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2025年3月28日讯(记者 胡津玮)岭南文化大数据中心揭牌、文化大模型发布、12万平方米的岭南数字创意大厦落地广州国际金融城……3月28日,岭南数字创意大厦新基建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广州羊城创意产业园举行。这场新基建高质量发展大会,不仅是广东数字创意产业的一次里程碑事件,更释放出鲜明信号:广东正以政策创新、生态重构与人才战略为抓手,打造数字创意产业的全球标杆。
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的产业生态重构
广东发展数字创意产业的雄心早有迹可循。根据《广东省培育数字创意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3—2025年)》,到2025年全省数字创意产业营收将突破6200亿元,并明确提出“数字技术攻关突破”“内容创作提升”等六大重点工程。而岭南数字创意大厦的启用,恰是这一顶层设计的具象化呈现——通过搭建文化产业创投基金、提供税收减免引导等政策工具包,广东正在构建“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生态闭环。这种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的政策转向,将重点破解原创内容不足、技术“卡脖子”等痛点,例如大厦计划建设的沉浸式“岭南数字文化体验馆”,就是用新技术和新硬件打造新蓝海的具体展现。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中国新闻史学会应用新闻传播专委会理事长张志安表示,岭南文化大数据中心构建了一个具有前瞻性的数字化服务平台,不仅推动了广东省乃至整个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的数字化建设与高质量发展,更为国内主流媒体的融合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示范。
数字技术激活岭南文化“基因库”
当岭南文化大模型以DeepSeek为基座,整合《岭南文化辞典》《岭南文脉》等权威典籍及粤港澳三地文化资源时,广东实际上正在下一盘更大的棋:用数字技术重构文化传承范式。这种“文化+科技”的双向奔赴,直指广东文化产业的深层痛点——文化IP的国际影响力仍待提升。而大厦规划的“岭南方言语料库”“文化基因库”,正是对行动计划中“建设省级优质IP项目库”战略的落地。通过数字技术对广府建筑、粤剧、潮汕工艺等文化符号进行解构重组,广东有望培育出类似“冰墩墩”的爆款IP,实现从“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价值强省”的跃迁。
构建数字产业百万英才“超级枢纽”
在“百万英才汇南粤”背景下,岭南数字创意大厦的人才战略极具深意。其打造的产学研合作机制与人才公寓配套,恰与广东完善数字创意人才评价机制、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等政策形成呼应。更值得关注的是,大厦所处广州国际金融城北区核心区和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的区位优势,将形成对全球人才的“虹吸效应”——正如天河区凭借网易、酷狗等龙头企业集聚电竞、音乐人才,这里或将成为数字创意人才的“超级枢纽”。而“设计之都”深圳的成功经验,也为如何通过平台集聚实现“人才-产业-城市”共生发展提供了范本。
“数字岭南文化圈”近在眼前
站在更高维度观察,岭南数字创意大厦的诞生绝非孤立事件。它与深圳龙岗数字创意产业走廊等产业集聚地共同构成广东数字创意产业的“生态矩阵”。这种“双核引领、多点开花”的格局,正推动广东从“制造高地”向“创意枢纽”转型。而随着粤港澳三地文化资源的数字化整合,一个更具想象力的图景正在展开——或许不久的将来,这个“数字岭南文化圈”将让广彩瓷器在元宇宙中焕发新生,让醒狮表演通过AI生成技术走向世界。
在数字经济浪潮重塑全球文化产业版图的今天,广东以岭南文化为锚点、以数字技术为引擎、以人才战略为支撑的立体化布局,为“文化强省”建设注入全新动能。当千年岭南文化基因被施加上数字魔法,当千年文脉链接上现代科技,这场发生在珠江畔的产业变革,或许正在书写新时代的“岭南新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