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缝插景,将口袋公园嵌入城市肌理 深圳街头长出会呼吸的“绿补丁”
2025-03-21 07:59
来源: 深圳晚报

见缝插景,将口袋公园嵌入城市肌理 深圳街头长出会呼吸的“绿补丁”

人工智能朗读:

▲临近铁路员工居住小区的笋岗火车花园。深圳晚报记者 严文婷 摄

深圳新闻网2025年3月21日讯深圳晚报记者 吴洁 实习生 李晓鹭)推窗见绿,开门进园。在寸土寸金的中心城区,深圳正将口袋公园嵌入城市肌理。这些规模虽小却功能齐全的“呼吸阀”,正重塑城市生态界面。

近日,深晚记者探访多个口袋公园,发现以“见缝插景”的巧思,见证一场关于“微型城市生态体”的创新实践。

家门口的公园各有各的style

3月19日,记者走进罗湖区笋岗火车花园,只见一条模仿铁轨的园路系统串联起火车廊架、火车头打卡墙和车窗驿站,仿佛让人穿越回蒸汽火车的时代。社区居民告诉记者,花园的前身是笋岗火车站旁的一块荒地,经过相关部门的规划和社区居民参与设计,这片曾经废弃的用地已华丽转身,成为荣获多项设计奖项的口袋公园。

尽管沙坑边缘已略显磨损,但这里依然是社区居民休闲的好去处。正在陪孙女玩耍的退休工程师李先生感慨地说:“这里不需要崭新锃亮,有生活痕迹的空间才更有温度。”

龙华区鹭湖瓷园内,湖蓝色的陶瓷装置在午后阳光下泛着粼光。在这里,以“国瓷诞生记”为主题的瓷文化科普墙静静地诉说着国瓷制作的秘密。公园分为治愈花园、探索剧场、社区剧场和屋面篮球场四个场地,为附近居民提供了完备的休息场所。其中,探索剧场将“瓷杯”融入儿童游乐设施,让孩子在玩耍中感受瓷文化的魅力。

十年后社区公园将达1213个

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年底,全市公园总数已达到1320个。这一数字的不断增加,离不开近年来深圳创新建设新型开放空间——口袋公园的举措。根据深圳市公园城市总体规划,深圳将精准增补500米社区公园与口袋公园,实现全市85%居住地步行500米可达公园的目标。到2035年,规划社区公园数量将达到1213个以上。

3月20日,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主任工程师李晓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口袋公园作为深圳市公园融城建设的代表项目之一,其核心内涵在于通过“针灸式微更新”激活城市碎片空间,实现生态、功能与人文的有机融合。这些微小而坚韧的绿色空间,正以润物无声的方式重构城市与自然的关系,让深圳这座超大高密度城市也能实现推窗见绿、转角遇园的风景。

“与一般公园相比,深圳口袋公园更贴近居民生活圈。”李晓君分析,在极小空间内平衡多功能需求与可持续运营,是口袋公园规划与设计中的最大挑战。为了融入市民参与,深圳采取了全过程共建机制和分类型运维共治等关键路径,推进口袋公园建设。

李晓君建议,居民区周边可以深化社区共建,由居民参与设计并组建志愿团队认领维护;商务区周边则可以联动企业引入商业活动,形成“运营反哺管养”机制。李晓君期待,未来深圳口袋公园能够向“全生命周期活力空间”升级,通过生态韧性设计、文化元素植入、智能互动设施营造等手段,打造兼具生态、人文与社群价值的城市微空间,助力深圳实现“公园城市”的美好愿景。


手机扫一扫打开当前页面
[编辑:黄春才]
推荐阅读
  • 线上春招炸场!深圳超算、腾讯音乐娱乐等6家单位1314等你来! 2025-04-11 17:54

    届时,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深圳云计算中心)、腾讯音乐娱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优合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太辰光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理邦精密仪器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微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6家企事业单位,将携带1000+优质岗位现身深圳新闻网直播间,与小伙伴们见面。

  • 见缝插景,将口袋公园嵌入城市肌理 深圳街头长出会呼吸的“绿补丁” 2025-03-21 07:59

    李晓君期待,未来深圳口袋公园能够向“全生命周期活力空间”升级,通过生态韧性设计、文化元素植入、智能互动设施营造等手段,打造兼具生态、人文与社群价值的城市微空间,助力深圳实现“公园城市”的美好愿景。

  • 5语种带您玩转“公园深圳”_深圳特区报数字报 

    日前,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发布,该局联合深圳政府在线共同打造了“公园深圳”多语种版专题,该专题包含中文、英文、法语、日语、韩语5大语种,已实现全市31个自然公园以及181个城市公园服务信息发布全覆盖,为中外居民和游客提供畅游全市公园的有用信息。

  • 《深圳2035: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圳展望》在深首发_深圳特区报数字报 

    《深圳2035: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圳展望》基于“深圳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路径研究”和“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研究”两大研究方向,提出深圳引领“三新”(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的历史使命、战略方向和总体思路,其中包括“全面升级深圳软基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