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代表为法治深圳建言 建设一站式法律服务中心助深企出海
2025-02-27 07:29
来源: 深圳特区报

市人大代表为法治深圳建言 建设一站式法律服务中心助深企出海

人工智能朗读:

深圳新闻网2025年2月27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李舒瑜)26日,结合审议市人大常委会和市两院工作报告,市人大代表为进一步推进法治深圳建言。科技创新还需要哪些立法支撑,法治化营商环境如何持续优化,如何提高深圳企业出海法律服务水平等,都是大家讨论的热点话题。

市人大代表、广东深宝律师事务所主任黄振辉说,近年来,随着深企出海步伐持续加大,法律服务需求日益凸显,尤其在国际贸易合规、知识产权保护、跨境投资、国际纠纷解决以及政策解读等方面,企业急需专业的涉外法律服务支持。他建议,鼓励深圳律师事务所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与全球领先律所建立战略合作,通过“本地+海外”服务模式,为企业提供更丰富、更专业的国际化法律服务。同时,通过打造国际化涉外法律人才梯队、深化区域法律协作机制、加强涉外法律培训等举措,提高深圳企业出海法律服务水平。

市人大代表、广东嘉得信律师事务所主任闵齐双说,广大具有出海业务的小微企业虽在法律服务方面需求迫切,但难以投入充足资金。建议政府有关部门联合具有出海法律服务经验的律师事务所等机构,建设涵盖市场调研、法律政策查明、争议解决等服务的一站式企业出海法律服务中心。针对企业出海时面临的共性法律问题,还可以探索建立企业出海AI公共法律服务平台。

深圳同时拥有特区立法权和设区的市立法权,如何把立法优势转化为法治优势,代表们也带来了自己的思考。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科教资源最集聚、知识密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发展需要有立法保障。”市人大代表、南山科技事务所所长王艳梅说,早在2022年的市两会上,她就提出了制定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发展促进条例的建议,推动了该项立法调研工作的启动,并形成初稿。当前光明科学城发展促进条例已经出炉,河套合作区深圳园区的立法也在强力地推进当中,西丽湖国际科教城立法也需要强化统筹协调,加快推进。通过立法明确科教城在治理结构、土地保障、教育办学、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内容,破解制约创新的体制机制问题,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深圳新能源汽车产量居全国第一。市人大代表、宝安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苏毅建议,修订《深圳市停车场规划建设和机动车停放管理条例》,强化对新能源汽车停放及充电的保障,建议经营性停车场配建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实行电动汽车停车和充电优惠。同时,将深圳停车泊位信息化管理和共享停车的探索,以立法的形式固定下来。

手机扫一扫打开当前页面
[编辑:刘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