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3周年……以及行星撞地球
2025-02-24 23:00
来源: 察理思特
人工智能朗读:

俄乌冲突3周年……以及行星撞地球

2025年2月24日,俄乌战争迎来三周年。

三年前那个被炮火撕裂的凌晨,喜剧演员泽连斯基换上墨绿色军装时,没有人想到这场战争会持续到第三个春天。

三年前的春天,一枚导弹坠落在基辅的公寓楼前,炸碎了玻璃窗上未拆的圣诞彩灯。那些缠绕在窗棂间的暖黄色小灯珠,至今仍被一位老妇人收在铁盒里,成为这场战争最荒诞的证物——人类用科技创造的璀璨星辰,最终被另一群人类发明的武器击落成灰。

当数字"3"被刻在历史的伤口上,我们终于看清:这场21世纪欧洲规模最大的军事冲突,已经远远超出了一场局部战争的意义范畴。它不仅重塑了欧亚大陆的地缘政治格局,更深刻暴露了全球化时代文明世界的深层裂痕,成为一面照见人类文明困境的棱镜。

历史的演绎往往超出人的经验逻辑,这场战争从一开始就有许多人意想不到的地方。俄罗斯想不到,最开始宣称的闪电战,变成了旷日持久的消耗战、拉锯战;以悲情英雄形象出现的泽连斯基不会想到,美国对俄乌政策会发生重大逆转,乌克兰与他的前途,被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雾霾。

过去几天,特朗普毫不掩饰地指责泽连斯基,认为他“诱使美国投入3500亿美元”,深陷一场毫无胜算且本不该发生的战争。当地时间周五,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泽连斯基没有必要参加结束俄乌冲突的谈判,因为他不是很重要。特朗普对泽连斯基的批评和羞辱还在持续升级之中。

那么,欧洲呢,会在美国退出后加大对乌克兰的援助力度吗?

目前,许多问题还存在变数,以为清晰的答案也很有可能突然间变得模糊乃至破碎。

我们确切知道的只是,乌克兰与俄罗斯都为这场战争付出了巨大代价。

乌克兰无疑是遭受重创的一方。自战争爆发以来,乌克兰的大片土地被俄罗斯占领,这些地区的人民被迫生活在战火之下,家园不再安宁,生活陷入了无尽的痛苦之中。

更令人痛心疾首的是,战争中,无数鲜活的生命消逝,士兵和平民的伤亡不计其数。据不完全统计,乌克兰军队的伤亡人数达到了数十万人,大量青壮年的牺牲,使得许多家庭失去了顶梁柱。

俄罗斯在这场战争中同样代价不菲。国际社会的制裁如同一把把利刃,刺向俄罗斯的经济。美国及其盟友对俄罗斯实施了多轮制裁,涵盖金融、能源、科技和贸易等多个领域。

还有不少俄罗斯士兵,倒在了异国他乡。

对普通人而言,没有一场战争值得欢呼。但是,谁也不知道这场战争何时能够结束。不知道,无数人流离失所的场景、由战争机器制造的无数人的悲剧性命运,何时才能够结束。

这个时候,我突然想起了另外一则新闻。

2月16日,一颗小行星可能撞击地球的话题再度冲上微博热搜。

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喷气推进实验室近地天体研究中心称,一颗名为“2024 YR4”的小行星有2.2%的概率在2032年撞击地球,目前关于“2024YR4”的信息仍然有限,但据估计该小行星的直径在40米至90米之间,其尺寸相当于一座大型建筑。科学家对于该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概率评估,从最初的1%、1.8%,已提高到最新的2.1%。

数年前,欧洲航天局也宣布,未来将可能有4颗行星撞击地球,他们分别叫做1979XB、阿波菲斯、2010 RF12和2000 SG344。

小行星1979XB的个头很大,直径为900米。科学家称,它正以7万公里/小时的速度穿过太阳系,每一秒钟就接近地球30公里,将在21世纪中期到达接近地球的最近距离,但也不排除它可能会突然“急速前进”并带来难以预知的后果的可能性。

而小行星阿波菲斯的体积相当于4个足球场,目前处于距离地球超过2亿公里的位置,但在2029年,它与地球的距离会缩短3万公里。如果发生碰撞,专家预计其会爆发出相当于15000枚核弹的当量。

遥想6500万年前,一个有足球场那么大的宇宙实体撞击了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这次撞击直接导致恐龙的灭绝。

事实上,在太阳系的外围大约有数十亿颗彗星组成的彗星带,由于星体引力的原因,不时会有一些彗星从彗星带中脱离而出进入太阳系,乃至成为地球的“不速之客”。2000年时的《发现》杂志,将小行星撞击事件列为20个可能造成人类文明终结的事件的第一位。

我并没有打算沿着这一思路继续写下去,它也不是我的专业与专长。我想说的是,在行星撞地球的可能现实面前——有报道,上一次行星撞地球的概率为四千分之一——在可能的终极毁灭面前,人类能不能尝试放下成见与偏见,从宇宙视角来看待地球上的事物?

某一颗巨大的陨石从宇宙深处向地球奔来,人类文明很可能在瞬间清零,地球上的自然界可能以这样的方式实现众生平等。我相信,六千万年前的恐龙世界里,也同样是存在等级秩序的,同样存在国际争端、阴谋算计以及统治与奴役的。而今,它们只是博物馆里一个遥远的传说。

那么,人类如果尝试从这样的角度出发,会不会发现,一些无比宏大的事物,一旦进入宇宙的经纬与坐标,会变得微不足道。

又一个春天正在到来。也许,在宏大的战争叙事背后,真正永恒的是生命对春天的渴望。战争第三年,最紧迫的课题已不是如何停火,而是如何阻止仇恨的代际遗传。在这里,我个人有一个小小的厚望,在俄乌战争迎来三周年之际,在行星撞地球的话题将更多人的思索从地上转到天上的时候,希望更多人能够学会以更超然的眼光看待地上的纷争,能够明白,那些无法带走、终将被时间没收的利益也不是那么重要的,属于人类的爱与尊严才是。

作者丨李跃

手机扫一扫打开当前页面
[编辑:刘晓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