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8日),国家航天局发布嫦娥六号月球背面样品最新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为人类研究月球起源与演化等重大科学问题,提供了关键科学依据。
由国家航天局组织、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离子探针中心牵头组成的联合研究团队,获得的嫦娥六号月球背面样品最新研究成果相关论文今天也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上发表。研究成果显示,本次研究样品中玄武岩的主体形成年龄为28.23亿年。通过对比月球背面和正面的样品特性,科研人员验证了月球岩浆洋假说。
本次研究中用到的最重要的设备,也就是测出嫦娥六号样品年龄和同位素组成的二次离子质谱仪,也被称为离子探针。它是目前国际地质研究领域最尖端的装备。
离子探针分析是通过高能量的一次离子束轰击样品表面,溅射产生二次离子,这些带电粒子经过质量分析器分离后,最终到达检测器,从而实现样品表面物质成分的准确分析。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行星科学研究中心 龙涛:这台仪器叫离子探针,是我们这次研究嫦娥六号样品最关键的仪器,它能够实现微米尺度的样品分析,它可以实现元素周期表内几乎所有的元素的分析。现在我们正在进行仪器的调试,目前显示的离子束直径是可以达到几十微米,基本上是人类头发丝的三分之一。
推荐阅读
如何测出嫦娥六号样品年龄和同位素组成?这个设备很重要 2025-02-28 08:33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行星科学研究中心 龙涛:这台仪器叫离子探针,是我们这次研究嫦娥六号样品最关键的仪器,它能够实现微米尺度的样品分析,它可以实现元素周期表内几乎所有的元素的分析。
填补月背研究历史空白 嫦娥六号月球样品成分揭秘 2024-09-19 08:10中国探月工程已走过20年历程,从嫦娥一号拍摄全月球影像图,到嫦娥四号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从嫦娥五号带着月壤胜利归来,到嫦娥六号实现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开拓向前。
嫦娥六号完成采样!五星红旗在月背展开 2024-06-04 09:01嫦娥六号着陆器配置的降落相机、全景相机、月壤结构探测仪、月球矿物光谱分析仪等多种有效载荷正常开机,按计划开展了科学探测,在月表形貌及矿物组分探测与研究、月球浅层结构探测等科学探测任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全球首套!中国发布基于嫦娥工程高精度月球地质图集 2024-04-21 16:05中国科学家“十二年磨一剑”,基于中国月球探测工程(嫦娥工程)科学探测数据编制的全球首套高精度月球地质图集,包括中英文版《1:250万月球全月地质图集》和《1:250万月球分幅地质图集》4月21日正式对外发布。
嫦娥六号计划今年上半年发射 将是人类首次开展月球背面取样 2024-01-11 09:15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嫦娥六号任务副总设计师 王琼:嫦娥五号是着陆在月球正面的北半球,嫦娥六号是(计划)着陆在月球背面的南半球区域。
嫦娥五号团队荣获国际宇航科学院的最高团队荣誉 2023-10-02 09:40嫦娥五号是我国首个无人月球采样返回任务,是当时我国复杂度最高、技术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统工程,一举突破月面采样、月面起飞上升、月球轨道交会对接与样品转移、跳跃式再入返回等关键技术,经过环环相扣的飞行过程,带回1731克月球样品,成为世界单次采样量最大的无人月球采样任务。
国家航天局:鹊桥二号2024年上半年发射 2023-10-01 16:20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 嫦娥七号任务副总设计师 唐玉华:嫦娥六号是采样返回任务,它在月面的工作时间相对来说是比较短的,鹊桥二号可以为嫦娥六号提供可视(测控)弧段,在这个弧段内它是完全可以完成它的关键动作的。
中国科学家首次在月球上发现新矿物 并命名为“嫦娥石” 2022-09-09 16:199月9日,中国传统节日中秋佳节前夕,国家航天局、国家原子能机构联合在京发布嫦娥五号最新科学成果:中国科学家首次在月球上发现的新矿物,被命名为“嫦娥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