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机接口新工具!1.7克头戴式显微镜实现神经血管同步成像
2025-03-24 22:11
来源: 深圳新闻网
人工智能朗读:

脑机接口新工具!1.7克头戴式显微镜实现神经血管同步成像

深圳新闻网2025年3月24日讯(记者 叶梅)3月21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医学成像全国重点实验室郑海荣院士、刘成波研究员和郑炜研究员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发表于《科学进展》。研究团队开发了一款重量仅有1.7克的头戴式成像显微镜,实现了自由活动下小鼠神经元活动与血氧代谢的同步高时空分辨成像,为大脑神经血管耦合机制探索和脑机接口技术开发提供了新思路。深圳先进院为该研究第一单位。

研究团队通过微型化设计,整合共聚焦荧光显微镜和光声显微镜,成功构建了重量仅1.7克的双模态成像探头,可在自由活动小鼠实现高时空分辨率的神经血管同步成像。成像分辨率达到1.5微米,成像速度为0.78赫兹,视野范围为400微米×400微米。通过系统硬件与算法创新,实现了大脑血氧代谢成像,并同步记录神经元钙信号活动。

1.7克头戴式成像显微镜。研究团队供图

神经血管耦合是大脑神经活动对局部血流、血氧动态调节的一种功能机制,也是脑机接口功能成像神经活动的核心目标。当神经元活跃时,其代谢需求增加,邻近血管通过扩张和血氧调节进行快速响应,从而保障大脑神经活动能量供应。这一机制是维持大脑正常功能的基础,也是非侵入脑机接口获取大脑信息的关键。但传统技术难以实现大脑神经元和脑血流在体同步高时空分辨监测,无法精准获得神经元活动与附近血流、血氧动态信息的关联;且大多数研究局限于头部固定成像,无法真实反映自然行为状态下的神经血管耦合功能。

小鼠正常活动与癫痫发作时的成像结果和神经血管融合图。研究团队供图

传统光学显微镜受限于光学器件体积与信号采集复杂性,难以兼顾高分辨率与动物行为自由度,无法实现神经血管同步成像。该研究的核心创新点在于实现了双模态成像的轻量化集成,利用共聚焦荧光显微术实时追踪神经元钙信号活动,结合光声显微术无标记检测血氧饱和度、总血红蛋白含量、含氧/脱氧血红蛋白浓度及血管直径等多维度参数,实现对神经活动和血管情况的同步成像。

为验证该技术,研究团队开展了小鼠自由活动下的脑功能和脑疾病成像验证实验,他们观察到在全局缺氧挑战下、局部躯体感觉刺激下小鼠的神经血管调控情况,展示了该技术在神经血管耦合成像研究中的潜力。此外,他们还在小鼠癫痫模型中观察到,癫痫爆发前低强度高频神经放电导致的血氧消耗与部分血管异常扩张,这种先于癫痫猝发放电的氧消耗和血管扩张,为癫痫干预治疗提供了潜在的时间窗口。

“该项研究首次实现了对自由活动小鼠大脑神经元活动与血液动力学的同步高时空分辨成像,为解析神经血管耦合机制和开发新一代脑机接口技术提供了新思路。”论文共同通讯作者刘成波介绍,未来,研究人员将在两方面推进该研究。在成像技术方面,继续优化头戴式显微镜的性能,进一步扩大成像视场,提高成像景深和速度,并探索融合多光子荧光显微成像等其它模态,满足更广泛的研究需求。在脑机接口应用方面,探索头戴成像技术应用于灵长类动物脑功能信息非侵入读取,利用神经血管耦合机制精准解析大脑功能活动,为阿尔茨海默病、卒中等脑疾病开发新的治疗策略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论文链接: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adv.adu1153

手机扫一扫打开当前页面
[编辑:胡津玮 马丹] [责任编辑:黄春才]
推荐阅读
  • 线上春招炸场!深圳超算、腾讯音乐娱乐等6家单位1314等你来! 2025-04-11 17:54

    届时,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深圳云计算中心)、腾讯音乐娱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优合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太辰光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理邦精密仪器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微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6家企事业单位,将携带1000+优质岗位现身深圳新闻网直播间,与小伙伴们见面。

  • 深圳国际量子研究院成果入选“Chip 2023中国芯片科学十大进展” 2024-09-26 16:44

    在中国科学院院士、深圳国际量子研究院院长俞大鹏的带领下,超导量子计算实验室钟有鹏课题组提出并实现了超低损耗的量子芯片互联技术,将芯片间量子态传输的保真度提高到单片水平(99%),展示了跨三个芯片的12比特最大纠缠态,奠定了大规模、可扩展分布式量子计算网络的坚实基础。

  • 暑期档电影全国总票房逾116亿元 深圳电影票房全国城市第三 2024-09-02 07:44

    广东稳坐全国“第一票仓”,以14.84亿元的票房领跑,其中,深圳以约4.18亿元的票房位列全国城市第三。深圳一直是全国电影票仓“重镇”。

  • 深圳标准建设走在全国前列_深圳特区报数字报 

    深圳标准工作领导小组2019年开始推动深圳标准专家库建设,截至目前,深圳标准专家库在库专家346位,主要分布在计算机与信息、城市建设、生物医学、现代服务业等领域,为深圳积极打造国际标准化高地提供了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