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不是“垃圾食品”!其实它被误解了→
2025-03-07 08:12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真不是“垃圾食品”!其实它被误解了→

人工智能朗读:

提到罐头,许多人因其长保质期和即食特性,便联想到“防腐剂多”,这让不少人将其贴上“垃圾食品”的标签。但事实真的如此吗?其实,罐头真的被误解了。

罐头真没“防腐剂”

因为根本不需要

  • GB 2760-202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已于2025年2月8日正式生效,其中明确规定:罐头类食品中不得使用防腐剂。

  • 根据国家统计局制定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罐头产品主要分为肉禽类罐头、水产品罐头、蔬果罐头、其他罐头食品。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保质期很长,大多是2~3年。

  • GB 7098-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罐头食品》中规定:罐装密封后的半成品必须在2小时内进行杀菌,目前主流方法是热力杀菌,通过调节时间和温度,使热杀菌的效果达到商业无菌的同时能最大程度保留食品本身营养成分,一般分为低温杀菌和高温杀菌两种。

随着食品加工工艺的发展,现在已经有了气调杀菌、微波杀菌等新技术,杀菌时间短、效果好,更有利于保留食物本身的颜色、风味和营养。

经过这样的杀菌处理,微生物根本没有存活的余地。高温杀菌后还需冷却到40℃以下,这时容器内部会形成负压,盖子会密封得更严实,很难打开。整个流程下来,罐头内部没有微生物存活,外面的微生物也进不去,所以就不需要防腐剂了。

罐头也可以很营养

罐头保存很久都不会坏,以至于有人认为它不如新鲜食物,没什么营养价值。事实可能会颠覆很多人的认知。

1.蔬果类罐头——比常温存放更锁鲜营养

罐头大多是选用新鲜的食物原料直接加工而成,加工过程中蔬果的钾、钙、镁含量并不会因为灭菌处理而下降,膳食纤维也会被保留下来。对热敏感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B族虽然损失不少,但在运输和贮藏过程中,营养成分仅会有小部分的流失,维生素C进一步损失往往不超过15%。

此外,罐头一般很少进一步加工,营养流失更少。罐装工艺还被证明可以提高多种豆类品种的蛋白质(>7%)和膳食纤维(>5%)含量,同时还可以减少凝集素的量。有些水果罐头里会添加维生素C,目的是抗氧化延长保质期。

2.肉类罐头

肉类罐头的高温杀菌过程虽然对肉中怕热的维生素B族会造成损失,但对蛋白质和n-3系列不饱和脂肪酸不会有太大影响。

另外,鱼罐头也会保留较多的维生素D。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很少,但鲭鱼是常见食物中维生素D含量较为丰富的,为16.1微克/100克,即便是鲭鱼罐头还含有7.3微克/100克,吃100克(约1掌心)就能满足一般成年人维生素D需求量的73%。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科普中国

手机扫一扫打开当前页面
[编辑:黄春才]
推荐阅读
  • 预包装食品标签新规出台 2025-03-28 09:41

    记者27日从市场监管总局获悉,《食品标识监督管理办法》近日发布,整体提升食品标签标注要求,解决预包装食品标签上生产日期“找不到”“看不清”“不易算”等问题。

  • 真不是“垃圾食品”!其实它被误解了→ 2025-03-07 08:12

    GB 7098-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罐头食品》中规定:罐装密封后的半成品必须在2小时内进行杀菌,目前主流方法是热力杀菌,通过调节时间和温度,使热杀菌的效果达到商业无菌的同时能最大程度保留食品本身营养成分,一般分为低温杀菌和高温杀菌两种。

  • 中国人不适合饮奶?常温奶加防腐剂?专家回应奶制品五大流言 2024-10-06 16:09

    根据国民营养健康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今年4月发布的“减油、增豆、加奶”核心信息,充足摄入奶及奶制品有益于人体健康,尤其有利于肌肉和骨骼健康,建议每天摄入300毫升至500毫升液态奶或相当量的奶制品,并加大针对性科普宣传。

  • 市场监管总局发文:让食品生产日期找得到、看得清 2024-04-30 08:27

    答:调研中我们发现,现有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定“食品日期、保质期等事项应当显著标注,容易辨识”,但不同食品企业理解存在差异,各类食品包装器型、形状、材质等也存在差异,各类食品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标注的位置各不相同,有的标注在包装的正面、背面、侧面、顶部、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