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食品安全与健康流言榜发布,这些都是真的吗?真相来了
2025-01-23 09:19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年食品安全与健康流言榜发布,这些都是真的吗?真相来了

人工智能朗读:

近日,中国食品科技学会等单位发布“2024年食品安全与健康流言榜”,对几个有关食品安全的流言进行辟谣。馒头冷冻3天就不能吃了、常温牛奶保质期长是因为添加了防腐剂、反季节果蔬添加了过量农药?这些都是真的吗?我们一起揭开真相、粉碎谣言。

网传“馒头冷冻3天就不能吃了”可别信

有传言说馒头冷冻3天就不能吃了,原因是担心馒头冷冻了,里面还是会生长霉菌。冷冻条件下,霉菌还会生长吗?我们在超市看到的那些速冻食品,难道都有安全隐患吗?来听专家的解读。

中国食品科技学会理事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教授 范志红:在冷冻的条件下,霉菌很难产毒,因此我们都看到超市里有很多的速冻食品,它的保质期在-18℃下是12个月。但是如果我们,把它放在0~6℃的冰箱冷藏室里,霉菌它还会缓慢地生长,比如说五六天甚至一个星期,你会看到馒头表面上会长出一些小霉点来,只不过是每一种霉菌它的生长的条件要求不一样,网上传言说是黄曲霉毒素会产生,这个是错误的,因为黄曲霉它是要求在一个比较温暖的环境下才能产毒,所以我们如果想吃馒头这类的食物,我们如果在两三天内就吃完,可以放在冷藏室里,也可以放在室温下,但是如果说你想长时间的保存,我们一定要把它放在冷冻室里边速冻起来。

image.png

味精是化工产品 对人体健康有害?

有人说,味精是化工产品,对人体健康有害。真相是,味精是以碳水化合物为原料,经微生物发酵制成,其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目前没有证据表明味精对人体健康有害。

中国食品科技学会理事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教授 范志红:很多人都认为味精是化学合成的,其实这个说法是不对的,味精当年就是从食品里提取出来的,当初是日本的一位教授从海带里提取的这种成分,所以食品里到处都是含有味精这种成分的,确切地说就是谷氨酸(一)钠或者叫谷氨酸单钠这种物质,它属于氨基酸的一个范畴,氨基酸加了一个钠离子,氨基酸大家一听就觉得好营养,蛋白质就是由氨基酸组成的,完全没有什么可以恐惧的。但是话又说回来了,什么东西它都有一个合适的量,味精也是一样,在少量放的时候,它让我们感觉到味道很鲜美,但是如果我们大量放的时候,它会带来过多的钠,那一克味精大概相当于三分之一克的盐。特别是幼儿来说,也是不适合加味精的。因为他们的肝脏肾脏的能力还达不到成人的水平,我们一下子给他加过多的一种氨基酸,就有可能造成氨基酸平衡的紊乱。

image.png

手机扫一扫打开当前页面
[编辑:谭悦]
推荐阅读
  • “零添加”不能标了!如何看懂配料表吃得更安全? 2025-03-28 09:34

    部分食品标注“不添加色素”“零防腐剂”等,但可能含有高盐、高糖或高脂肪成分,“零添加”会让消费者忽略食品标签上更重要的信息,比如营养成分表和配料表。

  • 两部门:禁止预包装食品用“零添加”等用语 2025-03-27 15:04

    禁止预包装食品使用“零添加”“不添加”,是为了让消费者正确了解食品标签信息,更科学、更自主地选择食品,避免消费者盲目关注宣传用语,忽略产品真实属性,对食品安全和健康造成潜在风险。

  • 2024年食品安全与健康流言榜发布,这些都是真的吗?真相来了 2025-01-23 09:19

    中国食品科技学会理事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教授 范志红:很多人都认为味精是化学合成的,其实这个说法是不对的,味精当年就是从食品里提取出来的,当初是日本的一位教授从海带里提取的这种成分,所以食品里到处都是含有味精这种成分的,确切地说就是谷氨酸(一)钠或者叫谷氨酸单钠这种物质,…

  • 今日辟谣(2024年11月15日) 2024-11-15 19:50

    真相:近日,有网民在视频平台发布“2025年宁夏高考报名即将开始啦......最后三天接单,当天办完当天寄回,高三及复读生不需要学籍,只要有宁夏户口就可报考宁夏二本”等不实信息,引发关注。

  • 中国人不适合饮奶?常温奶加防腐剂?专家回应奶制品五大流言 2024-10-06 16:09

    根据国民营养健康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今年4月发布的“减油、增豆、加奶”核心信息,充足摄入奶及奶制品有益于人体健康,尤其有利于肌肉和骨骼健康,建议每天摄入300毫升至500毫升液态奶或相当量的奶制品,并加大针对性科普宣传。

  •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家庭食品安全提示_精准防 稳增长 惠民生 

    牛奶分为常温奶和低温奶,常温奶可室温存放,低温奶应贮存在冰箱冷藏,注意看包装说明;豆制品很容易滋生细菌,储藏不当容易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