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AI”智慧监管再升级!翠竹街道稳步推进生活垃圾精细化分类
2025-03-10 15:10
来源: 深圳新闻网
人工智能朗读:

“视频+AI”智慧监管再升级!翠竹街道稳步推进生活垃圾精细化分类

深圳新闻网2025年3月10日讯(记者 李慧 通讯员 韩鹏)为认真落实市、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部署,进一步巩固提升辖区生活垃圾分类实效,结合《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评估细则》,近期以来,罗湖区翠竹街道积极探索垃圾分类智慧监管模式,以数字化赋能基层治理,全力推进“视频+AI”智慧监控系统建设,强化垃圾分类全流程可视化监管,助力垃圾分类工作提质增效。

夯实“视频+AI”硬件基础

全方位织密垃圾分类点位智能感知网络

在聚焦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效能提升上,翠竹街道积极推进住宅小区全部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视频+AI”自动识别违规场景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和应用工作,组建专班工作小组对辖区88个住宅小区垃圾分类投放点进行全面摸底,确保各分类投放点位重点领域、重点部位视频监控无死角、零盲区、全覆盖,进一步夯实垃圾分类投放智慧监控系统硬件基础。

此外,翠竹街道以实用、实效为检验原则,持续强化辖区垃圾分类投放点巡检力度,通过“白加黑”及“巡逻+定点检查”模式,围绕投放点垃圾分类设施配置、垃圾投放效果及周边卫生情况等展开检查,并重点针对障碍物遮挡、画面模糊、角度偏移等影响视频监控正常运行的相关问题开展巡检维护,确保“视频+AI”智慧监控系统设备应用效能,着力构筑全方位、多角度、多时段的生活垃圾分类点位全域感知体系,从源头筑牢垃圾分类投放质效。

强化分类宣传引导

推动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进一步提升

垃圾分类回收利用,关乎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翠竹街道将垃圾分类宣传融入社区治理、校园教育和公共文化活动中,围绕分类知识普及、分类回收成效展示,广泛开展垃圾分类宣传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活动,通过入户宣传、发放分类指南及面对面示范指导等方式,持续强化宣传引导,并组织社区居民及青少年走进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科普教育馆(福田馆),沉浸式学习感受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营造垃圾分类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推动辖区居民生活垃圾分类知晓率不断提升。

玻璃瓶、奶茶杯、牛奶盒、外卖餐盒等可回收物,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才能被循环利用,回收成本大,经济附加值低,因此被称为低值可回收物。为深入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实现资源有效回收利用,翠竹街道积极打通可回收物回收居民端的“最后一米”,通过在生活小区开展低值可回收物收运试点,引导居民从源头上做好低值可回收物分类,让低值可回收物实现“真回收”。2025年2月,翠竹街道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总体值达50%以上,垃圾分类回收利用成效进一步彰显。

接下来,翠竹街道将继续高标准高质量推动应用“视频+AI”智慧监控系统,更全面地提高辖区可回收物精细化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水平,帮助“放错地方的资源”在科技助力下,实现应分尽分、物尽其用,让绿色生活方式成为辖区文明新常态。

手机扫一扫打开当前页面
[编辑:邱婕 陈苏雅] [责任编辑:周子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