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2025年3月28日讯(记者 汤莎 通讯员 魏楚昀)当“英歌舞”的千年鼓点撞上CBA赛场的沸腾声浪,当吉祥物“牛犇犇”的可爱身影跃动于万人观众席之间,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体育交响在深圳男篮主场奏响。3月23日,中国人寿寿险深圳市分公司(以下简称“深圳国寿”)在CBA联赛深圳主场的收官之战——深圳马可波罗对阵福建晋江文旅的赛事中,以“非遗文化+品牌IP”的创新形式,让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英歌舞”与品牌吉祥物“牛犇犇”共同亮相赛场,并在场馆环廊打造“篮球欢乐营”互动空间,以文化传承与场景化营销为内核,向全国球迷展现了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与国寿品牌的创新活力。
“英歌舞”与“牛犇犇”共舞,演绎传统与现代共鸣
赛事开场,深圳国寿特邀37名国家级非遗“英歌舞”传承人点燃全场热情。舞者们身着华彩盛装,面绘传统纹样,手持英歌槌,以刚劲有力的步伐与激昂的鼓点拉开赛事序幕。
这支被誉为“中华第一战舞”的表演团队一亮相,便以磅礴气势席卷全场。舞者队列变换间,既有古战场排兵布阵的恢宏气魄,又融入了现代舞蹈的节奏韵律,引得全场观众纷纷举起手机、相机,记录下这一传统与现代交融的震撼场景。
当憨态可掬的“牛犇犇”踏着鼓点跃入“英歌舞”方阵,传统战舞的刚劲与吉祥物的灵动碰撞出奇妙火花。这一跨界联动不仅引发全场欢呼,更触动了广东球迷的文化认同。一位来自潮汕的球迷激动表示:“‘英歌舞’是刻在DNA里的记忆,没想到能在CBA赛场看到它和‘牛犇犇’一起‘炸场’!”直播镜头中,“牛犇犇”时而模仿英歌槌击打动作,时而扭动身躯与观众互动,将非遗文化的厚重感转化为轻快活力的现代表达。
“英歌舞是广东特色文化艺术的一块亮丽瑰宝,我们希望通过体育赛场的传播力,让更多人感受到非遗文化的生命力。”深圳国寿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钟甲文在活动现场表示。此次合作背后,是深圳国寿对文化传承与品牌创新的深度思考——以体育赛事为纽带,将非遗艺术转化为年轻群体可感知、可参与的现代符号,实现文化价值与品牌价值的双向赋能。
主题打卡与趣味竞技联动,品牌传播赢球迷好感
场内战鼓擂动,场外热潮涌动。深圳国寿在场馆环廊精心打造的“篮球欢乐营”互动空间,通过沉浸式体验与趣味互动,构建起覆盖全场景的品牌传播链条。
在篮球馆入口,吉祥物“牛犇犇”以标志性的憨态笑容与球迷击掌互动,仿佛赛场外的“活力使者”,用每一次拥抱和合影传递中国人寿守护与温暖的服务承诺。现场球迷簇拥而上,争相与“牛犇犇”定格欢乐瞬间,欢声笑语中拉近了品牌与观众的情感距离。
互动区的“我在深圳,为CBA打CALL!”的主题打卡装置引发排队热潮。当球迷们化身为“赛事助威官”扫码打卡,不仅能生成一份专属定制的加油海报,活动现场的大屏幕上也会实时更新现场打卡的球迷人数。一名身着球衣的小男孩蹦跳着指向屏幕:“妈妈快看!你是第516位打卡加油的人!”主题打卡区域内,不少球迷举起手机记录这充满仪式感的瞬间。
作为“篮球欢乐营”的重头戏,游戏互动区通过趣味竞技点燃球迷热情。参与者可在“精准投篮挑战”中体验职业球员的赛场激情,或在“幸运转盘”环节赢取CBA球队周边、国寿定制文创礼品。低门槛、强趣味的互动设计,让观众自然感知国寿的品牌温度。
文化破圈与品牌增值赋能,积极构建跨界融合
自2017年成为CBA联赛官方主赞助商以来,中国人寿始终以“体育+”模式探索品牌与社会的共振点。深圳国寿依托主场优势,持续创新“赛事+文化+体验”立体化传播场景,从赛事冠名到公益行动,从数字互动到非遗跨界,品牌不仅深度绑定篮球运动的热血基因,更通过多元载体传递健康生活理念。
“体育营销的核心在于情感共鸣。”钟甲文强调,“此次英歌舞与CBA的结合,正是深圳国寿积极践行‘健康中国’与‘文化自信’战略的生动实践。”
当“英歌舞”的鼓点渗入篮球地板的震动,当“牛犇犇”的笑容印刻在Z世代的社交主页,当本赛季深圳主场赛事圆满落幕,深圳国寿也交出了一份“文化破圈”与“品牌增值”的双优答卷。未来,深圳国寿将继续深耕体育营销领域,探索更加多元的跨界融合模式,以更具穿透力的品牌声量助力发展。(深圳国寿供图授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