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海深化金融业开放创新 企业深港“双总部”机制实现条件逐渐成熟
2024-12-16 07:33
来源: 深圳特区报

前海深化金融业开放创新 企业深港“双总部”机制实现条件逐渐成熟

人工智能朗读:

深圳新闻网2024年12月16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智伟)“‘依托香港、服务内地、面向世界’,前海始终以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为目标,这其中前海金融服务业的发展贡献突出,金融开放创新也取得了显著成效。”香港国际金融学会主席、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公共政策学院副院长肖耿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前海作为新时代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平台,承担着国家金融业对外开放试验示范窗口和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试验区的战略定位。近年来,前海在金融领域的创新实践不断加速,为深港金融合作提供了坚实基础。

“深化金融业开放创新”是《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下称《前海规划》)赋予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下称“前海”)的重要使命之一,《前海规划》发布实施一年以来,从“金融支持前海30条”实现14项全国“首创”“首批”、到深港国际金融城累计入驻金融机构431家、再到前海融资租赁集聚区资产规模达2118.91亿元……前海在深化金融业开放创新方面硕果累累。

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生产总值1864亿元,增长8.2%;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00.3亿元,增长16.5%。今年1-10月,前海蛇口自贸片区进出口额4481亿元,同比增58.3%,进出口值创历史新高。

深化深港金融融合发展

“深港的深度合作有利于离岸、在岸市场优势叠加,使内循环和外循环紧密衔接,前海在其中将发挥重要作用。”肖耿建议,大湾区企业可探索“双总部”机制创新。在香港注册的离岸企业可在深圳(前海)设立其跨境营运第二总部;在深圳注册的在岸企业可在香港设立跨境营运第二总部。

“《前海规划》提到,探索香港参与前海发展新模式,支持香港有关部门和企业参与前海重大项目的建设运营,正是为‘双总部’提供基础。加之数字化监管的实现,深港‘双总部’机制的实现条件已逐渐成熟。”肖耿告诉记者。

正如肖耿所说,近年来,具有离岸业务资格的中资银行纷纷抢滩前海,依托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发展离岸金融业务,建立服务海外资本市场、境外承包工程和境外并购的离岸投融资产品体系,并实现常规业务、同业业务板块、投行业务和离岸自贸等业务的协同发展。

特别是在“金融支持前海30条”发布后,一系列项目不断在前海落地:境外不落地购汇、人民币资本金结算、国际保理转结汇、便利非银跨境支付、便利香港居民开立内地银行账户、便利境外人士薪酬跨境收付等措施……一个个政策落地实施,带来前海金融改革开放创新实现的一系列新突破——前海率先在全国形成了跨境双向人民币贷款、跨境双向发债、跨境双向本外币资金池、跨境双向股权投资、跨境资产转让、跨境金融基础设施等多项业务创新。

提升金融服务发展水平

“《前海规划》出台后,相关文件明确提出支持前海合作区内基金公司积极参与交易所买卖基金(ETF)互挂及内地与香港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互认等,ETF的互联互通机制,可以丰富交易品种体系,为境内外投资者提供更多的投资便利和机会空间,对于进一步提升大湾区跨境金融服务水平具有重大且深远的战略意义。”恒生前海基金总经理刘宇在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前海规划》实施一年以来,内地与香港互联互通制度持续优化,为恒生前海基金在业务交流互动、资源协同整合、产品合作创新、投资管理优化等方面的合作创造广阔的发展机遇。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恒生前海基金的资产管理总规模已超240亿元人民币,其中公募基金管理规模近两年增幅达103%。

深化和融合都离不开稳定、可持续、风险可控的金融服务发展水平建设。近年来,前海进一步推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金融服务发展水平建设,出台《关于支持前海深港风投创投联动发展的十八条措施》(简称“十八条”),其中包括落户奖励、租金补贴、经营团队、投早投小投科技等方面多种措施,覆盖风投创投产业“募投管退”全流程,旨在大力招引国际资管机构、知名风投创投机构和私募证券投资机构,促进深港风投创投联动发展。“十八条”推出以来,政策落地取得出色成效,为打造深港联动发展良好生态环境,“十八条”鼓励前海产业引导基金让利,与深圳市、南山区、宝安区引导基金建立联合尽调、联合投资等机制,协同提高政府产业引导基金效率。同时,联合南山区、宝安区建立优质被投企业项目库,开展项目对接路演等“一揽子”服务,联动前海国际人才港、国际法务区、深港青年梦工场等,构建人才服务、法律服务以及资本、项目等全要素生态。

[编辑:李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