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外贸,是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枢纽,对稳增长稳就业、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发挥着重要支撑作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深化外贸体制改革。
回望2024年,深圳外贸进出口规模首次迈上4万亿元台阶,实现历史性突破,彰显出强劲韧性和充沛活力。过去一年,深圳持续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加力培育发展贸易新业态,推进通关、税务、金融等监管创新,加速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稳规模优结构,在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中作基地、作平台、作通道、作枢纽,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全球市场“含深度”不断提升。
一、贸易结构持续优化,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增长21.5%,对RCEP其他成员国增长22.2%
持续强化稳外贸政策支撑,2024年开年即出台稳外贸“24条”等一揽子精准支持政策,进一步优化企业服务。支持6000家深圳企业赴境外参加113场国际知名会展,在境外自办展会19场,共组织2815家企业线下参展两届广交会,全力支持和服务外贸企业开拓国际市场。2024年1至11月,深圳对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实现全面正增长,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增长21.5%,对RCEP其他成员国增长22.2%,市场多元化趋势不断增强。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突破万亿元、电动汽车出口增长42%、3D打印出口增长59.5%,产品结构不断优化。锐意改革创新,商务、海关、市场监管等部门联合建立“促进外贸新质生产力发展工作站”,共推新质生产力发展,全省首个区外全球产品保税维修试点项目顺利落地,外贸新产品、新赛道不断涌现。
二、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创历史新高,“阳光化”走在全国前列
深圳跨境电商综试区连续3年评估稳居“成效明显”第一档。全年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稳定增长,位居全国前列,创同期历史新高。跨境电商“阳光化”试点工作进一步走深走实,建立“1+2+6+N”的跨境电商政策体系(1个纲领方案、2个中期实施方案、6个专项方案、N个区级及其他政策措施),率先建成全国首个跨境电商全模式阳光化公共服务平台,先后推出9610出口、9710出口、1210B2C出口和独立站等4个阳光化公共服务产品,为跨境电商阳光化企业提供出口申报、阳光结汇、合规退税、信用贷款、出口信保等“关、税、汇、贷、保”一站式综合服务保障,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三、保税物流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万亿元,综合保税区发展动能澎湃
全国综合保税区(含保税区,下同)发展绩效评估“大考”进步明显,2023年整体成绩为历年最高,其中,前海综合保税区位列A类、获广东省第1名。2024年1至11月,保税物流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全市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进出口额8324亿元、同比增长18.8%,国际航行船舶保税油地方牌照企业加注量增长33.27%。印发实施《深圳市综合保税区发展绩效评估提升工作方案》,加大“保税+”新业态培育力度,推动“核磁共振成像装置用零件”等列入全国第三批综合保税区维修产品目录,首票新能源汽车整车业务顺利入区,为外贸保稳提质注入新动能、新活力。
四、深圳成功举办第六届全球AEO大会,系首次落地中国,“智慧海关”助力跨境贸易更便利
创新海关“经认证的经营者”(AEO)链式培育和集团式认证新模式,推动AEO认证企业增至468家、增长8.3%。成功举办第六届全球AEO大会、系首次落地中国。出台“进一步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措施12条”,开展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扩大口岸属地协同监管模式试点,企业等待检查时间缩短80%。指导企业用好RCEP等自贸协定关税优惠政策,保障1178.1亿元货物享惠。全面开展“智慧海关”建设,推动智慧监管服务改革创新,推行“互联网+稽核查”降低企业成本,实施加工贸易对接ERP“视同已报备”简化手续,实施空港智慧物流改革,探索应用AGV物流机器人、新型安全智能锁、机检查验等多项先进技术,空港单位面积出港处理能力提升53%、进港处理能力提升78%。建设航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获评2024年粤港澳大湾区全球贸易数字化领航区优秀案例。
深圳特区报记者 华智超 摄
