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吒难求”背后的文化密码 广东制造业与文化产业深度融合,助力“爆款偶然”转化为“产业必然”
2025-02-28 14:39
来源: 南方日报

“一吒难求”背后的文化密码 广东制造业与文化产业深度融合,助力“爆款偶然”转化为“产业必然”

人工智能朗读:

荣登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首、全球票房突破140亿元、衍生品收入已超4亿元……《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的现象级热潮已全面延烧。从电影银幕到周边货架,无数观众感受到“一吒难求”的火爆热度。

在广东,《哪吒2》收获票房超15亿元,约占该片总票房的10.8%,位列全国之首;“潮玩之都”东莞凭借“唯快不破”的绝技接住了“泼天富贵”,成为地方产业与哪吒IP深度合作的典范。

从“少年英雄”到“百亿顶流”,再到“一吒难求”,不仅是IP经济的胜利,也成为广东制造业与文化产业深度融合的契机。“哪吒IP”搅起的文化与经济融合的浪花,释放出巨大的市场能量,助力“爆款偶然”转化为“产业必然”,也为新时代人文经济学留下了生动注解。对此,广东动漫与潮玩界如何“接招”?南方日报记者采访多位行业专家学者,对“哪吒热”背后的文化密码进行深入解读。

打好广东动漫“一手好牌”

近年来,以《大圣归来》《长安三万里》等为代表的国漫IP势头迅猛,《哪吒2》更是将动漫“国潮”推向了新高度。在此背景下,广东动漫业界希望粤产动漫“更能打”。

对于粤产动漫的优势,广东省动漫艺术家协会主席金城认为,从广州的“动漫之城”、深圳的“设计之都”到东莞的“潮玩之都”,将内容与科技无缝对接是粤港澳大湾区得天独厚的条件,“这是我们手中的一把好牌”。

从数据来看,广东动漫产业“家底”丰厚:产业产值已突破600亿元,约占全国动漫产业产值的三分之一;全省在册的动漫关联企业数量超过20万家,形成了实力强劲的动漫产业集群;去年,广东制作的动画片数量达95部,总时长达2.56万分钟,数量与时长均位居全国前二,充分说明了粤产动漫强大的创作实力。

此外,在本轮哪吒热潮中“出圈”的东莞也给广州美术学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设计总执行刘平云留下了深刻印象:“东莞开创了政府与市场的双重驱动模式,实现技术与文化的深度融合,也使潮玩产业展现出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化、集群化升级的潜力。”

“许多国际动漫大师都曾对广东动漫产业的完备链条赞不绝口。”金城说。

然而,客观而言,背靠如此丰富的资源,“动漫之城”广州近年仍未诞生全民爆款,偏重低幼化市场的定位,或许是其中原因之一。有数据显示,2024年粤产动画电影票房达22亿元,但成人方向的作品占比不足三成。

如何打造全民追捧的动漫IP?金城认为,深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失为一条“破局”之道:“传统文化IP已拥有足够庞大的用户基数,《哪吒2》能吸引几代人走进影院观看,就是最好的证明。”他进一步指出,传统文化IP的动漫也具有天然的“出海”优势:《白蛇传》曾燃起宫崎骏的创作热情,孙悟空也影响了日本“漫画之父”手冢治虫。

近年来,粤产动漫的原创力量注重传统文化IP的打造。2021年,动画电影《雄狮少年》总票房突破2亿元,创下当年贺岁档国产动画新纪录。广州美术学院毕业设计短片《落凡尘》,取材于牛郎织女传说,曾在B站收获全网上亿次点播量。动画电影《落凡尘》去年暑期档放映后,也在业界收获不俗的口碑。

讲好故事之余,广州美术学院教授,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设计团队负责人、总设计师曹雪认为,粤产动漫同样不可缺少“精益求精”的创作态度。《哪吒2》的成功离不开耗费数亿元、渲染用时超过3年所带来的1900多个特效镜头。“动漫爆款必须同时具备创新度、成熟度与完成度。每一帧画面、每一个节奏都需要做到极致,才能打造出属于我们的经典之作。”他如此表达自己对广东创作者的期许。

近年来,广东各地也纷纷加大动漫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出台不少“大手笔”。《广东省培育数字创意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行动计划》提出“打造1—2个国际知名游戏动漫展会”“发展全年龄向动漫产品”等方向指引。广州、深圳、东莞各地也针对动漫行业发布奖励与补助措施。

此外,广东还拥有完备的影视特效产业链,深圳企业的硬实力通过《哪吒2》的出色特效表现得到充分说明。广东开设动画专业的高校数量同样位居全国前列,展现出扎实的人才储备。

刘平云认为,广东拥有全国最好的文创产业集群,可以以跨界联动的方式实现资源的整合,“我们有华强方特、奥飞娱乐等动漫游龙头企业,再联合广美等艺术高校资源,以此实现区域协同和产学研一体化态势”。

谈及如何打造现象级的粤产“爆款”,曹雪话里也充满广东人的从容淡定:“我们拥有丰富的文化底蕴,无需急于求成。创造性劳动永远是一次性的,成功不能依靠复制。我相信,广东运用自己的艺术语言必能创作出同样的经典之作。”

以潮玩为媒讲好“中国故事”

哪吒周边产品在东莞“爆单”,让人们意识到中国的“谷子经济”正在走向成熟。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谷子经济”市场规模达1689亿元,预计2029年市场规模将超过3000亿元。

“谷子经济”热潮之下,面向“读图时代”的年轻人,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成为摆在潮玩业界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对年轻消费者来说,他们需要从潮玩里找到情绪价值、从而唤起对动漫角色的记忆。”曹雪认为,文创产品是动漫IP生命的延续;潮玩并非简单贴标动漫形象的“二次制作”,而是让动漫角色走下银幕、继续发生新故事的“二次创作”。

在菠萝亨特(深圳)设计有限公司创始人、潮玩设计师徐振邦看来,《哪吒2》的每个人物形象都能折射当代年轻人深层次的情感需求:无论看似叛逆不羁、实则正义感十足的哪吒,安全感十足的“奶爸”敖光,还是反映新式教育观念的李靖和殷夫人,都能引发年轻人的情感共鸣。这正是“一吒难求”的基础。

东莞微石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品牌拼酷,也正在与万代南梦宫合作生产以“敖光”人物形象为蓝本的金属拼图。多年来,拼酷先后推出“醒狮”“千角灯”“十里红妆”等非遗主题3D金属立体拼图。得益于深挖传统文化、打造原创IP,拼酷每年的营业额都保持着25%的增长。

“敖光”拼图预计将在今年6月正式上线。问及是否担心进场太晚错失红利,公司总经理熊毛却自信满满:“不要小看消费者对传统文化IP的热爱,只要能够讲好中国故事,就能在市场上立得住。”

广州创意产业协会会长李博陶认为,潮玩本质是年轻人的“社交货币”,还要注重用户“共创”的体验感。随着AI时代的到来,IP衍生品的跨媒介设计已是大势所趋。

“传统潮玩多是静态物件,现在我们可以融入芯片、眼球追踪、感光剂等技术,让文创产品具备更强的交互性。”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焦振涛说。

刘平云认为,科技是想象力“变现”的必经之路,但更重要的是,它可以赋能产品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叙事”的跃升,让每个潮玩玩家都能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传播者。

统筹:李培 何雪峰

南方日报记者 杨逸 赵媛媛

手机扫一扫打开当前页面
[编辑:郑晓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