作过程中,杨宏海以翔实的数据、务实的态度,概括了特区文化多元兼容、雅俗趋同、与时俱进的特征。可以说,《我与深圳文化》是一部反映深圳特区文化繁荣发展的书。
调到深圳工作后,杨宏海进行了持续一年多的调研与思考,与王效文合作撰写了论文《深圳,呼唤特区文化“特”起来》。该论文被推荐参加在厦门举办的“全国文化事业发展研讨会”,引起了与会代表热烈反响。时任文化部常务副部长高占祥召集杨宏海、王效文等人座谈,就特区文化“特”在哪里、如何“特”起来等进行探讨,决定在这次大会中穿插召开一次“特区文化研讨会”,邀请相关省市代表及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等媒体代表参会,与会者对特区文化如何“特”起来各抒己见、气氛热烈。
杨宏海主持深圳市特区文化研究中心取得系列成果
1993年12月,全国第二次特区文化研讨会暨特区文化研究中心成立大会在深圳举行,杨宏海被任命为中心负责人。他随即与深圳市文化局人事处长等相关人员组成招聘考核小组,到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公开选拔人才。机构人员配齐后,杨宏海便带领这支年轻的研究队伍,开始围绕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深圳文化发展模式、“一国两制”条件下深港文化的交流与合作等诸多课题进行深入研究。
杨宏海与深圳大学胡经之教授等学者合映
杨宏海认为,深圳的特区文化虽然没有北京、西安、开封、洛阳等历史文化名城历史厚重,但也呈现出春意盎然、百花盛开的喜人景象,具有现代创造、文化创新的特质,深圳可谓“现代文化名城”。为此,他撰文倡导明确深圳文化的发展定位和发展策略,提出了打造“现代文化名城”的理念。最终,打造“现代文化名城”被深圳市党委政府决策层采纳,列入城市发展规划。而后,杨宏海又马不停蹄,组织制定新形势下的文化评判标准,谋划深圳“现代文化名城”实施路径。
经过不懈努力,《深圳市文化发展规划纲要(2005年-2010年)》《深圳市文化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深圳2030城市发展策略》《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年)》等纲领性、指导性文件,都把“现代文化名城”写入了正式文本。打造“现代文化名城”成为全市各级各部门的共同愿望和特区人民的奋斗目标。
改革开放初,在深圳,最具影响力的口号是“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打工仔、打工妹“上班匆匆打卡,下班匆匆吃饭”,在各个工作岗位上挥洒汗水和青春。在忙碌的劳动之余,他们需要娱乐活动缓解紧张的神经;他们渴望得到优秀的文化教育和熏陶,丰富提升自己;他们希望通过参加文化活动,过好打工生活的每一天。然而,当时影剧院、书店、公园的奇缺,难以满足他们休闲的需求;歌舞厅、卡拉OK等场所消费高昂,他们望而却步。一些打工人开始“哼唷哼唷”自我吐露,吟出了“一早起来,二腿齐飞,三洋打工,四海为家,五点下班,六步晕眩,七滴眼泪,八把鼻涕,九(久)做下去,十(实)会死亡”的打工诗,并无聊地涂鸦“发表”在厕所墙壁上。杨宏海发现后抄录在调研笔记本上。这样的打工诗朗朗上口,很快传播开来,深受打工仔、打工妹的喜爱。
杨宏海发起并主持“全国打工文学论坛”
发现厕所里的“打工诗”后,杨宏海在调研中,经常鼓励打工仔和打工妹平时多读书、看报、写文章,积极向报纸、杂志投稿。不久之后,在各类报纸、杂志上,就零星出现了由打工仔、打工妹撰写的、反映打工生活的小说、诗歌、散文,涌现了安子、林坚、张伟明、王十月等一大批有潜质、有创造力的草根作者群,以及一批奋发图强、昂扬向上的好作品。如张伟明的小说《下一站》《我是打工仔》,写出了打工一族“东家不打西家打,勇敢走向下一站”的潇洒,张扬了一种开拓、冒险、自强、自尊的“打工精神”;安子的长篇纪实文学《青春驿站——深圳打工妹写真》,表现了打工妹在充满机遇的深圳找到自我价值的喜悦,呼唤“每个人都有做太阳的机会”。
杨宏海及时组织有关“打工文学”的学术论坛、研讨会,邀请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和高校学者参加,并接连联合电视台、电台、报刊、杂志等宣传阵地举办相关活动,将“打工文学”概念推向社会,引起了热烈反响。《人民日报》《当代文坛报》《文艺报》《羊城晚报》《特区文学》等纷纷刊登文章,推介“打工文学”,在中国文坛掀起了一股“旋风”。“打工文学”正式贴上“标签”,成为深圳特区特有的文学类别,在岭南文学中占领一席之地。
深圳年轻人多,一些喜爱文学创作的新苗正茁壮成长。1992年的一天,还在读高二的学生郁秀拿着一摞小说《花季雨季》打印文稿来到杨宏海家里,请求修改指导。杨宏海读完,觉得文笔清新,风格阳光,作品带着鲜明、浓厚的深圳移民城市文化特色,便拿给正在读中学的女儿阅读,其女儿读后大呼过瘾,称“写的都是我们的真情实感,很好看!”杨宏海便向有关部门和媒体推荐。
杨宏海积极推动深圳校园“青春文学”,图为与英国创意大师霍金斯(中)和少年作家对谈
后来,中宣部要求每个城市报送参评“五个一工程奖”作品,其中之一是儿童文学作品。因为郁秀这部小说属于儿童文学,于是杨宏海再次进行推荐。很快,《花季雨季》正式交由海天出版社出版。结果一炮而红,不仅获得了“五个一工程奖”,还拍成了电影、电视剧,备受广大读者青睐。文本一再加印,累计发行突破两百万册,连续五年雄居全国畅销书排行榜前列。此后,“郁秀现象”在深圳、在广东文坛掀起了一场“青春文学风暴”,催生了不少优秀的青春文学作家。
荷兰莱顿大学汉学家柯雷教授就打工文学来深圳采访杨宏海
2004年,杨宏海顺应深圳青少年学生热衷文学创作的态势,积极向深圳教育局领导同志建言,与教育、文化和出版部门通力合作,成立了“深圳市中学生文联”,并通过举办“深圳读书月”“文博会”等活动,组织各类人文讲习班、“十佳文学青年”评选,举办全国校园文学论坛等,邀请著名作家曹文轩、“世界创意产业之父”霍金斯等学者就“阳光写作与人文教育”“青春文学与创意未来”等专题进行开讲,大力宣传深圳青春文学。
杨宏海作为“读书月”读书指导委员会专家,荣获“乐读大使”称号
此外,杨宏海在推进文化深圳建设,打造深圳文化特色品牌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作出了应有贡献。
《我与深圳文化》一书,内容充实、思考深邃。杨宏海在深圳几十年为推动深圳文化发展所付出的辛勤汗水,就是最好的历史印证。(易道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