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2024年12月10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焦子宇)当物理学大佬遇见经济学大咖,他们会谈些什么?在12月7日举行的第10届国际数据科学会议(ICDS 2024)开幕式上,南方科技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薛其坤与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恩格尔展开了一场精彩对谈,从人生哲学到治学态度,从跨界发展到跨国合作,两位教授围绕“气候变化与中美科技合作”这一主题畅所欲言。
罗伯特·恩格尔是美国著名计量经济学家,他创立的ARCH模型在经济、财务、统计等领域均有跨学科的突出贡献。2003年,恩格尔凭借这一开创性成果被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诺贝尔经济学奖。目前,他担任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金融学荣誉教授、斯特恩波动与风险研究所联合主任。
薛其坤院士是荣获国际凝聚态物理最高奖奥利弗·巴克利奖、国际低温物理最高奖菲列兹·伦敦奖的首位中国籍科学家,并于今年获得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就在对谈前一天,12月6日,薛其坤院士又获得了2024腾冲科学大奖。
正式开始对谈前,两位学术“顶流”回忆了自己的学术历程,分享了支持自己数十年科研之路的最大动力。恩格尔在大学时曾钻研超导和量子力学,但由于该领域过于小众,他转而研究起了经济学。“要永远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对任何创新都感到兴奋。”恩格尔表示。薛其坤的求学经历对于南科大师生来说绝不陌生,在他看来,科学研究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将不确定性转化为确定性、将偶然变为必然,需要穷尽几乎所有可能性,不能漏掉任何一个环节。以其团队从事的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实验为例,薛其坤说他们至少进行了1000次测试。面对重复无进展的实验,他引用钱学森的一句话鼓励年轻人:“常常是最后一把钥匙打开了门。”“在找到开锁钥匙之前,要坚持不断试错,要坚信,总会有一把钥匙能把锁打开。”薛其坤说。
回归到如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主题,恩格尔指出,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气候问题的本质,就是使用能源产生碳排放所导致的外溢效应的问题,他从市场机制和政策工具角度提出四点建议:一是对碳排放征税,鼓励企业投资可再生能源;二是对新能源产业进行政府补贴,让行业整体变得有利可图;三是建立相应的监管制度,对企业排放作出限制;四是“希望”政策,即通过公开的宣传和倡导,让企业、投资者、消费者等众多利益相关者都认同绿色发展的理念。
作为南科大校长,薛其坤分享了学校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探索。他表示,全球气候变化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大共同挑战之一,南科大的研究方向涵盖电池技术、碳捕获、智能制造、海洋科学、生态修复等,学校设立包括碳中和能源研究院、风险分析预测与管控研究院在内多个重大科研平台,汇聚了多领域的研究人员,依托多学科交叉平台建立了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并与深圳领军企业合作,共同推动绿色经济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
科学技术具有世界性、时代性,国际科技合作是大趋势,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只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所有创新难题。而人才交流是科研合作的基础。对此,薛其坤和恩格尔均表示,各国应加强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挑战。“中国作为一个拥有庞大人口基数的发展中国家,在清洁能源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中美两国若能加强科技政策交流和共享气候治理经验,将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树立典范。”恩格尔表示。薛其坤赞同称,除了政府间合作外,各国还应加强大学、科研机构和业界的沟通与合作,构建更加包容、务实的国际合作机制,为全球科技创新注入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