五、兑现税惠政策实现出口退税超千亿元,税收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打出稳外贸税收服务“组合拳”,充分释放出口退税政策红利,全年兑现税惠政策共为企业办理出口退(免)税额达1609.7亿元,其中出口退税1127亿元、同比增长4.7%。持续探索实施跨境电商税务标准化管理,支持跨境电商阳光化发展,深圳跨境电商企业全年出口退税额同比增长39%。运用智慧手段实施出口退税全周期高效管理,实现出口退税业务100%线上申报、98.5%退税额无纸化办理、6类证明电子化。率先推出出口退税协同服务,服务1076家企业生成退税协同单证数量超2.3万条,外贸企业申报出口退税额超4681万元、生产企业申报免抵退税额约6.2亿元。
六、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业务规模超千亿美元,“金融活水”助企融资超万亿元
2024年深圳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业务规模超1000亿美元,超1400家优质企业享受便利化政策红利。全国首创“银行+外综服企业”代办出口收汇模式,累计服务外贸企业超17万家、业务规模493亿美元,居全国前列。创新推出跨境发薪、“冻肉贷”农产品供应链融资、中小外贸企业数字化信贷产品等,截至2024年11月末,深圳辖内中资银行外贸企业贷款余额达到1.13万亿元。其中,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779.8亿元,较年初增长14.26%;向跨境电商提供贷款48.03亿元,较年初增长11.45%。
七、出口信用保险承保规模突破千亿美元大关,中小微企业统保数量再创新高
2024年,深圳出口信用保险承保规模突破千亿美元大关。全面实施利好中小微企业的“大统保”政策,通过深圳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提供全国独有的线上承保、线上报损核赔、线上资信、线上咨询等“四个线上”服务,“一对一”服务2.2万家中小微企业完成统保签单,统保企业数量再创新高。不断扩大出口信用保险承保规模和覆盖面,支持企业开拓多元化市场,加大对专精特新“小巨人”、“隐形冠军”等企业承保支持力度,服务新能源汽车、LNG运输船、光伏等绿色业务出口超45亿美元、增长30%,支持生物医药产业链出口21亿美元、增长19%。
八、国际贸易指标获全省营商环境评价第一,“智慧口岸”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围绕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口岸营商环境,实施55项口岸营商环境优化举措,国际贸易指标在2024年广东省营商环境评价中位居第一位。全面推进智慧口岸建设,启动智慧口岸基础数据平台和一体化服务平台建设,打造口岸“一网服务、一网协同、一网统管”体系,“i口岸”小程序用户超过34万人。依托皇岗、沙头角、罗湖等陆路口岸重建改造工程,推进口岸设施设备智能化升级,提升智慧口岸运营智能化水平。建立特邀顾问、口岸通关便利度评价等工作机制,妥善解决群众意见建议1090个,深圳口岸营商环境讲坛、跨境贸易便利化大讲堂等对企宣讲平台参与人次突破90000,创历年新高。
九、外贸集装箱吞吐量首次突破3000万标箱,友好港数量增至28个
2024年,深圳港集装箱吞吐量累计完成3339万标箱、增长超11%,增幅为近十年最高值。其中,外贸集装箱吞吐量首次突破3000万标箱,增幅达两位数;外贸班轮航线新增27条,累计达到275条。“粤港澳大湾区组合港”开通组合港航线达到43条,实现大湾区内地九市和全省七大关区组合港全覆盖。获批扩大启运港退税政策,离境港调整为深圳全港;与达尔文港、巴拿马巴尔博亚港签约友好港,友好港数量增至28个。开通运行“渝深港图定班列”,入选全国集装箱铁水联运品牌线路培育典型案例。
十、深圳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主要业务居全国前列,高标准建成“一站式”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及生态体系
深圳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持续深化“通关+物流”“贸易+金融”建设,将服务范围拓展至跨境贸易全链条,提供服务事项超2100项,累计服务企业58万家,全年主要业务申报量约占全省的55%、全国的12%,建设推广成效走在全国前列。推进金融服务“超市化”、国际结算“全程网办”,赋能互联网金融普惠化,截至2024年底,累计实现贸易验真服务超39万单,线上结、付汇超97.5亿美元,贸易融资7.8亿美元。率先推出“深港无缝清关”服务,实现深港两地通关单证“一次录入、两地申报”,减少50%单证录入工作量。
十一、前海蛇口自贸片区进出口规模首次突破5000亿元,三年蝉联全国自贸片区制度创新指数第一
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全年进出口规模首次突破5000亿元、增长超50%。新增“构建立体化海外维权工作格局”等14项制度创新成果在全国复制推广,“空运快运货物6小时内通关”等5项制度型开放案例在全国自贸试验区复制推广,三年蝉联全国自贸片区制度创新指数第一。重大贸易平台快速发展,电子元器件和集成电路国际交易中心实现交易规模905.01亿元、增长64.6%。前海联合交易中心年度交易额超千亿元,其中人民币跨境结算518亿元,居国内同类交易平台之首;大豆离岸现货市场年内成交突破1388万吨、增长152.4%。联动港澳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企业海外综合服务平台“深圳·前海e站通”,累计举办55场不同类型的专业活动,覆盖2万人次。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吴亚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