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温度的城市 爱心不分远近
2025-03-30 08:40
来源: 深圳特区报

有温度的城市 爱心不分远近

人工智能朗读:

深圳特区报评论员

近日,看到山西网友张女士在社交平台的求助帖后,深圳人纷纷“安排起来”、热情回应。原来,深圳地铁10号线的站名是张女士姥爷王朝珠先生的书法作品,可老人家没有到过深圳,张女士便想请深圳网友帮忙拍照满足老人的心愿。许多深圳网友都在10号线站点特意为张女士拍下了站名照片,还有人专程前往10号线拍照发在求助帖的评论区;远在山西的张女士感谢深圳“家人们”,她的姥爷则非常开心。

这件事迅速冲上热搜,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也在头条转发了深圳特区报有关报道。在张女士求助帖评论区,有人为张女士姥爷的书法点赞,有人替张女士和姥爷感到高兴,有人为热心的深圳人竖起大拇指。有网友在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跟帖说:“温暖的人,温暖的城市”“被爱包围,被感动感动”。

感动的不止是张女士和她的姥爷,还有全国广大网友,其中也包括深圳人自己。

当年,深圳地铁向全国征集10号线站名书法作品时,远在山西的王朝珠热情投递了自己精心书写的隶书作品并获得采用,从一个侧面体现出全国人民都关注关心深圳发展。而深圳人对张女士发帖的暖心回应,也体现了深圳市民对全国人民的感恩之情,以及对这座城市的热爱和自豪。

无论你身处何方、来自何地,这座有情怀有温度的文明之城,每天都能带给你新的感动。就在前些天,深圳的几名学生路遇晕倒男子,立即脱下校服外套为其遮阳,直到救护车赶到才离开。一个个暖心故事在这里不断涌现,背后是这座城市厚重的文明底色。

城市文明,源于文化。人们看到,深圳这座“硬核科技”加速涌现的城市,却有非常“柔软”的一面。这里广大志愿者织就靓丽风景线,公益慈善、无偿献血等居全国前列,“机动车礼让斑马线”深入人心,图书馆、图书室、书城、书吧星罗棋布,一次次捧回文明的奖牌。而这座移民之城45年发展历程中积淀下来的海纳百川、开放包容、守望相助的文化,则为城市文明无声地提供滋养。说到底,这种城市文化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呈现。

人们常说“来了就是深圳人”,比如,现在来深求职的高校应届毕业生能够免费住宿15天。而在山西张女士和深圳人的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到“不来也是深圳人”。这里不仅对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洋溢着友善和温情,也将那些与她有缘却未曾谋面的人视为家人,对其满怀温情和尊重。

城市的温度,托起城市的人气。众所周知,无论是旅游还是学习、生活、工作、创业,深圳都是热门目的地,原因之一就在于这里总是暖意融融、“温度”宜人。

手机扫一扫打开当前页面
[编辑:战旗]